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文学与读者的密切关系(李云雷)_高峰之路_推荐专题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核心阅读
文学更接近时代、生活以及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可以更敏锐地捕捉新生活、书写新人物,可以将我们这个时代丰富复杂的经验、情感、思想准确赋形
无论何时,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都有强烈的文学表达和文学接受的需要,文学也始终负有提升读者精神世界、凝聚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责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作为社会影响广泛的重要文化载体,文学创作能否与读者保持密切互动、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不仅决定文学自身前途命运,更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效度。新形势下,文学如何与时俱进保持与读者的密切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文学需要读者,读者也需要文学
文学的创作、出版、传播、接受是一个完整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野来看,一部作品的最终“完成”要靠读者阅读来实现。事实也确实如此。
五四运动以来,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关系密切,新思想、新文化才能够吸引青年,很多青年正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才走上革命道路;在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文学”的倡导让新的民族意识与集体意识被广为接受,很多战士是看了《白毛女》,高喊着“为喜儿报仇”投入英勇战斗的;而围绕《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等作品展开的广泛社会讨论,既阐明新中国的历史与思想资源,也探讨“社会主义新人”等重要问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共识,《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哥德巴赫猜想》《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才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这些作品以及围绕它们的讨论又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充分展现文学的魅力与精神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学逐渐失去“轰动效应”,这既与大众文化、网络文学崛起等外部因素相关,也与一段时间内文学过于注重形式探索而忽略与社会、时代、读者的联系有关。现在文学界普遍认识到文学应该关注时代、社会与人民,但如何将这种关注与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一些作家尚处在探索之中。
正视文学与读者关系的新变化,也正视文学的源头地位和作用
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学环境的改变,文学与读者的关系也发生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包括:强势的影视文化和日渐蓬勃的网络文艺为大众提供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方式,很多潜在的文学读者最终成了观影者、追剧者和网络综艺的拥趸;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媒介变革,促使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又分流许多传统文学读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作者与出版社为中心产生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和畅销书,以文学期刊为中心的“严肃文学”或“纯文学”读者日趋减少。
应该如何认识这种变化?首先,新型娱乐方式、网络文学与畅销书的兴盛,是一种社会进步,它们可以满足读者、观众不同层次审美娱乐需求,这也是社会文化日趋丰富多元的一种表现。其次我们也要认识到,新型娱乐方式、网络文学与畅销书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与它们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密不可分,它们事实上或隐或现地承担着之前文学承担的某些功能。比如网络文学、畅销书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阅读快感,影视作品与网络游戏所做的精心构思与细节设置,一些影视作品对时代主题的触及和引发的热烈反响等,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影视已承担19世纪长篇小说的社会功能。这些都可以说是文学性及其流变的反映,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现象,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文学性不仅表现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新型娱乐方式、网络文学与畅销书中,或者说文学性已经弥散在其他艺术形式里。电影、电视剧、游戏同样注重故事,网络文学与畅销书阅读快感的来源也主要在于情节的曲折、突变、反转以及叙述节奏的迅疾快捷。没有好的故事,就没有好的网络文学、畅销书、电视剧与游戏。但相对来说,文学、电影等艺术探索性较强的门类,可以不“为故事而故事”,更能表达创作者真切生命体验以及对时代、生活的观察思考,而在这方面,文学灵活性更大,不像电影那样受到技术、市场以及多人协作等因素的限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更接近时代、生活以及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可以更敏锐地捕捉新生活、书写新人物,可以将我们这个时代丰富复杂的经验、情感、思想准确赋形。文学所提供的经验、想象与故事滋养着其他艺术门类,不仅很多优秀电影、电视、游戏改编自文学作品,也有不少优秀网络文学、畅销书衍生自经典文学作品。据报道,不久前揭晓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至少有3部已签影视版权,进入影视改编流程,未来可能有许多人是通过影视版《北上》《主角》《人世间》走进原著。以影视、游戏等为桥梁进入文学世界,领略文学的独特风景,虽然接触途径变了,但文学作为源头,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中发展新的文学形式,创造新的文学经典
除了作为创作源头和艺术母体,文学也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都是文学在今天应该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的地方。比如语言之美,唐诗宋词的优美典雅不必多言,现代汉语由古代文言演化而来,又融入欧化语法,熔铸出新的适合表达现代中国人经验、情感的语言;比如艺术风格的独特,鲁迅、郁达夫、萧红、汪曾祺、柳青、赵树理,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与艺术世界,每一位作家都为我们打开一个独特的艺术与思想空间,鲁迅思想探索的深刻性,使其作品至今仍有价值。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学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环境,也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重新筑牢与读者的关系,这就尤其需要打破“纯文学”的清规戒律、打破雅俗文学的严格分野,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新的文学形式、新的文学可能。在艺术史上,正是对通俗形式的发现与重视,才拓宽了人类的艺术视野。就文学与媒体的关系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起与发生,与报纸杂志等当时在中国新兴的传媒形式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有了面对公众的现代媒体,中国文学才展现出与公众互动的新作为。所以,在新的现实环境中,文学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读者、媒介和其他文艺样式,分析研究阅读新变化,积极借助媒介力量,汲取通俗文艺养分,不断提升自身创造性,以新方式面对新变化,吸引新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文艺发展指明方向,文艺界整体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更多作家艺术家将文艺视为精神与艺术上的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蔚然成风。为读者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文学为读者服务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与优美的艺术性吸引读者,滋养读者,甚至创造自己的读者。无论何时,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都有强烈的文学表达和文学接受的需要,文学也始终负有提升读者精神世界、凝聚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责任。新时代中国文学要直面并分析现实新变化,适应新媒体环境,借鉴新型娱乐方式优长,也要发扬文学自身优势,牢固与读者的关系,在更好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经典,只有这样,文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云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