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国家广电智库’微信公号”,查看网络文章,链接为:https://mp.weixin.qq.com/s/_dx3fN2Upb5xFp7a5Z7aag)
导读
电视剧《啊摇篮》5月4日开播以来,在电视剧全网热度榜中居于前列。这是一部以延安中央托儿所为独特视角,真实再现历史上那些默默奉献、精心照顾革命烈士后代保育员的故事,折射革命战争的宏阔历史画卷,歌颂革命先烈舍身忘死的英雄情怀,在儿童的天真烂漫与残酷战争的强烈对比中,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彰显信仰美、人性美。
题材创新
生动表现中央托儿所的发展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关于延安的影像作品,大多集中于政治叙事,主要表现无数进步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政治延安、军事延安,比如《保卫延安》《硝烟背后的战争》《延安锄奸》等,而表现延安人民真实生活风貌的作品较少。电视剧《啊摇篮》将目光投向延安时期的中央托儿所,着力表现的是生活延安,填补了这一题材的空白。
1939年下半年,为了让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安心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中央托儿所,包括毛泽东同志的女儿毛娇娇,左权同志的女儿左太北等是第一批入托的孩子。《啊摇篮》首次在荧屏上展现了延安托儿所的真实生活,以写实手法全方面展现保育员精心照顾革命后代的吃喝拉撒、文化学习等各个方面。比如,保育员买菜购物时要面对野狼的袭击;给孩子洗衣做饭要从山下一担担挑水……。作品还对接受海外华侨捐赠并更名、大战百日咳、敌机轰炸、接待中外记者团参观等真实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现,以托儿所为点,折射到延安城这片热土的面,还原延安当时的革命氛围、风土人情,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将革命叙事与生活叙事融为一体,是具有浓浓烟火气的革命题材剧。
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一个个细节表现了延安人民无私奉献、勤劳善良的品质和朴素的爱国情怀。在日本侵略者发起延安大轰炸,多次进犯延安的艰难时期,党在边区人民支持下,成功击退来犯敌寇,保卫了革命果实,让革命之火越烧越旺。《啊摇篮》表现了许多历史中的小人物,比如一心一意照顾孩子的马五婶;将虐待丑子岗孩子的寄养户扭送至保育所的乡亲们;多次为托儿所修理窗户、制作洗澡桶、厕所的龙槐生等,展示了以丑子岗为代表的保育员们和当地老百姓结成深厚的情谊。一位当年的保育员在日记记载,“村里的老百姓和丑子冈妈妈更有动人的情感,如他们有些人说:‘我愿我死也不愿叫丑所长走!’……有的老百姓听说我们将要走了,准备了许多东西给我们吃。”生动展现了党和人民始终如一的鱼水情深,印证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
视角创新
以小见大折射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
历史上,托儿所每一位儿童的背后几乎都有一部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啊摇篮》主动在视角上求新,穿过销烟与炮火,聚焦革命后方生活,展现一种别样的革命生活美学,像一块独特的拼图,从侧面勾勒了战争历史,与正面战场的战争叙事一起拼出革命叙事的多彩版图,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
作品很少直接写战争,却从女性和儿童视角来反映战争,最为动人的莫过于左权同志壮烈牺牲的情节。1942年5月25日,左权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不幸中弹殉国,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我党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将领。当左权同志的妻子刘志兰拿着《解放日报》来到托儿所时,他们的女儿太北正在过生日。通过镜头里朱德同志的悼诗、报纸新闻,就能真切感受战争的残酷惨烈,真正体会到左权同志身上的革命理想和崇高信仰,与托儿所欢欣的氛围形成强烈对比,彰显了“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悲怆与震撼,感人至深。这说明,革命历史题材只要把握住真实、真情,从不同角度也能得到很好表现。
作为剧中为数不多正面展现战争场面的戏,依然展现得很精彩。保育员唐素素在寻找未婚夫葛六斤的途中遇到了与日军交火的部队,战争异常惨烈,连长在火线上写下家书不久就英勇殉国,不少军人为了保护阵地上的孩子们壮烈牺牲。正是这些以身报国、视死如归的战士,以铮铮铁骨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不少网友在弹幕表示“一定不能忘记这些英雄,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这一段残酷的战场经历对唐素素的思想产生了极强的冲击,让她的灵魂接受了洗礼,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保育员。这种场面生动表明,正是前线的舍生忘死,才换来后方的和平安宁。不少观众在弹幕留言,“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此外,剧中还表现了1942年,宋庆龄和周恩来亲自批给中央托儿所一批救援物资的情节,这些物资由远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爱国华侨及国际友人捐赠,包括药品、玩具、食品和生活用品等,从一个侧面反映,海外华侨在国难当头始终心系祖国,抗日战争是“得道多助”的正义战争,中国必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最后的胜利。
人物创新
刻画一群具有信仰有爱心的保育员英雄
保育员是战争宏大叙事中一群被忽视的群体,她们整日与儿童为伴,但是她们也是在后方默默为革命牺牲付出的群体。1946年托儿所从延安撤退时,是她们带着90多个孩子在敌机轰炸和围追堵截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险阻,行程3000华里,历经三年无一伤亡的到达北京,这些孩子后来大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当下过于商业化、功利化的“她”创作中,《啊摇篮》以现实主义手法,第一次正面展现了这群在后方的英雄保育员故事,塑造了一群质朴坚强的女性群像,挖掘女性的独特价值和力量,为我国电视剧女性艺术形象长廊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啊摇篮》成功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丑妈妈”丑子冈形象。历史上的丑子岗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任命的中央托儿所所长。作品对她的刻画没有过度拔高,既表现出她风风火火、敢做敢干的革命热情,也表现她身上存在的缺点,展现真实的喜怒哀乐。丑子冈到延安是想通过上抗大,上前线带兵打仗报国仇家恨,在组织安排她当托儿所所长时,是非常抗拒的,但当她看到八路军的子女因为得不到细心照顾,只能用绳子栓在炕上,最后不幸跌落开水锅烫伤致死;看到八路军女战士奔赴前线杀敌面对子女留下不舍的泪水……她改变了主意,主动放弃了抗大学习机会,全心全意照顾革命后代,甚至无暇照顾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导致其不幸感染伤寒去世。作品对这一过程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非常平实克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母亲。
作品还从历史语境中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群像。比如对唐素素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有层次。她以上海大明星身份来到延安,实际上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未婚夫,她身上有一些坏毛病,比如爱慕虚荣,伪造明星签名照换取食物等。在被迫当上保育员后她内心却始终看不上这个职业,不愿意一辈子呆在穷山沟里,是当时一部分投机取巧的人的典型。但是后来她经过战场的洗礼,目睹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变得热爱自己的职业,人物弧光比较清晰。
比如马五婶是文化不高甚至大字不识的乡下婆姨们的代表,她不尊重科学,还因为粗心导致八路军的孩子掉入开水锅烫伤致死,可是她知错就改,真心实意爱孩子,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照顾革命后代上,尤为感人;还比如以沈元晖为代表的知识女性,因为出身不好,一直有自卑心理,都不敢写入党申请书,这也是当时延安一部分人的写照,但是她身上又有知识分子的担当,当托儿所发生传染病疫情,她服从组织安排担任所长,坚持原则,带领全体保育员用现代医学知识战胜了疫情,推动托儿所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很多进步女青年前往延安的目的,谁都希望能作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啊摇篮》表现的却是热闹背后一群默默无闻的女英雄形象,展现她们身上革命意志和爱国情怀,展现她们身上散发的女性特有的中华传统美德。虽然作品中还存在部分年轻演员演技略显浮夸,部分角色妆容与年代氛围不符,部分情节稍显不连贯等问题,但总体上这部剧探索了革命女性题材电视剧表达的新思路,是一部题材出新、角度出奇、内容出彩的主旋律题材剧。
(作者:胡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