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跨过鸭绿江》:大历史观下的英雄史诗(张德祥)

2021-02-08 阅读: 来源:《中国电视报》 作者:张德祥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电视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s://zgdsb.cctv.com/paper/index.shtml?date=20210204&page=A2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CCTV-3综艺频道《中国文艺报道》采访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薛晋文等。

  2021年伊始,总台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引起热烈反响,以至有些人嫌播出速度太慢,观剧心情的急切也说明了该剧的吸引力。《跨过鸭绿江》确实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好剧。好在哪里?

  一是大历史观与历史真实。这是一部历史剧,是对70年前发生的事件的再现。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从哪个角度看,以什么样的历史观来看,决定你能看到什么。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这个大事件,想要真正看清事件的本质、理解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整体地、全面地、历史地看,看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看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准历史脉搏,把握历史趋势,再现历史真实。该剧正是从这样一个历史角度,正面地、全景式地展现这段历史,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参战各方的考量与诉求,讲清楚战争的力量对比与道义基础,讲清楚各方的战略决策与战术实施,讲清楚战争进程与结局,从而揭示其形成的格局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深远影响。用影视作品如此正面地、全面地展现抗美援朝战争,这是第一次。虽然创作时间并不充裕,但创作获得了成功,满足了绝大多数观众对历史的期待。

  那么,为什么主创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一部如此优秀的作品呢?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好地解决了历史观问题,选择了正确的历史观,即大历史观。大历史观是从更大的地域空间和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历史事件,是从民族的、国家的、人民的立场来看历史事件的意义,才能触摸到历史的内在逻辑,回答为什么历史必然是这样走来而不可能是那样走去。艺术叙事只有与历史逻辑达成一致,才能获得历史的真实性和思想性,也才能获得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在一段时间里,流行着对抗美援朝历史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就是因为那些观点来源于片面的历史观或个人主义立场,必然陷入狭隘的、片面的谬见。《跨过鸭绿江》的价值,首先体现于艺术地实现了对抗美援朝历史的正名,用艺术的方式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和本来价值,实现了历史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可以说,只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与历史达成共振,从而产生艺术震撼力,《跨过鸭绿江》实现了这种共振。

  二是英雄主义与史诗品格。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说,“对于1949年的新中国来说,在世界上站起来谈何容易。当时它贫穷落后,国力军力薄弱,它的意愿和思想还难以令世界上比它富足得多,尤其是那些科学技术上比它先进得多的国家所接受。”是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中国刚刚诞生、还没有站稳脚跟,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这是对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考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站立起来了?我们依靠什么站立起来?世界列强又来到中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怎么办?是任由列强欺凌,还是出门应战?只有击败列强的傲慢霸凌才能让列强接受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现实。但是,新中国一穷二白,武器装备落后,靠什么赢得胜利?靠士气民心,靠民族精神,靠翻身做主人的人民大众的爱国力量,靠中华民族站立起来的民族尊严、民族自信心的觉醒,一句话,靠中华民族爆发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所凝聚起来的力量。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将美军压制在三八线以南,迫使其签订了停战协定,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有识之士把抗美援朝看作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说:“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份“宣言书”是用志愿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是英雄主义的胜利。《跨过鸭绿江》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英雄主义气概,这是该剧的精神旋律,也只有这样的旋律才能表达抗美援朝之战的灵魂。从高层决策、军事部署到师团的战役实施,上下一体,军民一心,众志成城,为英雄主义所贯通。可贵的是,人们曾经熟悉的人物毛岸英、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等英雄的英勇事迹都通过一次次战役而得到再现,这是为英雄正名。是的,必须为英雄正名,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战士用血肉之躯和血性精神为新中国拼出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叙述这段历史,不能没有他们的身影和英名。这一笔,可谓点睛之笔,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艺术人物共同构成了《跨过鸭绿江》的英雄谱,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只有英雄主义,才能谱写出人间史诗。也因此,史诗从来就是英雄史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过鸭绿江》具有史诗品格。

  《跨过鸭绿江》是继《长征》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优秀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填补了一个空白,完成了一个艺术夙愿,释放了一个民族在这段历史上聚集多年的情感。厚积薄发,大气磅礴,既有宏大场面,又有逼真细节,寓历史真实于艺术叙事。大国博弈,风云激荡,政治智慧与军事较量尽收眼底,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是一座捍卫和平的纪念碑,英雄主义焕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青春。看《跨过鸭绿江》令人振奋,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笔者以为,这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也体现了艺术创作向高峰迈进的努力和态势。

 

  (作者: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张德祥专页

  影视创作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浩荡民族史诗赓续家国情怀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研讨会:品评一部壮阔的英雄史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