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用交往与交流消除隔阂与误解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郑晓华
【摘要】对西方世界的质疑,我们应该将真诚和善良“进行到底”。我们的目标,是让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传播世界;让世界文明中的中国方案,在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和谐、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异文化传播 西学东渐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和艺术都是该国家或地区独特文明的载体。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不同的文明体系,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文明的差异,必然导致文化艺术具体形式、风格、趣味的差异,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世界不同的文明,差异是多方面的。有所属区域空间的差异,也有文明模式、类型的差异,还存在历史阶段、发展时序的差异。因此不同文明的交往,需要耐心、尊重。通过交往,促进互相理解,进而达到核心价值的互相尊重、相互认同,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
中西文化交流时,接触是第一步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在交往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和隔阂。交流过程中,难免会有不理解,会遭到质疑。因此接触是第一重要的。
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每年暑假有一个国际小学期,面向国际有合作关系的大学全英文授课,学生选课可以得到学分。我曾供职的艺术学院,开了《中国书法入门》。这几年,在教学中有几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013年夏天,我们配合国际书法班教学,办了一个书法展。当时有两位外教参与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一位是美国人,当代艺术家。另一位是德国人,油画家。我带他们进了展厅,给他们进行相关讲解,这时有电视台记者过来,要给我们做一个关于中西艺术的对话,主题是《从国际艺术视角,如何看中国书法》。我问他们二位:“你们走进这个展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们两位几乎是异口同声说:“我们感觉被排除在外了。”
接下来他们说了一连串的“different”(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宣纸水墨)、不同的工具(毛笔)、不同的对象(汉字)、不同的观念(黑白表现)、不同的展示方式(卷轴装裱),等等。总之,他们说:“这不是他们理解意义上的‘艺术’,完全是另外一种艺术。”
我又继续问他们:“那么,你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欣赏呢?”他们摇摇头说:“我们知道书法是中国很高深的艺术。如果加上书写内容的英文翻译,会有助于我们读懂这些书法作品;但就书法本身而言,我们看不懂。”
通过这两位完全“异文化背景”艺术同行的对话,我认识到:虽然视听觉艺术,语言的介质具有全球共通性(如对声音、形状、色彩、运动着的线条、韵律的感觉),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由于他早年接受的文化背景熏陶不一样,接受的艺术语言训练不一样,对艺术语言形式的敏悟偏向性也一定会不一样。艺术介质的差异表面看是物理形态上的,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上的,这是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一脉相承的,它们是隐形或显性地附着于形式上的“实体”。因此,没有预设的文化背景铺垫,没有一定的艺术实践体验性引导,要实现一步到位的跨文化艺术沟通,让来自异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接受中国艺术,恐怕是比较困难的。
消除文化隔阂,应创造多接触、多体验的机会
只要我们多创造机会,让“异文化观众”多接触、多体验,隔阂就可以消除。视觉艺术的接受,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的过程。这里必须经历一个重复、接触、欣赏的过程。视觉感应器官反复接触,“碰撞”多了,没有感觉的,慢慢地会有感觉。因为学习心理学的定律是重复。视网膜晶体反复受到撞击,原来迟钝的逐渐会变得敏感,久而久之,从视觉器官到心理反应的传感自然就形成。视觉艺术语言的“跨文化”传导功能,也就自然顺利实现。
在国际书法班教学中,曾经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在讲授书法的过程中,国际学生一开始完全没有感觉。因为他们都是外国大学的在校生,非中文专业,没学过汉语,不懂中文,毛笔更没见过。关于笔锋、笔法、笔墨、筋骨血肉、笔情墨趣,它们觉得完全陌生。但是如果设计好课程,循序渐进,尽可能用他能听懂的语言来解释中国艺术、中国审美的理想、追求,这样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基于此,我们得出一个有益于传播中国书法的教学经验:在学理上讲明白,工具、媒介、方法、技术、效果,一一演示给他们看,告诉他哪些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理念,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怎么去实现它,等等。必要的时候,可以从中西艺术史选择一些典型的艺术家作为范例,并做一些对比分析。
这不能不说,我们书法艺术本身具有很深厚的、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学生共同欣赏的艺术意蕴,一旦教学引导得法,国际学生深入钻研,他们就自觉不自觉地被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优美形式和快乐体验所征服。当然也说明我们的国际书法教学课程设计得因人施教、准确有效。一个月之内,我们能够让完全不同文化背景出身的国际学生领略中国书法的魅力,而且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掂量之后,做出选择。
面对西方世界的误解和质疑,我们应该继续进行真诚善良的工作
毋庸讳言,中西文化和艺术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过去一百多年基本上没有。因此,那个时候我们既没有力量,国外也没有兴趣来传播中国文化。事实上在我们国内,因为近代民族的生存危机,也有很多中国人痛心疾首,甚至全盘否定中国文化,非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置之死地而后快——甚至连“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也喊了出来,要把中国文化延续发展的最基本的根,铲除掉。
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举国同悲的酷烈年代,历史已经沉重地翻过去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既定国策。我们有了这样的经济实力,才能做我们的前辈没有力量去做的事——在近百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循环中,还上“西学东渐”欠中国历史的那一笔帐。“万事开头难”。过去没有做过,或做的太少,西方读者不熟悉,欣赏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遭到冷遇,响应寥寥,相关方不主动组织,没有海外观众,这都很正常。
为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做深入的、细致的、扎实的研究阐述、推广传播工作。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多争取机会,在西方社会公共平台推介、亮相。当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要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东方后也是阻力重重。我们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比当年利玛窦条件优越多了。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传教士的使命感和献身精神。面对西方世界的误解和质疑,继续我们真诚善良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让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传播世界;让世界文明中的中国方案,在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和谐、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仁者之心,天地共鉴。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作者:郑晓华,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