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文艺“两创”>正文

为戏曲艺术花繁叶茂培植沃土(傅谨)

2022-07-13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傅谨 收藏

核心阅读

戏曲艺术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出人才、出作品,在于反反复复的演出实践。期待各地戏剧艺术节能够建立戏曲艺术与大众的紧密联系,为戏曲艺术花繁叶茂培植沃土,为时代创作出更多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高峰之作。

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虚拟推荐官“秦筱雅”。作者供图,下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西北地区深受大众喜爱,有悠久的历史脉络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来自西北5个省区33个剧团的名家新秀献上70余台秦腔大戏,10天内10万观众现场观看,1400万网友收看直播……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联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让戏迷过足戏瘾。

本届艺术节既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人民立场,也是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有益探索。一些优秀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为秦腔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累经验。

以秦腔为主体

演出剧目丰富多元

戏曲发展到明朝中叶,昆曲与北方梆子戏的鼻祖秦腔形成。从此,秦腔这种雄健、激越、高亢、富含情感张力的戏曲在西北这块土地获得长久生命力,成为当地人情事理的艺术表达,并成为破解戏曲生命密码的代表剧种之一。

综观本届艺术节,一是剧目丰富多元,二是表演形式多样。既有优秀折子戏专场,也有新剧目和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的《诗圣杜甫》和宝鸡市戏曲剧院的秦腔《祥云楼》,获得较高评价。前者努力运用传统唱腔,在舞台上塑造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将行当程式与人物情感融于一体。后者取材于《吕氏春秋》,该剧40多年前下乡演出时就场场爆满,此次重排后,全剧艺术形象更加饱满,节奏波澜起伏。新编的现实题材剧目也绽放光彩。西宁艺术剧院创排的秦腔现代戏《湟水河畔》,讲述湟水河畔白石村党支部书记郭秀华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祁琴共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剧中加入了“花儿”的传统音乐元素,民歌的优美旋律为该剧增色不少。

本届艺术节提出“大秦腔”概念,即以秦腔为主体,包括与秦腔相关的其他一些剧种在内,共同参加展演。陕西富平县阿宫剧团的新编现代戏《红梢林》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新编碗碗腔《骄杨之恋》就是如此。阿宫腔的古朴典雅和碗碗腔的细腻委婉,既与秦腔形成风格差异,又让大众对西北文化的丰富内涵产生更加具体全面的感知。两个剧目分别由梅花奖得主、秦腔表演艺术家齐爱云和李梅主演。齐爱云曾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古典青衣和刀马旦形象。《红梢林》是现代戏,阿宫腔和秦腔两个版本,需要保留各自的戏曲特点,演员表演起来殊为不易。导演查明哲和编剧王建平合作的《骄杨之恋》,通过散文式结构、诗意呈现,让碗碗腔这一地方剧种有了新表达。“二度梅”得主李梅秦腔、碗碗腔与眉户皆能唱能演,浅吟低唱张弛有度,角色的完成度较高。

秦腔的传统剧目多,雅俗共赏的折子戏多,新中国成立后“推陈出新”加工整理的剧目多。比如,《三滴血》《赵氏孤儿》等常演不衰。《秦楼案》《许铁堂》等剧目在观众中早有一定口碑,又经重新打磨,也是本届艺术节的重要收获。

秦腔传统戏《穆桂英大破洪州》剧照

“戏无技不惊人”

体现秦腔艺术蓬勃发展生态

戏剧节和艺术节始终是推动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戏剧节的功能和定位,在不同时代有一定差异性。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启了全国范围内各戏曲剧种交流演出的新模式。20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分大区或分省举办的现代戏会演,各剧种剧团共同参与的大型演出活动,促进了戏曲的跨地域交流传播。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戏剧节和艺术节突出评奖环节,会演在扶持戏曲生存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会演及评奖有利于激发戏曲艺术从业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提升各级政府扶持戏曲艺术的热情,但如何寻找交汇点,将专家标准与大众审美相统一,是艺术节遴选剧目、风格定位面临的新课题。本届艺术节在这方面的实践,值得借鉴。

从艺术节开幕演出的西安易俗社《三滴血》到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上下本《狸猫换太子》,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穆桂英大破洪州》到陕西省周至县剧团的《杨门女将》、西安市豫剧团的《秦豫情》、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铡刀下的红梅》等,本届艺术节的剧目展演,体现了秦腔艺术蓬勃的发展生态。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安易俗社代表着在城市中不断吸引年轻人的老字号传奇,陕西省周至县剧团则是在一年几百场进村演出中不断壮大的民间力量。

秦腔传统深厚,诸多绝技赋予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是其常演不衰的重要原因。艺术节上,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狸猫换太子》深得观众好评,就是由于剧中高超的表演技巧。通过精彩演技表现戏剧冲突,是秦腔的艺术积淀与美学特色。“戏无技不惊人”。了解并满足观众对具有高度技巧性的戏剧表达的需求,保持并提高秦腔的技术水平,是当下秦腔艺术发展的重要命题。

由于演出剧目形态多样且代表了当下秦腔艺术的最高水平,本届艺术节多数场次观众爆满,直观地说明了艺术节集传统戏、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于一体的剧目遴选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期待。

秦腔现代戏《湟水河畔》剧照

观众深度参与

拉近戏曲与大众的关系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个戏曲剧种,都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人们喜爱秦腔,西北各地有许多群众自发组织的“自乐班”,他们喜欢唱戏演戏,是秦腔的铁杆观众。

本届艺术节期间,“戏迷群英汇”每天举办,“名团进校园”活动有声有色。除各剧院演出外,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每晚都有各地秦腔剧团与戏迷的交流互动。在西安市永宁门环城公园,每天下午都有梅花奖艺术家走进戏迷群众的活动。艺术节还采用“线上+线下”的演出模式,以“动漫+摇滚+秦腔”的互联网传播新思路,打造虚拟推荐官“秦筱雅”,拉近了秦腔艺术与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距离。这些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形的,也是长久的。

更多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是戏曲传承创新的巨大动力。戏曲艺术之所以千百年来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有强烈的参与热情。戏迷票友的业余演出既是戏曲传播的重要方式,又是培养新一代戏曲观众的极佳途径。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积极参与这些戏迷票友的活动,更是激发普通观众兴趣的渠道。它能有效地将艺术家拉出个人的小天地,从更加广泛的生活空间接受滋养。

戏曲艺术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出人才、出作品,在于反反复复的演出实践。期待各地戏剧艺术节能够建立戏曲艺术与大众的紧密联系,为戏曲艺术花繁叶茂培植沃土,为时代创作出更多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高峰之作。


(作者: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傅谨专页

当代戏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傅谨)

2021戏曲:乍暖还寒(傅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