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父亲在远方》:深情讴歌兵团精神的民族团结之歌(吴玉霞)

2024-09-18 阅读: 来源:《中国电影报》 作者:吴玉霞 收藏
深情讴歌兵团精神的民族团结之歌

——评新疆电影《父亲在远方》

《父亲在远方》是由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山电影制片厂、上海祥盛影视制作发行有限公司出品并摄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演员剧团联合摄制的一部新疆电影。影片以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驴背上的白衣天使”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姜万富的动人事迹改编而成,上映以后受到广泛好评,影片全面展现出圣洁的人性之光和人格之美,是一首深情讴歌兵团精神的民族团结之歌。

采用珠串式的叙事结构彰显崇高的兵团精神

影片《父亲在远方》主人公姜万富1966年17岁时,从上海支援新疆建设,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他先后当过工人、卫生员、外科医师。他长期与父母、女儿分离。在知青大返城时,他仍不为所动,坚守边疆,43年竭尽全力护佑生命、救死扶伤,以精湛的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各族群众进行了2000多件手术,深受各族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姜万富并非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他是一位在漫长的时间里踏踏实实、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的伟大在于漫长时空中始终如一、矢志不渝的坚持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奉献,这是我们和平年代平凡而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塑造出这样一位真实感人、接地气的平凡英雄形象,影片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选取几件极富典型的事件,以女儿姜欣重走父亲走过的路的所见、所闻将姜万富的典型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副珠串式的叙事结构。这些典型事件像颗颗珍珠一样通过姜欣的视点串联起来,以点带面地辐射出姜万富自身高贵的品质和高尚情操。在姜欣一步步了解父亲的过程中,姜万富这个人物形象逐渐清晰丰满起来,姜欣对父亲的感情也逐渐由当初的怨怼、到逐渐了解之后的敬重,她的情感引领着观众走入了姜万富的内心深处。最终,影片中姜欣的情感与观众的情感同频共振、产生共鸣。

影片潜移默化地将姜万富这个平凡英雄身上的崇高精神自然呈现出来,让观众真切体味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具象化呈现,这首讴歌兵团精神的民族团结的赞歌自然而然地流入观众的心灵深处。

以双向情感付出的方式唱响了民族团结之歌

“民族团结”是新疆题材电影最大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新疆题材的电影都会展现“民族团结”这一主题。电影《父亲在远方》也是在通过姜万富这一人物形象讴歌兵团精神的基础上展现了“民族团结”这一主题,但是该片在民族团结情感的表达上却改变了以往情感单向付出的表达方式。

《父亲在远方》在民族团结关系的建构过程中,主张民族间的双向付出,不同民族之间平等施受的关系。影片中的姜万富全面践行了兵团精神,对当地群众全心全意地治病救人,当地群众接受并热爱着姜万富医生,于是他们实实在在地用实际行动来回馈姜医生的真情。虽然姜万富医生已经离开了昆仑山,但是昆仑山的牧民们却深深地怀念着这位“旄牛背上的医生”,牧民家中镜框里摆放的姜万富医生的照片,牧民们对姜欣的关爱,无不体现着牧民们对姜万富医生的真挚的情感。

特别是所有牧民自发地为姜万富医生送葬、用石头垒墓的行动,都生动展现了昆仑山各族人民对姜万富的深情厚意,特别打动观众,形象地呈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图景”,让观众看到了人间的真情无价,奏响了民族团结之歌的最强音,展现出昆仑山下各民族之间大爱无疆的情怀。

通过质朴的表达方式展现最深厚的人间大爱之情

《父亲在远方》是一部弘扬兵团精神、宣传民族团结的主旋律作品,但是影片却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虚假的煽情。

首先,影片对白的使用非常朴实,富有深意。影片开头,姜欣抱怨父亲付出了一辈子,才有了单位给的这么一套房子。姜万富的妻子(赵静饰)立即纠正道:“不是单位分的房子,是单位奖励的房子。”“分”和“奖励”这两个词在两个不同人物口中说出,包含的情感大为不同。女儿姜欣对父亲不认可、抱怨,妻子却特意强调“奖励”,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理解,甚至是自豪。妻子深知女儿对父亲不了解,所以宁可放弃癌症的治疗也坚持要女儿将父亲的骨灰送回到父亲工作43年的地方。姜万富妻子让女儿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去真正了解父亲,化解女儿对父亲怨恨的情绪,既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也表现了妻子对女儿的爱与教育引导。

在主旋律影片中,观众最反感的就是喊口号式的人物语言,对此导演严高山杜绝了喊口号。在表现姜万富医生崇高的奉献精神之时,姜万富医生的话语很少,只说过一句话:“我离开了,当地牧民日常急救医疗谁来担任?”只此一句话就胜过了千言万语,既表现出了姜万富对当地牧民生命的高度重视,也表现出了姜万富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表现出了蕴含在他身上的崇高的兵团精神。导演真切把握住了姜万富医生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本质特点,所以他的语言就非常朴实自然,非常生活化,符合人物得性格特点,也就更容易让观众发自内心的接受。

除了人物质朴的语言,在影片表达中,导演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刻画来展示人物细腻的情感、提升影片的质感。“大白兔”奶糖这一物件细节的使用非常的独具匠心,富有意味。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姜万富要尽快挽救孩子的生命,没有麻药等手术辅助材料,孩子手术中疼得死去活来,姜万富医生深知病人的痛苦,所以在他做手术中将一颗大白兔奶糖塞入孩子的口中,香甜的滋味顷刻充斥到了孩子的口中,甚至是全身每一个毛孔,孩子的痛苦被香甜的感觉所替代,由此他顺利度过了那场劫难,获得了幸福美满的人生。至此,大白兔奶糖成为了他们家节庆喜乐之时永远必备的香甜的象征。

除了细节的运用之外,该片的影像风格、表演等都非常的平实自然、含蓄质朴,是整部影片含蓄质朴的艺术表达的重要体现。正是因为影片在表演、影像、对白、细节等方面采用了非常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才使得片中所塑造的人物真实感人,所抒发的感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作品也才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艺术教育与艺术娱乐能够巧妙融合。


(作者:吴玉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地上的云朵》:在“画中”生活劳动的新疆人家(尹鸿)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