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比预想的要大,持续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同时,大众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也在疫情的影响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因素的互相作用无疑将会对电影产业以及行业内部产生巨大的结构性改写,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那么,“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和可能性?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支撑和启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后疫情”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转型趋势进行全方位考察与分析,寻求有效的路径、手段和方法,并且把握短期刺激与长期战略的平衡、统一。
政策赋能:“重唤”影业生机
春节档作为票房规模庞大、观影需求稳定的档期,不仅在全年票房统计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励整年度的电影创作和市场。按照2019年春节档约70亿元的票房成绩来估算,2020年春节档应该可以达到80亿元的体量。但受疫情影响,春节档停摆至今,使第一季度的票房收入微乎其微。由此观之,全年总票房能否达到600亿元,仍旧是一个未知数。这对于身处寒冬期的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一次短期难以恢复的打击。此外,各大小剧组的陆续停工停产,也使得整个产业发展变得更加如履薄冰。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性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仍旧以单一的票房收入模式作为维持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动能。因此,保障院线和影院的稳定经营便成了维持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枢辖所在。为了弥补此次疫情中各大影院停业所产生的巨大损失,各级政府和电影主管部门陆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对影院进行扶持,如四川省提出了支持电影业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安徽省发布了促进全省电影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浙江省发布了电影院复业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从补贴和减免两个方面对影院进行扶持,既对影院的复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又稳定了整个电影行业的信心。
同样,这些政策和措施也惠及各类电影企业。这对于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电影企业而言,宛如救命稻草。不难发现,目前许多中小型制片公司、宣发公司等都存在着不小的生存压力。而这类企业恰巧又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主力,所以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及时推出就显得十分必要,短期内可以帮助它们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强化金融支持,进而获得生存空间。但据不少一线电影公司反映,在此基础上可能仍旧需要继续推出一些富有针对性、稳定性、有效性、充分尊重电影产业基本规律、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电影传播媒介规律的长期政策才能保障“后疫情”时期中小型电影企业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调整和出台,电影创作、融资、制作、放映等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环节内受疫情影响所出现的问题会逐一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再次融通,重焕影业生机。毕竟,中国电影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中国电影产业、行业和市场仍旧具备良好的成长性和可塑性。
重整旗鼓:淬炼“内功”助推“报复性观影”
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复苏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支持,也需要行业内的自救和互救。
在电影产业上游,可以发现,此次疫情中那些依然能够坚挺的电影企业往往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内容创意能力、内容生产能力以及内容传播能力。事实上,内容生产能力不仅是电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电影产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电影发展的基石与根本。尽管电影产业、行业受此次疫情影响多个环节停摆至今仍未完全复工,但令人欣慰的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编剧行业大多已率先投入到生产创作当中去。并且,通过此次疫情的考验,许多创作者对生命、民生、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思索,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已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完善。这对于今后的电影创作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电影《肥龙过江》海报
电影创作者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失语”,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电影创作提供和积累了大量素材。而我们的电影创作者则需要从中仔细挖掘和提炼,并运用艺术智慧、艺术能力和艺术表达不断创作出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疫精神、力量和价值的银幕故事。当前,在各地政府和国有影视企业的带动下,多部抗疫题材电影已在筹备当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电影市场上将会涌现一批优秀且富有艺术审美价值的抗疫题材电影作品。
电影创作和生产离不开各项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支撑,为了保障电影创作和生产能够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包括横店影视城、青岛东方影都、象山影视城在内的各大影视基地也都纷纷出台各项措施保障影视从业人员的基本需求,加大复工剧组的优惠力度,以支持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和供应。
而在电影产业下游,虽然众多院线和影院陷入了停业和现金流断裂的困境,但依旧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生存途径。万达电影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债务类融资工具,以募集资金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阿里影业联合饿了么平台,为影院卖品提供线上售卖渠道,帮助影院去库存,缓解经营压力。这些都是值得当下各大院线和影院借鉴的“自救”途径,但也都属于短期的补救性方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仍旧需要加大影院和院线的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影院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影院向专业化、优质化、差异化、特色化目标迈进。因为电影市场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院线和影院作为服务型行业,应该开始考虑分析疫情结束后的消费者心理。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当疫情过后,电影产业上游和下游再次实现合流,可能会迎来一个票房的井喷期,也就是所谓的观众“报复性观影”。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已经囤积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大部分观众出门观影的意愿也较为强烈。但“报复性观影”应该只会集中于少数头部电影、“硬核”电影,不大可能惠及所有的电影。因此,就需要为其他数量庞大的中小制作成本的电影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来获取生存空间,以维持整个电影行业的生态平衡、生态优化,增强电影产业的多元化、良性化发展。
融合创新:“电影+互联网”探寻电影发展新途径
受疫情防控因素的影响,徐峥执导的《囧妈》主动撤离春节档的院线排期,改由大年初一零时,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免费上映,该片由此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客厅春节档大电影”,同时开创了一种院线电影从“线下”走向“线上”的新模式。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徐峥此举违背了传统电影产业的游戏规则,造成了包括保底方横店影业在内的全国各大院线的巨额损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模式对未来中国电影发展,或者说,中小成本电影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的意义,所以不可按照常规时期来苛求指责。
电影《囧妈》海报
《囧妈》模式的诞生,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是一次非常时期电影人“自救”的特殊案例,但其却揭示出了正处于结构性调整中的中国电影的未来产业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即“线下”“线上”并行,二者融合、契会、共生。事实上,随着“网生代”观众群体基数的不断增长和扩大,其天然的多媒介经验必然使传统电影产业走向去核心化的多媒介终端。只不过,此次疫情过后,这一进程可能会被加速,毕竟观众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近期《肥龙过江》对《囧妈》模式的影写,以及各类网络影视剧的不断井喷或许正是说明这一变革被加速的最好例证。因此,对于院线和影院而言,要在“后疫情”时期获得生存空间、实现稳定发展,必然要创新求变,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努力谋求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共生式发展,不断摸索“线下”和“线上”的多样合作模式,才能与“后疫情”时期的语境和观众需求相匹配。而对于内容创作者和生产者而言,也需要充分发挥创意工匠精神,努力向观众讲好内容和故事,在此基础上向多种渠道拓展,深度挖掘分众市场,以实现与不同观众群体的精准对接。
我们必须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推动电影“拥抱”互联网,通过“电影+互联网”的方式为电影开拓新的发展途径和新的生长空间,从而逐渐摆脱单一的票房收入模式,实现电影产业的多样化可持续繁荣发展。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整个产业内传统线下模式仍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所以仍旧需要尊重传统电影产业、行业内的基本游戏规则,尊重内容至上的不二法门。
网络线上发行电影也好,观众网络看电影也罢,都只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延伸和拓展。电影院终究是电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网络完全可以取代的。即使我们承认通过网络看电影也是欣赏、消费电影的一种形式、渠道,但无论如何不能完全替代在电影院看电影,其视听指标上的“文化折扣”是无法弥补的。
电影《囧妈》剧照
共同抗疫:为全球影业复苏贡献中国经验
当前,中国已逐渐步入“后疫情”时期。但放眼全球,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却不容乐观,全球影业也由此迎来了“至暗时刻”。根据《好莱坞报道者》提供的数据,此次疫情或将造成全球影业超过50亿美元的损失,意大利、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电影生产和放映陆续停摆。这对于除却北美地区以外的其他电影工业和市场薄弱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在电影产业和市场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形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后疫情”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不稳定性,但要使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尽快恢复到最健康的状态,则必须与全球影业携手共渡这场难关。中国电影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将电影产业、行业抗疫过程中积累凝结下来的经验转化为智慧、方案和力量贡献给全世界,以实现推动全球影业复苏和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双重抵达。而这,也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电影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相信,疫情过后,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连接将会更加紧密,中国电影市场自身的发展也会更加良性、健康,走向高质量可持续繁荣。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豆瓣电影)
(作者:饶曙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