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每一场戏的“点”都打得很好。第一场的结束是傅鸣真说“(课间)十分钟换衣服、五分钟打球根本来不及”,表达很直率坦然,表明矛盾正在被激化中。又比如第二场戏的打点,“我有一个提议!”——啪,收光。其实蔡老师一上场也是在“不平则鸣”,这是人之本能,但是怎么“鸣”、为什么而“鸣”、“鸣”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我觉得蔡老师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状态。实际上亦步亦趋地服从规则,反倒可能会出现循环往复的死水一潭。我记得好像是伽达默尔说的,“制度毁于它自身的成功。”有时候制度越严厉,对人性的压抑、框囿和驯服的能力就越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可以说杨校长的到来,自身就带来了一种不安的因素,这一点演员表现得很好。
两位学生,傅鸣真和梁嘉文,一个是要找到真相、一个是认为“我已经了解真相”。但其实真相真的是真吗?后面这一段戏很好——ta们俩只是想要说明一个情况,结果被蔡老师误会在谈恋爱。蔡老师相信他看到的就是“真”,可是当事人本身认为这个根本就不是你所认为的“真”。所以真相的存在有可能是被人一厢情愿地认定的假象。
关于彬彬的被撞,其实我相信陈副校长心里边是有过自责和惭愧的——你给了学生选择,但他是一个中学生,他有完全的责任能力为自己做选择吗?所以,这个戏好就好在没有设立所谓正义一方、非正义一方。在现代的戏剧观念里头,凡是设计了非黑即白的、尖锐对抗的,都是特别简单的一句话能概括的戏;凡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才有新发现,这才是个好戏。特别是杨校长,我觉得演出了知识女性理性胜于感情的部分。她在任何波谲云诡当中都能保持稳定的气质非常难得,她跟陈副校长之间也有一些性格上、人生态度上的差异,也形成了矛盾冲突。
到最后这一场羽毛球,我那时特别敬仰陈副校长这个形象——不是因为他此前讲的一大段中规中矩的话,而是最后这一场——尽管因为各种原因,他还是辞职走了,但他不是像蔡主任那样气冲冲地、心结紧拧地走的。他是放下了一切,还要来打一场球。杨校长在趁人不备的时候一球发过来,“一比零”,这一场较量确实是她胜了,但是她真的胜了吗?在这一场较量当中,她自己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某些做法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如果以聪慧的杨校长的智商,她已经开始悟到什么,那么我觉得这个剧有意味了。
梁嘉文在谈到了“我就想看一棵树”的时候,他眼泪流下来了。其实生命就是这样子,有时候我们特别想看到一个东西,因为种种原因就是擦肩而过——我们真的很想了解那个真相,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跟真相擦肩而过。中学时光其实很美妙,也很艰辛,人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历练,也有很多的成长。梁嘉文也好、傅鸣真也好,演员们都没有去装扮,而是给出了很质朴的表演,把中学生的气场、精神状态、处事风格做出来了。两个人,一个风风火火,一个是沉稳思索,性格有对比,又都很有中学校园的气息。这些行为的发生,我觉得都是蛮有意义的。
这个戏虽然没有大制作的布景,但其实这一点特别好。做加法谁都会,做减法、减到极致,它是一种极致的美,我觉得蛮好的,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剧。
(作者:宋宝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