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振 与创作同行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以来中国评协工作观潮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
2017年3月,《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明确了“改进文艺评论机制,深入实施文艺评论工程,发挥文艺评论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建设好文艺评论工作品牌,加强网络文艺评论”的重要任务。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中把“组织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列为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的重要职责。
2021年7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就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等提出具体意见。
2021年2月,中国文联制定印发《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文联系统加强文艺评论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保障,规划部署了10个方面重点举措。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会场。中国艺术报记者 孟祥宁 摄
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在2021年度这一特殊重要的年份,包括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在内的全国文艺界即将迎来五年一次的盛会——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文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局、蓬勃发展的五年,是文艺评论事业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愈加凸显的五年,是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方针和基本路径愈加明确的五年,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不断成长壮大、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的五年。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中宣部的有力指导下,在中国文联的直接领导下,中国评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基本职能,团结引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艺评论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全国文艺评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12月,参加中国文联十大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部分代表与工作人员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理论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五年来,中国评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研讨、教育培训、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组织会员及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化理论武装,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向深入。中国评协先后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研讨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等专题研讨活动,在《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中国文艺评论网上开设专栏、专题,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国文艺评论工作者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精髓,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抓好部署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生动实践。中国评协牢牢把握政治属性是协会的第一属性的原则,认真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加强学术研究和基础理论建设,以专题策划、议题设置、定向邀约等举措,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开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艺评论的回顾与前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等专题研讨;围绕“弘扬和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新文艺评论’大家谈”等重要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稿约稿、研讨交流,进行深度的理论阐释和学术争鸣,推动党的文艺创新理论和决策部署更加深入人心。
2021年3月22日,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在江西赣州举办
2019年3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研讨会在京举行
做实谋篇布局 加强统筹协调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是一项需要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文艺评论是各级文联、协会共同的任务,是紧迫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文联系统的共同努力”。
做实谋篇布局,绘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中国评协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文联关于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具体落实举措和意见建议》;根据《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聚焦主责主业、收缩战线、做精做实、实事求是的原则,进一步铸造重点评论、品牌活动、人才培训、阵地建设和理论研究五大工作支柱。
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召开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2021年4月15日,首届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并讲话。会议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学习领会、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文化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文艺评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做到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全国文联系统文艺评论工作体系纲举目张,有效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动力。
2021年4月12日,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持续跟踪问效,巩固发展全国评协组织“一盘棋”工作格局。2021年,中国评协赴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举办东北片、华东片、华南片文艺评论家座谈会,传达中央有关精神,听取各地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精神情况,特别是基层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意见建议,掌握当前文艺评论工作现状,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着眼引导创作 打造品牌活动
文艺评论要有说服力、影响力,就要及时精准,有的放矢,就要深度进入文艺现场,第一时间关注创作动态和思潮变化。五年来,中国评协树立为重大文艺实践组织重点文艺评论、以重点文艺评论推动重大文艺实践的工作理念,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密切关注重点文艺创作、热点文艺现象、重大文艺思潮,开展科学、健康、理性、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
深化文艺理论研究,灌注文艺评论的底气。中国评协注重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文艺评论的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探寻文艺评论的正确导向和价值遵循、探究文艺评论的理论根基和文化属性、探索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针和基本品格。围绕“在新时代的现场”“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变迁”“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的评价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经济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典型理论百年”“百年征程 时代光影”等重要论题举办研讨会,进一步拓展理论视角。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艺评论家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等为主题,连续召开中国文艺评论年会。每年持续组织编撰发布《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成为观察中国文艺全貌、感知中国文艺脉动的重要窗口。组织编撰出版《中国传统艺术境界与现代性呈现》《改革开放文艺思潮的嬗变与未来展望》等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论文集、《啄木声声优秀论文集》、《〈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等丛书,牵头推进《文艺评论概要》编写工作,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完成“改革开放40年文艺评论事业发展成就与经验研究”等数十个中国文联部级课题研究工作,有效促进了文艺基础理论建设。
开展重点文艺评论,增强文艺评论的锐气。中国评协高度关注文艺领域重要作品、热点现象、代表性人物并组织研讨,努力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文艺作品、现象和思潮进行科学评价,积极引领创作和审美鉴赏。相继组织开展电影《文朝荣》《周恩来与乌兰牧骑》《音乐家》《铁血阳泉》《1921》《我和我的家乡》《天地之间》《长津湖》、田连元评书《话说党史》、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等作品研讨会,就《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装台》《觉醒年代》《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等一批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和《革命者》《红船》《三湾改编》《我的父亲焦裕禄》《中国医生》《守岛人》等一批建党百年主题电影精品集中召开创作座谈会,就央视牛年春晚、“‘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引导健康审美等撰写特约评论文章,不断探寻新时代文艺创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紧随时代、立足实践、关注当下的新形式新路径。针对一些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文艺现象,召开“电影题材多样化与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春晚语言类节目”“饭圈文化治理”等研讨会,相关成果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和中国文艺网等报刊网站广泛传播,形成较大主流评论声势。
2017年12月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剧本创作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
打造重要品牌活动,凝聚文艺评论的人气。中国评协以建设智库型论坛为目标,每年举办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探讨“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影视”“非常时期文艺的价值与力量”“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等核心主题,成为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的重要交流平台,在业界、学界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创办于2016年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聚焦“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等重要理论问题,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理论价值的当代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着眼于推动各民族文艺评论工作共建共享、一体发展,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展望“新时代乌兰牧骑与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在西藏拉萨以“民族文艺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共话民族文艺评论的地位、作用与担当。中国评协还与地方文联共同打造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苏州论坛”、“北戴河文艺峰会”等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评论品牌,齐心协力推动全国文艺评论事业蓬勃发展。
图片依次为:“锦江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苏州论坛”、“北戴河文艺峰会”
强化组织建设 筑牢评论阵地
党中央对文艺评论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改进文联系统文艺评论提供了机遇,明确了要求。加强文艺评论,除了依靠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外,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领导、健全完备的机构机制。
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组织架构更加完善。2020年8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功完成协会主席团、理事会新老交替。截至目前,中国评协共发展会员1879人,团体会员28家,全国评协组织(含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县级)217家,会员总数为24529人。协会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完善《主席团成员、理事会理事履职工作规则》《团体会员服务管理办法》《个人会员服务管理办法》《专委会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协会工作的有序展开。为统筹协调各艺术门类文艺评论的组织、学术建设与服务管理,2021年,协会成立了理论委员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视听艺术委员会、舞台艺术委员会、造型艺术委员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新媒体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等9个专委会,进一步提升文艺评论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中国文艺评论》晋级C刊,学术性导向性更加鲜明。杂志始终坚持导向性、学术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基本定位,深度打造“名家专访”“特别关注”“作品评析”等示范性引导性强的品牌栏目,增设“批评争鸣”栏目,加大策划组稿力度,刊发重点文章,不断扩大学界业界影响力。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中国知网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排名等学术期刊重要指标排行中,杂志一直位居艺术类刊物前列。2017年,杂志刊发的文章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2018年,杂志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入库期刊。2019年,杂志首次进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21年4月,杂志正式晋级C刊行列。
2018年10月15日,《中国文艺评论》创刊三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艺评论新媒体矩阵不断聚力,服务性融合性更加凸显。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矩阵以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艺评中国”新华号为三大主要阵地,坚持立足评论前沿、突出网络特色,做精做强“原创首发”专栏,融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网站三期改版上线,微信公号订阅用户破10万。继续巩固扩大与中央主流媒体特别是文艺评论版面、频道、频率、栏目,以及相关网络媒体的合作联动机制,与《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光明网等近50家报刊网站和约40家微信公号共享优质评论文章,实现评论作品和信息的互通共享,推动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中国文艺评论”公号阅读量在全国C刊公号中名列前茅。
紧扣核心职责 建设评论队伍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加强文艺评论,关键在人,在队伍。“做人的工作”是中国评协的核心任务,团结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文艺评论人才,是协会履行职责使命的应有之义,也是五年来协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
开展教育培训,在“引导人”上下功夫。中国评协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强化引领和服务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有效提升文艺评论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举办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全国文艺评论传播专题培训班等多层次文艺评论人才专题培训活动,共培训学员1800余人,培养并团结了一批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文艺评论工作者。 2021年,协会首次面向新会员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受训学员达353人,在探索开发文艺评论网络课程方面取得新突破。此外,组织开展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人才发展课题调研,对了解文艺评论人才的基本情况、发展困境等提供重要参考。
2015年—2019年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
完善推优机制,在“激励人”上下功夫。自2016年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推选出38部优秀文艺评论著作、141篇优秀文艺评论文章,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对于探索建立综合、科学、客观的文艺评价体系,形成规范而又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第六届“啄木鸟杯”增补推出优秀文艺短评文章10篇,将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力量。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积极倡导批评精神,创新优选方式,在700篇网络文艺评论文章中,共推选出优秀评论文章30篇,有利引导网络文艺评论创作。
做好联络服务,在“团结人”上下功夫。中国评协推荐相关会员参加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等中央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评比表彰活动,为会员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有效提升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协会高度重视“文艺评论两新”工作,通过推荐新文艺群体文艺评论工作者入选中国文联两新人才库、成立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举办锦江论坛等举措,打通联系服务“文艺评论两新”的桥梁纽带,调动“文艺评论两新”的积极性,为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使命担当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文艺评论承担着思想教育、文化引领、审美启迪的职能。五年来,中国评协大胆探索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实现途径,及时组织评论家撰文发声,厚植文艺评论的人民情怀,努力维护积极健康的文艺发展行业生态。
聚焦抗疫主题,让评论的声音更温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评协充分发挥评论家的专业优势,组织一批评论家撰写文章,并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和中国文艺网等报刊网站进行广泛传播,在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开设“艺评战疫”专栏(点击查看),努力把牢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舆论氛围。第六届“西湖论坛”深入探讨抗疫文艺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艺的价值作用和发展方向,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文艺评论家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与湖北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抗疫文艺创作的家国叙事和传播策略”座谈会,深度挖掘和彰显抗疫文艺深层蕴含的家国情怀,以及从家出发、以国为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创作逻辑,深刻揭示了抗疫文艺创作规律。与中国音协联合举办“音乐的力量”——抗疫主题音乐创作座谈会暨优秀抗疫公益歌曲荣誉证书颁发仪式(点击查看专题),多角度多层面系统总结抗疫主题音乐的创作经验和规律,形成一批研讨成果。
创办“艺见”平台,让评论的声音更响亮。2020年11月,中国评协启动“艺见”发声平台,针对当前文艺领域的抗日雷剧、圈层化现象、网络漫画现象和“饭圈文化”等,组织评论家集中发声,缘事析理、激浊扬清,编发评论文章多篇,努力发出专业权威的评论,引导创作、引导观众、引导舆论。协会以“钟艺志”“钟艺妍”“钟艺新”为笔名,组织撰写《不能为了“流量担当”放弃“历史担当”》《快乐入圈 包容他圈 勇敢出圈》《“老树”“小林”何以绿荫如盖》《“饭圈文化”治理的多维观察》等文章,在《光明日报》及其微信公号、中国文艺评论公众号、《中国文化报》与文旅中国APP、《中国艺术报》及其微信公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50余家媒体平台刊发、转载,形成强大舆论合力,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点击查看“艺见”专栏)。
组织文艺评论家深入基层,让评论的声音更宽广。中国评协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和采风创作,组织文艺评论专家名家赴广西上林、重庆巫溪、新疆昌吉、内蒙古锡林浩特、福建上杭、湖北利川、宁夏吴忠、黑龙江漠河、四川美姑、贵州榕江等地,将艺术鉴赏审美的种子送到群众身边和家门口,促进了艺术家、评论家精神境界、业务素养的提升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参与“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网上文艺志愿服务公益大课堂活动。2020年,协会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推荐提名。2021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首届中国文联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时代风尚”先进典型活动中,获评“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协会3名理事获得“最美文艺志愿者”“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组织者”荣誉。
2020年9月2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赴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开展中宣部、中国文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时代标注发展方位,新思想凝聚磅礴力量,新征程擘画未来蓝图,新使命激荡奋斗热情。立足新阶段、踏上新征程,中国评协将切实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执笔:韩宵宵
延伸阅读: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以来中国评协工作观潮:与时代共振 与创作同行(“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4.6万+)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以来中国评协工作观潮:与时代共振 与创作同行(“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