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人间天堂小康风采”系列日记之九:苏州沧浪亭
看古老昆曲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是一个印证。2018年,全国首个沉浸式戏曲——园林版《浮生六记》,于七夕之夜在苏州沧浪亭首演。自此,不仅使原本是“冷园”的沧浪亭游客数在2019年同比上升80%,13个月里演出130多场的园林版《浮生六记》,也创造了国内新编剧目的演出新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承和创新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园林版《浮生六记》剧照
创新:“沉”“浮”相遇“私人订制”
清朝乾嘉年间,在姑苏城沧浪亭畔,生活着这样一对平凡夫妻。男主人公沈复与女主人公芸娘本是表兄妹,因一碗花粥定情,两人成婚后,居住在沧浪亭畔,构筑起一段烟火神仙般的诗意生活。沈复的六卷本《浮生六记》,回忆了和妻子“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
沉浸式(又称浸入式)戏剧是指打破观众和演员之间的间隔,让观众亲身参与到演出场景之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表演之中的一种先锋表演形式。园林版《浮生六记》用昆曲结合园林的方式赋予了苏式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而其“浸入式”的特点,让演出并不固定于园中一景,而是分为序、春盏、夏灯、秋兴、冬雪、春在六个场景,在沧浪亭的六个点观看,观众随着人物剧情的发展移步换景。如果说之前的版本是倾向于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观众,这一次提升、翻新后的经典再现,是坚定不移地“执今守古”,新颖的表现方式和有趣的互动形式有效地吸引了《浮生六记》原书的忠实读者、喜爱园林的观众、以及到苏州旅游的游客,不仅大大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参与感,同时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园林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双遗联袂”,提升了剧作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全方位体验到中国之美。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今年,演出频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是不降反升,成为不少人的签到打卡地。
园林版《浮生六记》剧照
“圈粉”:古老戏剧让年轻人“不了情”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有“百戏之祖”之称。昆曲作为东方美学,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多个门类。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际上,昆曲更与意大利歌剧、英国莎翁剧相提并论,被业内视为“雅乐”。
在传统概念里,昆曲属于阳春白雪,十分“高冷”。昆曲的唱腔委婉悠长,含蓄典雅,水磨调流丽悠远,听之足以动人。这个看上去似乎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一样,与90后、00后完全绝缘。
“在故事内容上,除了原始文本的经典性,制作方还考虑到它的当代性。这本书近几年来一直是各大图书销售榜的前几名,所以主创团队提炼了主人公陈芸‘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人生观,浓缩诗文、绘画、街巷、流水、藕荷、石桥钩织的苏州市井生活的简约图景,将夫妇俩人文相恋、志趣相投、柴米相依的深情娓娓道来,在诗文唱酬、重情信诺、烹茶理水、裁花取势、挥毫品鉴等日常生活中,生动地呈现了苏州地方优良民风中固有的重文、惜爱、守仁、挚信的感人场景,为世人展开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风物画卷。另一方面,在表演手段上,剧目是尊重传统又大胆创新。制作方抓住昆曲古老又先锋的艺术特征,强调复刻感,虽是新编的剧目,但在唱词和曲调上追求昆曲传统韵味;在舞台技术上不用话筒和音响,尽可能减少灯光的使用,保持园林环境的明暗细节,营造一个复刻的欣赏氛围。很多没看过昆曲的90后、00后在演出之后坐在沧浪亭桥头,一遍又一遍听着剧终曲,沉浸在剧情中不肯离去。”新编昆曲《浮生六记》总制作人萧雁向记者说道。
《浮生六记》,沧浪亭,昆曲,听着就令人神往。在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里邂逅最古老的传统戏曲昆曲,让青年人对传统文化“初见即深爱”、立马“路转粉”、结下“不了情”。
园林版《浮生六记》剧照
突破:标新立异走出“国际范儿”
中国戏曲的许多经典剧目流传了几个世纪,在西方国家知名度仍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国际范儿”的培养意识。回望经典创造的历史,同时是开拓与担当的历史。坚守与拓新,从来不可能分开。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多维艺术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登上缤纷多彩的世界舞台,“译出去”是“走出去”的必要前提。园林版《浮生六记》在这点上充分考虑、大胆突破,园林里多个表演地点都安装了汉英对照字幕,或嵌于花窗之中,或立于假山脚下,与剧情场景完美融合。其中英文字幕由精通汉语、专门从事中国昆曲研究的英国学者郭冉(Kim Hunter Gordon)来翻译。精通中国文化和汉语的汉学家既熟悉西方受众的心理,又拥有外语表达的先天优势,邀请他们加入到中国戏曲翻译队伍,无疑是中国文化“借船出海”的明智之举。
满眼旖旎,细品六百年清雅古韵。初识昆曲,它是舞台上极美的扮相和剧本里极动人的故事;再听昆曲,细细品之,才知是礼乐文明在吟唱。昆曲不仅需要一代代的年轻观众,一代代的传承者,更需要一代代的艺术创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老的戏曲定会再现辉煌。
(文中图片来源于求是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