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剧照
艺术的繁荣大抵包括实践繁荣和理论繁荣。近几年来,豫剧无论从其影响力、覆盖面,还是推广力,都得到了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豫剧恰逢其时地提出了豫剧理论建设的问题。日前,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组织的“中国豫剧”丛书编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并对该丛书的编撰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豫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诞生过很多豫剧艺术家、剧作家,虽然目前也有不少关于豫剧方面的书籍,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当下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豫剧人大力将豫剧推广到全国甚至国际舞台,如果没有健全完备的理论支撑,势必会影响豫剧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对此,李树建认为:“‘中国豫剧’是要让后人知道什么是豫剧,让豫剧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理论支撑。” 从“中国豫剧”目前的架构来看,包括豫剧的概论、历史、剧目、声腔、表演、导演、传播等10个方面,对豫剧的发生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总结,分10部、12卷,编纂完成后,不仅出版传统的纸质版,而且还要利用大数据出版电子版,推动豫剧的传承发展和推广传播。
豫剧大师李树建《程婴救孤》剧照
“中国豫剧”在策划之初就被专家定位为一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丛书,因此与会专家首先聚焦在其学术性和权威性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提出:“‘中国豫剧’的编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项有力措施,必将推动新时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它的第一价值是旗帜引领作用,因此这套丛书应该把重点放在它的学术性、权威性、示范性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建议,“中国豫剧”丛书在编纂过程中要始终加强其学术性和艺术性,抓住豫剧的特点,做到雅俗共赏,准确权威,图文并茂,抓住用户。豫剧是大众艺术,因此编纂丛书要处理好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原所长刘文峰认为,“中国豫剧”不应单纯地作为一部只供理论界学者看的书,它应是富有时代特色的、反映戏剧艺术特点的,它应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综合性的一个成果,要处理好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豫剧的影响力遍及全国甚至走向国际,这样的实践成绩离不开几代豫剧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由重视实践到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豫剧人从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认为,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组织“中国豫剧”丛书编纂开了一个好头,一定会带动全国各个剧种的理论建设工作,对戏曲未来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秦华生认为,编纂“中国豫剧”是一件有远见卓识、有开创性的事情,它将把豫剧这个剧种从舞台表演到学术理论进行全面总结,对全国其他地方剧种都有示范性的作用。同时,与会专家还提出,对豫剧理论人才的培养和重视是豫剧理论工作建设的最重要一环,《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苏丽萍建议,要在该丛书的编纂过程中培养一批年轻的戏曲理论人才。
豫剧大师马金凤《穆桂英挂帅》剧照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中国豫剧”作为一部丛书,如何才能实现其多样化的传播也成为与会专家着重探讨的方面。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朱庆提出,“中国豫剧”不仅要好看,还要方便看,要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实现图文并茂的便捷传播。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认为,编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和传达,如果传播环节做好了,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渠道可以多样化,在出版过程当中,就应该考虑用有利于传播的形式来呈现。中国戏曲学院博士生导师谢柏梁认为,“中国豫剧”目前整体的风格定位非常好,但这部书要成为让老百姓自发去读的一部书,这样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加强它的可读性。
当下,戏曲教育在我国的大学、中小学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提出,目前戏曲教育的难点是教师和教材,其他学科教育是有规范可循的,但是对于戏曲教育来讲,教师的培养路径还不尽科学系统,更找不到非常典型的、系统的戏曲教学教材。以李树建为代表的豫剧人能够从戏曲传播和传承更大的、更宏观的和更长久的角度上来规划这类丛书的编写,体现了艺术家的情怀和责任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