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变局下的文艺新指南(李遇春)

2021-12-2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遇春

  继2016年的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之后,我再次有幸出席了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两次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受到讲话的主题与思想一以贯之而又不断拓深,均切中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时代脉搏与问题症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和政治高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做出了更为明确和深刻的阐述,对当前中国文艺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新的百年奋斗征程确立了新的文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点提出并加以详细阐述的五点希望,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引性。

  作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我体悟到了三点重要的启示。首先是当代中国文艺家应该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 ,不能陶醉在“小时代”和“小历史”观念中不能自拔。曾几何时,我们很多文艺家执迷于脱离大历史和大时代的日常生活欲望化书写模式,在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构思维驱使下盲目地消解革命史和人民文学史,逃避理想,沉湎低俗,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带来了畸形影响。但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论断的提出,当代中国文艺家日益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光明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处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全世界都应该正视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那种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民族苦难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新世纪的中国如同朝阳喷薄,有力地复兴于世界的东方。唐代大诗人李白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描绘了大唐盛世气象,骨子里透露出一代诗仙的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了古老中国文化强国的艺术风度。而在新时代里,我们热切地呼唤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学和大艺术,我们期待着真正属于大时代和大历史的大文学家和大艺术家的出现。我们应该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历史和大时代节点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敢于书写大国崛起的时代强音,善于表达文化强国的审美气象。

  其次是要树立“人民生活观”和“人民史诗观” ,反对丑化人民形象,歪曲人民生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代中国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保持和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传统美德,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书写立足于“人民生活”的“人民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人民与生活其实二位一体,不可须臾分离。这种崭新的“人民生活观”的提出,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人民史诗”的新概念则是对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民族史诗”范畴的新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书写既有的文化视角上的民族史诗,我们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胆地探索政治视野下的人民史诗新形态。我们的文艺家要像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一样具有剖析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勇于回应人民生活,书写人民史诗。

  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重塑中国新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的文艺家要向全世界艺术地呈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新形象,而不是相反。百年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告诉我们,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需要抵达可信与可爱的辩证统一,把可信的“真”与可爱的“美”融为一体。惟其如此,才能让全世界人民尊重中国、礼敬中国,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彻底摆脱近现代以来所谓的东亚病夫之类落后民族国家形象。总之,当前的中国文艺家应该自觉地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道路,让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有力地镀亮中华民族文化名片,从而艺术地重塑中国新形象。

 

(作者:李遇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实证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李遇春)

  评《本土经验与民族精神》:着力破解新文学的本土化难题(李遇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