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我的父亲焦裕禄》:至亲视角下的人民英雄

2021-07-27 阅读: 来源:“电影艺术杂志”微信公号 作者: 严韬勇 收藏

  7月16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等十余位学界专家和《我的父亲焦裕禄》总监制焦守云、导演范元等主创出席了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可《我的父亲焦裕禄》的艺术水准,认为本片为焦裕禄原本的英雄形象加入了家庭与个人的维度,细致还原了焦裕禄生活、工作的历史语境,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焦守云 《我的父亲焦裕禄》总监制

  焦守云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中的女儿视角都来自于个人的真实经历,同时拍摄这部影片也是为了弥补家人一直以来的遗憾。父亲焦裕禄是一个聪明而又刻苦的人,有很多兴趣爱好,对生活也充满热情,是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把这样的焦裕禄呈现出来,以及当时历史中的真实故事表现出来,都是这部影片的目标。本片的拍摄得到了各方面的协助,主创团队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非常优秀,希望有更多观众能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张宏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张宏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是一部真正打动人的、歌颂好党员、好干部的主旋律影片。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奉献足以载入史册,回顾他的事迹也是一种发人深省的体验。1990年版的《焦裕禄》是中国电影史中的一部经典影片,李雪健奉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也拿到了重大荣誉。有老版珠玉在前,如何拍出新意,如何再一次打动观众对于主创而言都是重大的挑战。如果说老版影片中的焦裕禄是个无坚不摧的党员和人民公仆,这一版的焦裕禄加入了家庭维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丈夫、儿子的焦裕禄,更接近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又是个大写的人。我们从影片中得知焦裕禄生活的诸多细节,包括他的业余爱好和其他工作经历,上述种种合在一起,树立了一个亲切的榜样形象,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尹鸿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尹鸿认为,老版《焦裕禄》是一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的,引起万人感动的作品,但《我的父亲焦裕禄》又带来了新的感动。这部影片的出现有两个特别好的契机,既能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背景下对历史不忘初心的回顾,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像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干部的艰苦奋斗,这部影片的上映也能让当代观众看到那一代人奋斗的价值。《我的父亲焦裕禄》带入了家人的视角,为焦裕禄这个人物增添了不一样的气质,无论是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段落,还是与母亲相处的片段,都非常具有感染力,也充分体现了作为焦裕禄个人气质底色的山东文化。影片曲折的情节设计也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如实体现了历史情境,体现了主创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演员的表演也非常有特点,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可圈可点,郭晓冬的表演体现出了焦裕禄朴实中蕴含的力量。

袁新文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袁新文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具有不俗的质量与艺术水准。焦裕禄长久以来一直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榜样和共产党员的楷模,在那一代人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焦裕禄这个人物也随着时间变得更加丰富立体。本片将焦裕禄塑造成一个非常丰满的普通人,将他作为生活中的一个人来描绘,但他又是不平凡的、是一个大写的人,他的初心使命、信仰,一心要改变兰考面貌的共产党人的担当,让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本片同时还将焦裕禄呈现为一个非常真实的人,而不是将他塑造成一个完人。为了对兰考做出贡献,焦裕禄难以顾全家庭,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对家庭的亏欠,包括对子女和老母亲等人的深厚情感。郭晓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丰满的焦裕禄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来讲非常成功,这也是本片能够打动人、真正触动人灵魂的原因所在,它在人的情感深处展现出人的光辉,把焦裕禄多元的人生表现得非常充分且生动。

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胡智锋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塑造了符合这个时代气质、时代内涵与时代特质的一个新的焦裕禄形象,这个人物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了中华民族在20世纪出现的杰出人物,代表了民族深厚的文化沉淀,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焦裕禄本人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能够有不同的呈现角度和方式。如果说60年代呈现的是政治层面的好书记形象,90年代呈现的是更有社会意义上的英雄形象,那么《我的父亲焦裕禄》呈现的是一个更多元、更丰富、更饱满的人的形象,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本片用个人视角呈现一个公众人物,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本片既包含个人视角,又没有完全局限于纯个人化的体验,而是放在父母和儿女、战友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和关系之中。在这种关联当中,本片最大程度地找到了个人化视角和公众视角的关联,人同此心,人同此情,找到了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的共情。

徐粤春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

  徐粤春认为,总书记在七一讲话的时候,提到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构建了党员的精神谱系,而焦裕禄精神是这个精神谱系里面非常闪亮的一个部分。从30多年前开始,焦裕禄的电影形象影响了许多中国观众,《我的父亲焦裕禄》延续了焦裕禄精神在电影媒介中的表达。本片体现了新世代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与探索,它能够把红色经典的“IP”发扬光大,成为一部崭新的、高质量的影片。本片主创能够成功运用现代的文化产业理念,不是简单翻拍前人的经典,而是对其有顺应时代的新发展,在艺术环节与故事链条上都实现了延伸。本片是以生活视角反映崇高精神的一次成功的艺术探索,呈现出了生活质感、生命情感与生存痛感,这种崇高和伟大的精神是这部影片最核心的艺术要素,也是最具价值的艺术基础。

周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教指委主任

  周星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之所以打动人,是由于它呈现出了非常典型的当下中国的人民性,它以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不动声色但非常动人,其内涵中弥漫着人味,呈现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并且是经过艺术强化的普通人。本片超越了我们既往对焦裕禄的印象,以人为核心,注重家庭生活和夫妻生活,这就是人民性的表现。所谓人民性,就是展现充满烟火气的人生,传递有温度的生活,并且塑造鲜活的人格。如果说过去更注重讲述伟大的人格,当下更重要的是讲述鲜活的人格、具有厚度的人格,在思想和情感层面提高感染力,这样的影片会使观众落泪,会让观众从心底感知。《我的父亲焦裕禄》可以作为当下这个时代进入人民性艺术表现的代表性影片。

宋智勤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宋智勤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在两个方面有重要价值,一个是焦裕禄精神现代性的阐释与发展,第二是经典作品的重构与创新。在建党百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重温焦裕禄精神非常有意义,且尤为必要。一方面,在新时代学习,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有助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先进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同人民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正是焦裕禄精神全面准确的写照和特别准确的体现和阐释。对当代年轻人而言,重温焦裕禄精神,结合当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也会有新的体会、感悟和启迪。本片既继承了经典,赓续红色血脉,又让人耳目一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拥有充实的剧情、立体的人物、充沛的情感与生动的细节。本片演员的表演也非常自然生动,总体而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

钟大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钟大丰认为,焦裕禄精神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社会建设中、特别是在电影当中具有特别的地位,是一个影响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红色IP”,在当下重新阐释焦裕禄精神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的父亲焦裕禄》加入了女儿对父亲的回忆,把焦裕禄这个人的丰富性、完整性与情感性比较有效地呈现了出来。在新时代如何描绘伟人,既要避免过度神化、失去人味,也要避免加入家长里短后,用过于刻意的情感冲突来突出奉献精神。本片在平衡上述考量的层面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本片不是典型的第一人称叙事,还是第三人称叙事,而且讲述的故事并不仅是孩子们看到的焦裕禄,而是陌生与亲近的交融,观察父亲与回忆父亲的交融,不仅仅是与父亲共同生活那一年的观察,更多的是之后半个多世纪对焦裕禄逐渐的认识发展。本片的叙事不是通常所见的儿女情感,更多体现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历史回望,女儿对于焦裕禄的叙述有了许多以往没有的视点。本片丰富了焦裕禄的形象,不是将他描绘为简单的献身精神,更拥有和人民群众同生共死的关系,这些历史性的重构为之后的创作带来了许多启示。

陈先义 《解放军报》文艺部原主任

  陈先义表示,作为兰考人,他曾经见过焦裕禄本人,也曾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焦裕禄追悼会,更是当年兰考贫困现状的亲历者。《我的父亲焦裕禄》中村民乞讨的场景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过往贫困的真实呈现更体现出当时焦裕禄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而也更能体会焦裕禄精神的可贵。我们必须放在历史的语境里来看待焦裕禄这个典型,焦裕禄是时代的产物,当时中国国内外都面临艰苦挑战,需要基层干部站出来带领老百姓战胜自然灾害,当时焦裕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中的英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他在兰考的奉献也是长久以来老一辈革命先驱愿望的体现。这部影片写出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焦裕禄形象,展现了很多之前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把当时的历史描绘得特别真实,也是影片感人的力量所在。这部影片也证明了,不需要非常离奇曲折的恋爱悬疑情节,也能拍出一部感人、精彩的影片,能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让年轻人了解过往的历史,培养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皇甫宜川 《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皇甫宜川认为,《我的父亲焦裕禄》在艺术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包括整部影片的制片源于家人的愿望,导致了影片别具一格的处理方式,产生了令人感动的结果,让影片超出了观看者的期待。本片塑造焦裕禄形象的新意在于,它不仅探索了每部焦裕禄的影视作品都试图探索的精神力量问题,并且开掘了焦裕禄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共产党员精神的结合,这一点使影片具有当代性,是当代一个讲述得特别好的中国故事,也让焦裕禄这个人物充满魅力。本片表现了焦裕禄的“卒子精神”,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他的精神是强大的,这点在艺术处理上是有新意的。同时,把焦裕禄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实质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时代与个人角度上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真挚感人,能将观众充分带入角色的精神世界,达到触动与净化人心的效果。

李春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李春利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非常动人,催人泪下。影片非常大胆,敢于面对历史,敢于描写历史当中比较有争议的部分,也敢于表现焦裕禄在工作与家庭中遇到的一些质疑和摩擦。本片摆脱了英模人物一定要牺牲家庭的刻板描述,大量描绘了焦裕禄的家庭关系,且分寸感把握得特别好,表现出了焦裕禄对家庭、对人民的大爱,和他骨子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的艺术表达打破了惯有的模式。同时这部影片敢于直接表现情感,这一点也是英雄题材影片少见的,许多诸如戏中戏的小细节设计也为影片增添了很多情感的重量,加强了人物与情节的可信度,没有浪费一点笔墨,塑造出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

索亚斌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索亚斌认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完成度很高,在同类型的作品中属于非常精致的影片。影片强调了一些之前少为人知的细节,比如焦裕禄工学的教育背景,这些经历奠定了他精神中的科学求实的基础。焦裕禄带领工作人员在盐碱地上的考察段落也体现了他的科学精神底色。另外影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把焦裕禄的信念和理想寻找到了相对比较个人化的源头,他具有特别强的共情能力,对普通老百姓的苦难能够感同身受,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烟火气的中国英雄形象。与此相应的,就是本片为焦裕禄精神寻找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连的根源,回到他出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包括很多场景在视听语言上的处理,同时呈现了焦裕禄“我的父亲”和“人民的好儿子”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是对观众精神的召唤。每一个观众,作为人民的一分子,都是焦裕禄精神源头之一,让我们每个人看的时候,会有精神召唤的力量和自我反省的力量。

谭政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

  谭政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叙事从60年代的英雄视点回到了家庭视点,围绕焦裕禄的亲情等方面进行叙事,让我们看到了焦裕禄何以成为焦裕禄,塑造了一个柔中带刚、有充分担当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于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品质的塑造,是这部影片叙事的一个突破,他敢于反对苏联专家而启用身份特殊的设计师、对兰考有远景规划而敢于反对撤并兰考县、坦然面对一些所谓的调查……影片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美术方面的追求能够体现主创的良苦用心。影片在美术风格非常统一,当下去还原60年代的兰考是非常不易的,主创努力重现了那个时代的场景氛围,不像有些影片多少都回避不了现代的痕迹而让人跳戏。在影像整体布局上,主创有很明确的构思,焦裕禄回到山东的雪的壮美镜头和之前的朴实影像风格形成鲜明反差,强烈突出了对焦裕禄精神来源之地的礼赞、对母亲的礼赞。

范元 《我的父亲焦裕禄》导演

  范元表示,老版《焦裕禄》电影是一个高峰,拍摄《我的父亲焦裕禄》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导演已经很久没有进行电影创作,影片感人至深的故事促使他接受了本片的拍摄工作。共情能力是本片的核心与基石,也是创作时主要采取的角度。传统文化对焦裕禄的影响也是影片着重呈现的部分,展现他的家乡和家庭对他性格品质的熏陶。有这样的基础,影片才得以呈现一个不同的焦裕禄形象,就像我们身边的人。

余音 《我的父亲焦裕禄》总制片

  余音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构想始于2016年,也是焦裕禄的家人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就是在老版《焦裕禄》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一个家人眼中的焦裕禄,一个更真实、更有温度,不带有任何符号和标记的焦裕禄,也是更能被当下的年轻观众接受的焦裕禄形象。影片制作历经三到四年,也遭遇了疫情的困难,希望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韩梅 《我的父亲焦裕禄》出品人

  韩梅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的拍摄也可以说是峨影厂两代导演的传承,这部影片有能力与老版影片一样,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佳作。焦裕禄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榜样,在拍摄过程中也深受教育与启发。

李晔 万达影视营销中心总经理

  李晔表示,《我的父亲焦裕禄》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献礼片,也是一部能感动年轻观众的优秀影片。这部影片的情感呈现恰如其分,拍得有血有肉,相信本片能在市场上取得好成绩。

 

  延伸阅读:

  新主流影视作品的新现象

  电影《守岛人》研讨会在江苏省文联举办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