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汇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dzb.whb.cn/2021-05-12/6/detail-723173.html)
作家、评论家上阵脱口秀,新书研讨会变身单口喜剧……
当脱口秀挤入文艺批评赛道是“撬动蓝海”抑或“流于花边”?
“我以为我们会在一个窗明几净的会议室进行新书研讨,没想到变成接力讲脱口秀的喜剧表演。”走进北京鼓楼西剧场前,作家、影评人毛尖压根没意识到这是一个脱口秀舞台,当四周灯光暗下,她手持麦克风来了一段“都是套路”的演讲,犀利剖析国产电视剧,自带二倍语速,金句密集,笑声掌声不断。
“没有编剧,没有提词器,连李雪琴也没有……”前不久,沪上作家书店的文学脱口秀大赛系列视频上线,一开场便逗乐了观众。两小时“全程高能”,取材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经典梗”与花式“吐槽”齐飞。
当某种狭义上的文学阅读和评论,借力脱口秀等流行艺术样式进入大众视野,究竟是 “撬动蓝海”还是 “流于花边”?“当下文学生态分层分众的壁垒现象依然存在,脱口秀形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批评的有效性与生命力,还有待观察。”在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眼中,理想的文艺脱口秀应直击创作现场,在知识构成、信息运用、逻辑拆解上更清晰犀利地呈现文学影视界的面貌,而非流于仅仅为了搞笑而搞笑,或是小圈子专业术语的堆砌。“观众哪怕是来自‘业余’领域照样能从中提取有共鸣、有共情的笑点、槽点。这就需要从文艺现象中捕捉公共话题和社会情绪,让文艺脱口秀爆发出更具批判性的力量。”
文学脱口秀现场
文学与脱口秀组CP,花式“吐槽”火出了圈
“金盆洗手之时必有坏人上门,成婚拜堂之前必有横刀夺爱,法场行刑之际必有刀下留人”……十几分钟“毒舌”视频里,毛尖快意拆解部分国产剧中烂俗桥段。这段自带“笑果”的脱口秀式评论在朋友圈刷屏。
“整体上视频版比文字版传播得更广阔,抵达了更多人群,一方面出于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另一方面也因脱口秀已成当代文化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毛尖认为,脱口秀空间具有亲和力,类似传统说书人的当代变体,自带亦正亦狂、可庄可谐风格,有效补充了一些文化发布场域略显拘谨僵硬的面向。令她欣喜的是,这段视频并没有停留在 “逗人发笑”,反而收集到不少编剧朋友的反馈——“以后要避开你聊到的套路了”。这也正契合了她的初衷——提醒人们警惕影视剧创作内在的惰性。
“一开始听到‘文学脱口秀’吓了一跳,以为一个绝世美女被劫持了,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一位女侠解救了白面书生。”《收获》主编程永新如是说。在策划人、编剧宋方金看来,喜剧是搞笑的,也是严肃的,“脱口秀+知识分享+主题演讲+新书发布”形式正是产业跨界融合“新物种”,在审美趋向不断流变和内容诉求快速更迭的当下,既探索了喜剧边界,也让文艺评论的表达路径更为多元。
基于此,文学脱口秀一派蓬勃。以作家书店的文学脱口秀大赛为例,参赛选手中既有高校教授、评论家、作家,也有媒体人、出版社编辑、中文系学生等。余华新作、千年诺贝尔奖陪跑村上春树、文青的真实生活、网络文学的当下等,各种热门话题都成了“爆料”。
第一次亲密接触后,如何反哺更具活力的文艺生态
然而,任何传播形式都有其优势与不足。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所说:“没有一种形态是万能的,扬长避短最好。”
比如,青年评论家李壮“斗胆”吐槽余华的新作《文城》是一个“土味霸道总裁”找初恋的故事,引发了不同声音。有学者认为这种“笑点密集”式点评创新了对热门作品的理解维度,但也有批评家不满足于“插科打诨”,期待兼具穿透力与传播力的文学洞察。
李壮
“脱口秀是一种追求刺激和短时段快感的节目形态,如何在注意力经济和小快乐文艺泛滥的时代,让这种形态具有深度和宽度,需要长时段、深度的文艺和理论哺育。”毛尖说,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是脱口秀的文化任务,“但如果脱口秀没有这个文化视野,就走不远。”
书评人韩浩月认为,眼下脱口秀备受热捧,离不开这一艺术样式自带的“素人属性”——“不刻意依赖明星或公众人物,各行各业有经验、有积淀的普通人,有机会道出接地气的观点、有意思的见解,就能释放出一定的影响力。”业内期待,藉由文学脱口秀等流行文化形态,锻炼培育年轻有活力的文学评论队伍,增强语言艺术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助推全民阅读“多声部”合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许旸,《文汇报》记者)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