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电影《跨过鸭绿江》:一座艺术化的历史丰碑(卫洪)

2022-01-06 阅读: 来源:“重庆文艺”微信公号 作者:卫洪 收藏

  电影《跨过鸭绿江》以别致的叙事手法、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新颖的展示角度,让观众经历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心灵体验。

  影片“以真实展现历史、以真情刻画人物、以真纯激荡心灵、以真诚回馈观众、以真功打造精品、以真心赢得口碑。”

  创作团队在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上狠下功夫,以严谨的创作作风、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广阔的艺术视野,为我们立体化、全景式、艺术性地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以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对于这部史诗性、文献性的主旋律电影,从个人的观赏角度,感觉仍存在两点美中不足:一是开篇出现了败退台湾的蒋氏父子的镜头,但随后没有任何下文,如果把父子二人得知停战协议签署后的心境略加展现,就会更好地形成艺术上的呼应。二是此片虽然以第一阶段的陆战为重点,但考虑到影片本身承载的史诗性质,仍应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情况,特别是在战争第二阶段反绞杀战中的英勇战例予以艺术呈现,这既从作品上可增加空战戏份,丰富看点,又更加立体、全面地反映历史,影片中缺失了志愿军空军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跨过鸭绿江》不但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时代精品,也是一次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用艺术的手段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塑立起了一座不朽丰碑。

 

  (作者:卫洪,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支部书记、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跨过鸭绿江》:光影记忆下的闪亮坐标(唐忠会)

  揭秘“饭圈”乱象——与一位脱圈女孩的对话

  文艺评论需要跟上自媒体的时代步伐(卫洪)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