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红色儿童剧《大豆谣》:为真实赋予诗意(胡一峰)

2023-11-0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一峰 收藏
为真实赋予诗意

——评红色儿童剧《大豆谣》

(图片来源:“兰州大剧院”微信公号)

真实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力量,而要让这种力量更有效地抵达人心,最好的办法是赋予其诗意。前不久在首都巡演的红色儿童剧《大豆谣》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该剧改编自革命烈士罗云鹏之女、“活着的小萝卜头”罗力立的亲身经历。剧中人物罗力立、王洛宾均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罗云鹏和战友们的狱中斗争也于史有本,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作为红色历史的闪光篇章,本就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而当《大豆谣》的创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渗透红色题材的美学密码,并将其诗意地呈现在舞台上,就成功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隧道,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红色故事的精神内涵。

全剧以老年罗力立的回忆为支点,讲述这位当年小革命者的故事。回忆叙事的引入,让整个故事在双重视角下进行,层次感愈加丰富。顺着当下视角展开的,包括作品开篇探访沙沟监狱遗址的父女俩、为他们指路的老年罗力立,以及台下所有的观众。而在历史的视角中,舞台上被关在监狱里的罗力立,她的父母、狱友以及王洛宾,共同演绎着革命年代的那段故事。在两重视角的交织之下,一方面,我们心系舞台上革命者的命运,另一方面,我们时刻思考着剧中人斗争和牺牲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回忆主体的老年罗力立虽然承担着讲述者的身份,但并没有反复在剧中现身,而主要在开头和结尾出场,起到点明题旨的作用。这样的处理,从舞台技巧上而言或有不足,但好处是保证了小罗力立故事叙述的完整性,对于小观众来说,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真正把当下和历史串联起来的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大豆谣》。这首歌是罗力立的狱友、音乐家王洛宾专门为她写的。“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牢房的力立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数第一。世界上吃的数第一!”曲调优美悠扬,歌词通俗清新,朗朗上口,乐观向上,既富有童趣又充满力量。每当这首歌在剧场中响起,舞台上弥漫的白色恐怖仿佛被吓得连连后退,一片光明温馨的景象在远方渐渐浮现,而这个美好的景象其实并不遥远,它正是罗云鹏等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下中国。于是,在《大豆谣》的动人歌声中,历史和当下交汇融通,作品主题也得到了强有力的艺术彰显。《大豆谣》深化主题的作用还体现在参与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这首歌在剧中共有三段,前引第一段出现在第三场,第二段“小俐丽,笑眯眯,妈妈转身泪如雨。街头上叫卖糖板栗,牢房里大豆也稀奇”。出现在第六场罗力立变得勇敢之后,第三段“小力立,有志气,妈妈的哭声莫忘记。长大冲出铁大门,全世界大豆属于你”。则出现在尾声之前。由此可见,这首主题歌的创作过程是和全剧情节推进和主题展现逻辑相洽的,其逐步完成的过程,是革命的父辈把信念和希望的清泉润入罗力立心田的过程,也是罗力立的内心不断强大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该剧的历史视角虽然涵括舞台上诸多演员,但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罗力立,而她出生8个月就和父母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狱中,监狱几乎是她所有的世界。红色题材的作品很多,《大豆谣》因其主人公的独特经历而具有特殊的珍贵性。创作者透过罗力立这样一个“小囚徒”的所见所想来讲述监狱中的革命者以及他们的信念和斗争,获得了题材开掘的新角度和艺术创造的新空间。同样,作为观众,我们也得到了一把打开革命题材或红色题材作品欣赏之门的新钥匙。国民党的监狱无疑是冷酷、缺乏人性的,但在罗力立童稚的眼中,却有着不一样的一面。比如,第一场“何以为家”中,罗力立和老鼠、蚂蚁交朋友,和它们聊天,希望从它们那里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可惜鼠蚁无法给她满意的答案。再如,第三场“一颗大豆”中,罗力立偶然得到一粒大豆,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我相信,所有人看到这里,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夹杂着酸楚和同情的复杂情感。我们既为这个失去了快乐童年的孩子而难过,又不敢告诉她世界的真相,唯恐因此打碎了她对人间和人生仅存的一点美好想象。事实上,这也正是剧中罗云鹏、王洛宾等“大囚徒”的真实心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借由投射到罗力立身上的情感,分享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并在共情共鸣中真切感受到了他们作为革命者的信仰和坚守。

作为叙事的中心,罗力立是在残酷的现实和浪漫的想象叠加的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父辈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很美,但当第四场“外出的故事”中罗力立真正来到外面的世界,却遭遇了同龄人的嘲笑,他们看不上罗力立珍爱的毛线球,对于“世界上最好吃”的那颗大豆,更是不屑一顾。同学们的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沙沟监狱里共产党的孩子”一起读书,纷纷要求把罗力立赶出学校。这是多么可悲的一幕啊。“光明”的“外面”竟如此残酷,反而黑暗的监狱倒让罗力立感到温暖。接下来,罗力立又亲历了“林叔叔”的光荣就义,明白了她“大朋友”口中的“自由”原来是牺牲。至此,死亡终于脱下了一直戴着的瑰丽面纱,把可怕的真面目裸露给这个小女孩纯真的心灵。没错,所有人都将在直面现实中成长,但罗力立面对的现实过于残酷,她也因此更深地领悟了理想的价值。第五场“真与假”对罗力立的内心成长作了简约而有力的刻画。在严酷的环境和巨大的反差下,她明白了什么是梦想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员,以及他们要创造的美好世界是什么模样。接下来的第六场“觉醒” ,沿着这一逻辑,继续深化罗力立形象的最终塑造。这一场的舞台处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面对狱卒的乱鞭抽打,罗力立想起了王洛宾的话:“俐丽,如果你不被表象所迷惑,你会慢慢看到一个人真实的样子……胆子越小的人,越喜欢对人凶神恶煞……欺软怕硬的小丑。”她的内心强大起来,此时,她回过头再看狱卒,“他们”忽然变了模样,恶狠狠的气焰消失了,一个个畏缩不前,不停哀告着:“我求求你们快回去吧,我已经管不住你们了。”“老大,他们真的太厉害了,一个个都是金刚不坏之身,再往下估计鞭子都不管用了。”“快让他们回去吧,我快被他们吓死了。”夸张的表现方式符合舞台上罗力立当时的心境,也符合舞台下小观众的接受心理。就这样,想象的力量再次迸发,信仰的意义再次彰显,全剧的主旨得到又一次强化。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为罗力立的回忆录《大豆谣》写的《序》中说,“中国共产党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伟大之史。在我看来,罗力立的《大豆谣》,是那伟大历史中的童音回响。”如今,当《大豆谣》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响亮而清晰、纯真而深远的“童音回响”由于艺术的加持而更加震撼人心,让每一个人记住了“蚕豆秆,低又低”的吟唱,记住了那群创造“伟大之史”的先驱者和那个接过父辈信仰火炬的无畏女孩,更记住了他们用生命去捍卫和践行的伟大梦想和伟大精神。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胡一峰专页

何谓“江南”——谈谈文化概念中的江南(胡一峰)

在技道统一中刻画热血军魂(胡一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