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锡剧《烛光在前》:“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武丹丹)

2022-10-10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武丹丹 收藏

“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

——观锡剧《烛光在前》

日前,锡剧《烛光在前》斩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剧作从“常州三杰”之一张太雷的夫人陆静华入戏,对张太雷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精神、初心进行深情追溯。信仰和精神仿佛风雨如磐中永不熄灭的烛光,引领人们义无反顾地向着美好未来开拓进取。

重逢的喜悦总是相似的,别离的伤痛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出戏,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别离、面对和承担中完成。全剧分为四折,“剪信”“议去”“掷衣”“烛光”,每一折都是诀别。结构上的这种独特设计,成为本剧一大亮点。

“剪信”一折,二女儿西蕾决计去参加革命,陆静华几番纠结,最终放手:“你要走,只能跟着他们,跟着你爹……”她将剪去抬头和落款的书信交给女儿,让女儿到上海去找党组织。在剪信过程中,观众才知道她“瞒了十年”,第一次跟孩子说起他们的父亲张太雷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一幕,将她对丈夫的思念、独自承担的隐忍与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

“议去”一折,组织上派交通员刘思猛来接她们去延安,大女儿西屏满心欢喜要奔向新生活,而陆静华因为瘫痪的婆婆无法成行。西屏兴奋得奔出家门去找弟弟,回来时却改了主意。“那王家李家,披着姆妈浆洗的衣裳;钱家赵家,穿着姆妈手绣的鞋样;典当铺掌柜的见着我,提醒该把棉被赎回去过冬了……”“我想好了,他们去走爹爹的路了,就让我来走姆妈的路吧。”她不能走,不能将一家重担都丢给母亲。西屏的选择,很坚定,也很痛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的辛劳付出以及对女儿的影响。

与唯一的儿子张一阳诀别,发生在第三折“掷衣”。张一阳一路奔上,催刘思猛快开船,陆静华找来了,张一阳赶忙藏起来,告诉刘思猛自己“铁了心要去延安,你别告诉姆妈我在”。于是出现了戏曲很擅长表现的两人同一空间的“寻找”。小小的一艘船,母亲“战兢兢不敢细探看”,儿子“惊颤颤直爪不敢伸”,两个人“呼吸相闻咫尺近”,然而“再相逢、再相逢不知哪一春”。女主角孙薇的这段表演非常精彩,跳进跳出,浑然天成。张一阳走后,陆静华喃喃自语:“不能不尝一点离别的苦,去换那种幸福……”这正是张太雷家书中的话。太雷家书,始终是支撑陆静华的精神力量。

最后一折“烛光”则是夫妻的告别。张太雷存世的家书唯有一封,家书写道:“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编剧罗周巧妙拆解信中细节,化入戏里,变成张太雷与陆静华的对话内容。剧中,通过张太雷的眼睛,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这个贫寒萧索的家:床上薄被烂絮、空空的米缸、菜罩下咸菜萝卜长相随……但张太雷还是要走,他为妻子讲了瞿秋白母亲的故事,自己“与秋白在外做的事,就是要让天下再无饥饿的孩子,再无辍学的少年,再无绝望的母亲,再无他姆妈那样的惨剧”。陆静华感同身受,完全理解了丈夫的选择。

该剧的另一个亮点是面对苦难的态度与书写苦难的方式。陆静华的人生无疑是艰难的,但在罗周看来,正因为足够苦难,书写时才一定要用更节制的方式去完成,不能轻易放纵泪水,否则会稀释了戏剧张力。因此,所有情节都在剧作家笔下得到充分经营、有效铺排与释放。戏中的陆静华在底层生活里熬着,饱经风霜,依然有着强大而坚韧的内心。她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壮举,但她就像无声的力量,支持着丈夫前行的脚步、儿女们奔赴革命的身影。

烛光在前,昭示着希望,守护那份光亮的,是可敬的妻子和坚强的母亲。


(作者:武丹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副主编;文中图片来源于“江苏省演艺集团”微信公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展示时代斑斓画卷 礼赞祖国伟大征程(武丹丹)

古典与现代——硬币的两面(颜全毅 武丹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