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转化(李华裔)

2023-11-30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华裔 收藏

随着媒介融合愈演愈烈,戏曲艺术在内容生产、演出业态、传播途径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在传播载体与媒介物的变换中,经历着一次又一次“重塑”。媒介融合的趋势及前景为戏曲艺术打开了一扇天窗,连接起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面对充满可能性的“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播与转化须时刻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既要勇于前瞻,更须文化守成,在自觉把握戏曲艺术独特审美规律的前提下,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探索新时代戏曲艺术的发展之路。

河南卫视创办近三十年的《梨园春》是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戏曲节目。在这场媒介融合的变革浪潮中,《梨园春》率先试水,破茧而出。十年间,该节目相继打通媒体通道,在多平台聚拢网络视频用户,不断延伸节目的传播力与品牌影响力。十年辛苦不寻常,《梨园春》的融合转型之路已然取得可观成效,其“融、转、用”的发展理念及成功经验,为新时代电视戏曲节目的创作提供了有益之思。

戏曲艺术一旦进入新的传播场域,虽然无法保证它会像在剧场一样实现原汁原味的传承,但不能否认的是,荧屏戏曲和“云”上戏曲为传统开了新的风气,呈现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多元面相。

庚子年初,“坤生”名角王佩瑜策划的中国首档京剧脱口秀节目——《瑜你台上见》在视频网站爱奇艺播出后引发颇高的网络热度。《瑜你台上见》联动同期热播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剧情为切入口延展普及戏曲文化,话题涉及梨园典故、戏曲常识、剧目赏析、谚诀释义等方方面面,名家“粉墨登场”与现场讲述交互辉映。节目体量控制在每期三十分钟以内,精准契合网络视频传播特点以及“网生代”受众心理特征,以京剧+综艺的破壁融合,打造了戏曲艺术的“新现场”。

2020年末,B站跨年晚会中的戏曲节目同样让人惊艳。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创演的《惊•鸿》将戏曲与舞蹈跨界融合,京剧、昆曲、秦腔、评剧、河北梆子、川剧六个不同剧种的经典片段串联起来,在古今交互之间彰显戏曲的华美意蕴。这个看似距离时代最远的节目收获了极佳口碑,在青年网民中掀起了一股“戏曲热”。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同样影响着演艺产业的创新及输出模式。2021年初,国家京剧院首次利用融媒体传播矩阵,将“5G+4K”技术应用于剧目演出,中国首部4K高清版京剧《龙凤呈祥》应运而生,从此标志着传统戏曲正式进入4K演播时代。《龙凤呈祥》通过“云”导赏、“云”评论、“云”包厢、“云”打赏等云端互动模式拓展观赏方式、丰富视听效果,VR技术的引入使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还原“现场感”。据官方数据统计,《龙凤呈祥》演播项目于2021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在咪咕播放平台的观看次数达到36万次,线上付费点播模式售票总计三万余张,这个数字相当于长安大戏院满场40余场和梅兰芳大剧院满场30余场的观众总量。该剧在实现社会效应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河南卫视2021年春节晚会中《唐宫夜宴》的“破壁出圈”,再一次印证了科技复兴传统的可能性,更昭示着戏曲与新媒体融合的前景及方向。

全球化时代,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仅从传统出发,提倡戏曲艺术的继承,而要动态地衡量、思考,如何让大众发现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如何在发展中延续传统。也许只有在转化、传播和持续性的运动中,戏曲艺术才不会落为胡适先生口中说的历史中的“文化遗形物”。媒介融合语境中的戏曲,只有被更多人看见,才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受众,戏曲艺术才会有更广阔的未来。正如歌曲《传奇》中的一句唱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或许就是这惊鸿一瞥,便能造就当代观众审美情致的“传奇”,以及戏曲艺术的时代传奇。

现代传播学认为,在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异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会发生变形、磨损等现象,传播效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异。比如,当一个经典文化媒介向大众文化转换,其文化含量或许会产生一定的折损。循此原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戏曲,或者说戏曲艺术在融合语境下的现代转化,是否会出现类似的“文化折扣”?答案想必是肯定的。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过程中,传播的语态和内容深度或许会降低,但必须承认的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无疑获得了大幅提升。戏曲与新媒体,惟有通过“异质同构”才能行至更远,抵达这一文化理想的最终彼岸,必然要经过漫长且艰苦的实践心路。

身处永恒的、常新的“变化”时代,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不仅需要有海纳百川的格局,更要有择善固守的定力。“愈是现代化的社会,便愈加需要古典的(传统的)艺术。”任何一个时代,其文化构成应是多元互济、和而不同的,代表着中国古典艺术最高形式的戏曲汇集音乐美、舞蹈美、诗美、绘画美、雕塑美等艺术美之大成,在民族写意观的指导下,通过高度凝练的程式化表演,彰显“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蕴,独特、丰富的形式美使之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对戏曲艺术的价值认同,植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才有足够坚实的创作定力来应对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辩证地把握戏曲艺术传承与传播立场中“变”与“不变”之关系,“曲径通幽”的戏曲艺术,才可望迎来姹紫嫣红的明天。


(作者:李华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也说“角儿”的光彩——兼谈京剧演员的艺境修炼(李华裔)

从经典剧目复排看北京曲剧建设(李华裔)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