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中国文艺评论年会>正文

文艺评论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2018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综述

2018-12-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网 收藏

  12月25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北京举行了2018中国文艺评论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作者、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网友等220余人参加会议。同日中国评协还举办了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发布大会,召开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2018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主持。围绕“文艺评论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仲呈祥、王一川、马也、程光炜、郑工、宋宝珍、夏烈七位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分别从文艺理论、美学、戏曲、文学、美术、话剧、网络文艺等不同视角,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事业的曲折发展、不断创新和辉煌成就。

 

  仲呈祥:文艺评论的标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理论学科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仲呈祥认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掌握科学的文艺批评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环境里,则是党的文艺政策指引的标准。文艺批评的对象要经受住美学上的考量,艺术上的分析,再分析历史价值才有意义。文艺评论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四个标准。文艺评论的第一要义是重视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在市场经济面前也不能忘掉这个魂,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面对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评论。我们应该坚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文艺评论发展道路。

 

  王一川:文艺评论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建树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做了题为《开放文艺作品中的真理蕴藉——文艺评论在改革开放时代文艺中的建树》的演讲,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艺评论界为改革开放所作贡献。如果说文艺创作是把文艺家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的微妙而又重要的人生真理蕴含到文艺作品中,以其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等方式呈现给公众,那么文艺评论的使命则是运用富于诗意的理性语言、符号形式,把蕴藉在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系统中的人生真理,准确而集中地敞亮给公众,以便他们更明确而深入地体会到艺术形象中蕴藉的人生真理的价值,同时还可以从历史和美学的高度给予文艺作品应有的历史性理解和艺术史地位,从而丰富公众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文艺评论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向公众开放文艺作品中的真理蕴籍。他还指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

  (王一川教授将基于年会演讲在《中国文艺评论》刊载理论文章,敬请期待)

 

  马也:40年中国戏曲的10点观察

  作家,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主讲教师马也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文艺四十年——我眼中戏曲的“十个一”》。他阐述了40年中国戏曲的6点成就和4点思考,为中国戏曲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20世纪80年代后半段的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是一次高峰;从50年代至今,现代戏一波接一波,形成一片高原;中国现代戏体量之大、创作之丰超过想象,形成一次热点;新时期,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掀起一个新高潮;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把中国戏曲中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从已被边缘、淡化甚至走向衰亡的境地扭转到几乎是中心主流的位置,马也教授认为这是一次大扭转;一支队伍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他们功劳极大,有各种组织、活动,有生机与活力,以青年为主,大学生、大学教师、白领、专业评论家占据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介和传统主流媒介,使文艺批评开放化、社会化、年轻化、现代化,从生态到结构,已经或正在给中国文艺评论和戏剧评论带来深刻变化;一个现象即“张曼君现象”;一个难关就是急功近利、非艺术化的艺术观,如何从表扬人转向表现人,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心灵,从宣传品转向艺术品,从实用转向审美,从“要我写”转向“我要写”;一个盛典即中国348个剧目展演,乃千古盛事。马也教授最后着重提到一篇文章《构筑时代艺术高峰必须注重的三个价值向度》,起码阅读了十遍,他认为该文具有哲学家、思想家的眼光胸襟,体现了哲学美学的史论功夫、辩证发展的眼光、多学科的全新的知识结构和积累。他还特意诵读了部分原文:

  以精品力作揭示人们内心深处如大海波涛般的脉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如沉默大山般的巨大能量,滋润人们内心深处如荒漠之于泉水般的心灵渴望,点燃人们内心深处暗夜迷雾中希冀的火光。

  未来和远方虽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一定在未来、在远方,而不是在脚下、在过去。

  我们需要构筑新的时代文艺高峰。而随着人类主体的自我进化,传统文化时代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生产方式必然改变,艺术的主体也将重新生成。

  点击阅读《构筑时代艺术高峰必须注重的三个价值向度》全文

 

  程光炜:40年文学创作主要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做了题为《四十年来文学创作主要经验漫谈》的演讲。他认为,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大胆探索,激活了沉睡几十年的历史,令中国当代史的面貌焕然一新。他认为40年最大规模的文学形式探索体现在1985年、1986年的寻根文学和先锋小说上,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除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推动、杂志编辑对文坛新秀独具慧眼的发现也对文学形式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体历史环境、作家、批评家和编辑的合力作用,才使文学形式的探索构成新时期文学40年来最为重要的文学经验。

 

  郑工:改革开放与中国美术思潮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郑工主讲《改革开放与中国美术思潮》。他认为40年来中国美术最核心的问题是改革和开放。他立足艺术的本体语言规律,分析了改革的变革实践推动着多向性的艺术语言建构;开放的变革理念改变了单一化的美术现状。两个发展维度中的核心问题一是拿来主义,二是求是精神。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40年来艺术领域里有各种各样阐释,比如徐冰《背后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中国美术界在创作观念上发生的变化和形式语言探索中的历程。

 

  宋宝珍:现实主义戏剧成就与启示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学会理事、中国话剧协会理事宋宝珍从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历程中选取《窝头会馆》《徽商传奇》等重要剧作,考察各自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紧跟时代节奏、反映现实人生是中国话剧的艺术传统。改革开放初期,话剧艺术迅速崛起,努力肃清“文革”遗毒,探索思想解放路径,表现人的价值、灵魂、处境和命运,显示出探索的勇气和思想的犀利。面对话剧危机,话剧工作者向外吸纳现代艺术经验,向内寻找和反思中国乡土文化,不断深化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演出了一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剧目。进入新世纪以后,现实主义戏剧呈现出新的特点,以先进人物为主人公的剧目明显增多,取材范围不断扩大,民族化意识明显增强,创作总量持续增长。40年来话剧的艺术传统一脉相传。“现实主义宛如一条红线,贯穿在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

 

  夏烈:我的网络文艺观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一级作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夏烈认为,网络文艺重新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念想以及在互联网中的生活、娱乐和文化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网络文艺是产业事业融合发展,要有综合治理的新文艺观,不能用传统文艺观去看待。他提出了网络文艺的四新观点:网络文艺是中国文艺发展的新方向;网络文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新支柱,IP加文旅是一个好的方向;网络文艺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阵地,互联网和年轻人结合得非常紧密;网络文艺是国家意识形态重塑的新契机,网络文艺的全球传播需要巧妙结合软实力和巧实力。评论家理应提出具有中国原创性和原发性的网络文艺理论和网络文艺评价体系。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文艺评论网总编辑周由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周由强认为,七位嘉宾从艺术语言讲到艺术思潮,从艺术理论讲到艺术批评,从传统艺术到网络艺术,从文学、美术、戏剧、戏曲等各个角度,展现了40年来文艺批评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包括文艺评论都在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在逐渐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哲学立场,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评论家在用带有思想的理论语言和有价值的判断穿越历史,遥望未来,任重道远。

  据悉,自2015年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连续召开了四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以“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繁荣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张世英、邵大箴等著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第二届年会以“切实担起文艺评论的职责,建构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邀请了一批文艺评论家讨论发言。第三届年会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对各艺术门类2017年度发展作了综述性汇报研讨。特别是第三届和第四届年会创新通过中国文艺评论网和“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释放免费名额,吸引数十位青年评论者“秒杀”参会,成为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的新惯例新常态。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程阳阳 何美

  综述:艾超南 王璐

  摄影:刘传迪 王璐

 

  延伸阅读:

  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综述

  第二届文艺评论年会召开 探索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综述

  他们为何能喜提青铜“啄木鸟杯”?听听专业评审怎么说

  独家视频|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发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