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科幻现实主义:中国科幻电影的重要特征(郑静)

2024-08-05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郑静 收藏

2019年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流浪地球》对宇宙文明的大胆想象和对标好莱坞电影工业美学的实绩,满足了国内观众对国内科幻电影的审美期待,《好莱坞报道》将其描述为“中国第一次全景星际奇观”。国内把电影《流浪地球》视为科幻电影元年的醒目坐标,核心动力源于其赓续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类型传统,以科学想象力、科技和电影工业美学的彰显,填补了当代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回应了多年以来被好莱坞科幻电影熏陶和影响之下的中国观众的科技审美和科学认知。由此至今,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热潮。

电影《流浪地球》(2019)

国产科幻电影走向多维深入

在这波方兴未艾的科幻影视创作中,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和电视剧《三体》都延续了作者自称为“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对于宏观宇宙建构的热爱,成为以科学理性的角度进行技术推演和合理想象的硬科幻影视代表作品。2019年以来上映的其他国产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垒》《明日战记》《拓星者》等,尽管也涉及常见科幻元素,但因作品中科学理论和技术定律的重要性被削弱和降低,反响平平。究其原因,除这些电影作品的艺术质量有待提升外,还有电影观众把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范式和陈规内化为对硬科幻电影的极致追求所限,由此影响了国产科幻电影更为多维和深入的创作面向。

美国好莱坞是世界科幻电影的起点。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在辉煌的120分钟里以其前所未有的太空场面,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成为电影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1977至1983年相继问世的《星球大战》三部曲,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创造了好莱坞电影梦工厂的现代神话。当代借助越来越先进和前沿的科技和数码合成技术,好莱坞蓬勃生长的科幻电影不断开启和拓展对外太空文明和想象和探险征战之旅,星舰、异族、殖民成为美国科幻电影中的高核元素,也成为全球科幻电影致力模仿的类型模式。

当我们对《流浪地球》和美国经典的科幻电影进行比较,电影工业技术上的同质标准,依然不能掩盖《流浪地球》所融聚的中国性的文化精神,《流浪地球》显示出与美国科幻电影文化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式的家国文化、伦理亲情、奉献与牺牲、集体主义与协作,超越景观呈现成为这部影片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好莱坞科幻电影较多体现出美国历史和深层潜意识文化中的殖民意识,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的对抗是好莱坞科幻电影基本二元对立模式。与美国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宇宙的扩张完全不同,《流浪地球》以中国为核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拯救地球,秉承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和合为贵、中庸和谐,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家园不离不弃,带着我们的地球母亲在星际流浪,成为一个虽然忧伤却坚定而美丽的中国式诺言。

《流浪地球》以中国的伦理价值观,完成了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也提出了当下以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为核心理念建构中国科幻电影的命题。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区域对话中,好莱坞电影的类型模式不断面临着同质化的危机,欧美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审美评判标准也并不适宜于所有区域,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文明古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科幻电影的创作可以立足于中国性和民族性,摒弃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模式套路的照搬和模仿,科幻电影的创作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展开科学想象,更应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伦理相结合,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结合,突出和彰显中国文艺注重抒情性和叙事性的特点,拓展科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路径,体现中国美学精神和中国性问题。

建构中国科幻电影的叙述方式

应当思辨性地看待中国语境下的“科幻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电影最初的创作实践,已有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的传承,并且和八十年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合流,体现了科幻现实主义科技想象和映照现实的双重力量。

1980年上映的张鸿眉执导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高效能原子电池和激光武器的科学设想,与当时面临的世界经济争霸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科学推理和想象建立于国际形势的客观现实基础之上;1986年黄建新导演的电影《错位》,以对政治和社会敏锐的观察力,把对政治体制的反思和前沿新锐的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影片虽未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对智能机器人的产生展开理性的推演,但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中国科幻电影最初的银幕畅想。这部电影穿越近30年的岁月,遥遥呼应了我们正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的这个时代。之后,《男人的世界》《霹雳贝贝》《魔表》《大气层消失》《隐身博士》《毒吻》等科幻电影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相继出品,这些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科学想象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这种根植于现实主义的科幻电影的初探,带有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强烈的思辨性和故事性。1994年中国开始引进第一批分账制的好莱坞大片后,宏大奇观场面和暴力打斗的动作片成为主流,美国电影进入中国虽然复苏了中国电影市场,但同时也部分地改变了观众对于电影叙事和故事的原有认知,转而追求景观展示和奇幻情境。随着中国电影开始大片制作的商业化道路,现实主义科幻电影的创作实践渐渐式微。

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

思考科技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但人类探索太空之旅仅是起步阶段,对于外太空和宇宙的畅想需要尖端科技的突破和探索,这显然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科幻文艺和科幻电影的创作需要源源不断地产出,极致的想象力会有边界,不断创新更迭的科学和技术,与世界、人类、社会、自我的纠葛则更为丰富和精彩。首播于2011年的英国系列电视剧《黑镜》,借助科幻视角和科学精神,理性地观察和审视在未来世界的科技生活中,人类主体性生存的种种困境。《黑镜》是具有哲学思辨和批评精神的经典科幻文本,以科技想象和现实观照来反映社会鸿沟、阶层权力、人性弱点和精神意识空间,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科幻和现实生活辩证关系的借鉴。

当代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应有意识地形塑和建构“中国科幻”,目光既要投向遥远的太空和宇宙,也要扫描逡巡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人类发展,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多维时空,对科技生活与技术主义更理性和深入地观察解读。如何在科技与机械的高度文明中把握人间世界的冷暖?那就是要以想象力和创作力,去拓展宏大宇宙和微观社会的科幻世界构想。现实主义科幻在硬科幻电影题材之外,是关注社会和现实表达的另一条重要创作路线。


(作者:郑静,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大学副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跨过鸭绿江》:英雄热血铸英魂

文艺评论不能忽视“Z世代”青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