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岁大片《红海行动》为什么能这么红?_艺品新春_推荐专题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艺品新春>正文

诗意的春天 | 贺岁大片《红海行动》为什么能这么红?

2018-03-3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网 收藏

电影《红海行动》宣传照

  编者按:一部《红海行动》“燃爆”2018春节档,票房、口碑节节攀升,人民军队勇救侨民的壮举令亿万国人热血沸腾。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回眸2017国庆档那部夺下国内影史票房冠军的《战狼2》,以多元化的视角深度解析我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中的经验与遗憾,深化对这类作品创作规律和发展前景的认识。(详情戳蓝字:《战狼Ⅱ》《血战钢锯岭》:军事题材电影的国家意识/邱振刚)。应网友建议,“艺评中国”微信号再推《红海行动》的影评文章:

作者原题:

主旋律应有的高度和深度——《红海行动》

  农历大年初一(2月16日),最不像贺岁片的电影、由香港中生代导演林超贤执导、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的《红海行动》在各大院线排片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凭借其超凡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上映首日票房即破亿。截至大年初四(2月19日)晚上22点,影片上映四天后已累计拿下6.22的亿票房,在春节贺岁档排名第三,而且其后续的票房走势非常强劲,大有逆袭同档期的《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记2》的势头,实打实地成为春节贺岁档的一匹“大黑马”。

《红海行动》票房及排片情况

  自从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时代以来,国人对国产电影“大片化”的思考和质疑就一直存在。虽然国内知名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拍摄了大量国产商业大片,其中就不乏主旋律电影,例如早年的《集结号》《建国大业》系列和近年来票房大卖的《战狼》系列等,但饱受好莱坞大制作、大特效、大场面和大明星阵容“视觉轰炸”的中国观众对国产主旋律电影还有更多期待。

电影《战狼2》

  去年《战狼2》获得国产电影票房冠军之后,国产商业大片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票房增长点,也为国产主旋律电影重新赢得了观众,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强势冲击2018年贺岁档的《红海行动》可以说在大制作、大投入和高质量、高口碑之间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在竞争惨烈的贺岁档中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显而易见,它有着刷新国产主旋律电影新的高度、深度和厚度的潜能。

  那么《红海行动》是如何展示其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品质和高度的呢?在我看来,故事场面及内容制作精良、拍摄手法贴近现实是它从形式层面超越以往国产甚至好莱坞战争大片的重要因素。

  首先,影片以真实性为基础配置出符合剧情逻辑需要的武器装备,通过贴近现实的拍摄、制作和剪辑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充满真实质感的画面和极具震撼力的战争场景。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为了真实展现现代战争的立体感和震撼性,影片在拍摄中总共准备了多达四五十种真实的枪械、三万多发子弹,导弹护卫舰、直升机、坦克、悍马汽车、战术无人机等“大块头”也全都真实上阵。而中国海军的导弹护卫舰“临沂号”甚至跟组27天参与拍摄,充当了最具分量的“群众演员”。

  除此以外,苏制T-72型主战坦克和美制M-60型主战坦克更是影片向观众展现的“战争重器”,这两个拥有上千匹马力、数百公里续航能力的庞然大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生死追逐、火力对射。我们看到,与林超贤的前作《湄公河行动》相比,《红海行动》的武器装备、战斗场景和背后的技术支撑手段(3D技术)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由此其展现出来的制作效果以及影片所呈现出来的火爆指数和精彩程度自然不会让观众失望。

  其次是影片的题材和拍摄手法的真实性。《红海行动》不仅改编自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在制作上也以极为真实的拍摄手法,再现了英勇的中国人民海军“蛟龙突击队”不惧艰险、深入被叛军和恐怖分子占据的“伊维亚共和国”腹地,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中执行撤侨、反恐和解救人质的故事。“蛟龙突击队”隶属于中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真实存在的特种部队,素有“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的美誉。由此可见,影片集中展现的五场激烈战斗就是对这支特战部队作战能力的精彩演绎。

  除了普通观众之外,影视圈的大腕也分别站出来盛赞《红海行动》,自觉为其“打call”。比如,冯小刚就认为它是一道硬菜,并提醒贺岁档的“其他几部电影要小心。”而徐峥则大赞《红海行动》的“嗨”“燃”和“爆”,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在看一部纯粹的国产主旋律电影,因为电影整体的感觉绝对是“世界级的”,主创团队“把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大大提高了,也把行业的门槛大大提升了”。从电影上映以来的口碑和票房反映来看,足见他们对影片的赞誉是实至名归。

冯小刚评论《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这部影片又如何表现主旋律电影的思想和深度呢?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它紧凑连贯的故事情节、较为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以战争来反思战争”的主题上。

  首先是影片的故事情节连贯、紧凑,“文戏”和“武戏”错落有致。其主体结构是五场事关中国侨民生死的战斗,中间穿插了华裔女记者夏楠追踪恐怖分子的故事线(“文戏”),以及“蛟龙突击队”深入敌后解救被绑架的中国人质的故事线(“武戏”),最终这两条线索又在军民共同追踪和阻截的故事线中重合,汇聚成中国军人深入敌后,在几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突袭作战、解救人质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完整故事线。五场战斗各有特色,但全部目标明确,《红海行动》以环环相扣的叙述技巧和思路清晰的主题内容——反恐和守护和平正义——将相对散乱的故事线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为“红海行动”这样一个较为宏大的叙事结构搭建了首尾呼应的故事脉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的有机统一。

  其次是细腻的人物性格刻画和充满层次感的人物形象塑造。除了前文所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之外,《红海行动》艺术创造层面的细节真实还体现在影片对人物形象的精细刻画上,这里不仅指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还包括对恐怖分子的塑造,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丰满的恐怖分子狙击手形象,虽然他在影片中只有寥寥数句台词,但是那盘放在他身边的坚果、他脸上恐怖狰狞的伤疤以及阴鸷狠厉且冷漠冰寒的眼神则无时无刻都在向观众传递着“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的信息,他有什么样的过往和他为什么会成为恐怖分子,影片并没有展现,但是通过这些细节,就足以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

  相比其前作《湄公河行动》动作戏出彩而人物刻画单薄的弊病,林超贤在《红海行动》的拍摄制作中可谓做足了工夫。影片不仅展示了特战队员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团结一致、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还通过细节刻画来塑造完整的次要角色。影片为观众呈现的就不再是一些无足轻重的“配角”,而是一个个血肉饱满又各具特色的“人”的形象。

  最后,影片通过连贯的叙事结构和纯熟的叙述逻辑为观众呈现出了现代战争的视听冲击和残酷本性。借助于简洁流畅的后期剪辑,穿插了比较出彩的故事背景交代。影片虽然改编自“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但主创团队在编剧时加入了很多借助这个事件使得故事主题和内涵升华的内容,女记者追踪报道核材料“黄饼”取向的故事线可以视为电影后续情节推动的重要铺垫,也因为最后中国军人和女记者共同在解救人质中化解了核材料的“扩散危机”,才使得这部影片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中国视野,而是扩展为一种展现世界胸怀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中国要有大国的责任担当,要努力构建,而《红海行动》在表现撤侨和反恐内容的基础上自觉地对这一国际性倡议进行呼应,表现了中国人民珍视和守护和平,希望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的良好心愿,这从另一个层面上也提升了本片的思想艺术格局,也使得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除此以外,影片在叙事过程中不仅很好地将五场主要的战斗紧密地衔接起来,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骨架结构完整、情节张弛有度的叙事文本,其战争场面立体而宏大,血浆、伤口、斩首和恐怖袭击受害者残肢断臂的在近似纪录片风格的镜头下被密集呈现,战争的残酷惨烈和恐怖分子的残忍本性不时地冲击着观众的生理和心理防线;爆破、枪火、狙击、打斗、拆弹等场景则通过震撼人心的视听特效被影像语言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尤其是影片中多次通过慢镜头来呈现充满暴力美学特征的“子弹时间”(从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借鉴而来)和“炮弹时间”(可以视为《红海行动》的自我创新),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并足以引发他们对于战争的反思,从这个角度来讲,《红海行动》在艺术层面已经将国产主旋律电影和战争大片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甚至可以说对好莱坞商业战争大片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作者: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鲍远福

编辑:AMY

 

  延伸阅读:

  学术|《战狼Ⅱ》《血战钢锯岭》:军事题材电影的国家意识/邱振刚

  看完《战狼II》英雄热血么,才懂中国护照是最燃的点(独家放送吴京表情包)

  诗意的春天 | 女神节,以诗为礼,中国文艺评论送祝福

  诗意的春天 | 众生何渡之《西游记女儿国》

  诗意的春天 | 书法、摄影作品精选

  诗意的春天 | 年不重要,新才重要(胡晓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