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长江之恋》:长江故事里的中国形象(李跃森)

2019-11-04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跃森 收藏

  长江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她哺育着世界上最大的一片人口集群,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长江之恋》通过对源头的追溯,全景式地记录了长江流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从生态文明的立场重新解读这条母亲河,在对中华文明足迹的探寻中,显现出电视人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

  《长江之恋》是一部“走”出来的作品。从三江源到长江入海口,摄制组沿长江顺流而下,跨越12个省市、6380公里,借助4K技术,记录下长江的万千姿态:或奔腾汹涌,或野旷江清,或百转千回,也刻写出长江两岸人民温润、灵秀的文化性格,生动地存留了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长江的记忆。

  同时,《长江之恋》也真切地记录了长江守护者对母亲河的眷恋和爱护。守护三江源的藏族青年吐旦旦巴用镜头见证雪域高原的生态变化;业余时间写诗的环保志愿者李春如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候鸟救治医院;渔民出身的何大明不畏艰险,为保护江豚日夜巡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顾玉亮和他的同事们用19年时间,为上海人民找到优质的水源地。这些普通人用自己的行为生动诠释着“长江之恋”的含义。片中,来自攀枝花的造林人严梁说,他想成为一只勇往直前的蚂蚁,为解决干热河谷造林这个世界难题,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对母亲河的拳拳之心。不仅如此,这些长江守护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在倾注对母亲河热爱的同时,也融入了他们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长江之恋》突出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生态变化这个独特的视角来写长江,通过丰富的细节,记录了长江流域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细微而重要的变化,也记录了长江流域的文明进步和历史变迁,由此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从过去不断遭遇生态危机到今天渚清沙白、候鸟飞回,人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江源头,吐旦旦巴亲手搭建了一座塔型建筑物。他说,这是为了向小时候捡拾过的那些鸟蛋中没能出生的小斑头雁赎罪。金沙江畔,昔日的“赶漂人”严梁放下撬杆,拿起锄头,在贫瘠的土地上为植树造林挥洒汗水。洞庭湖上,何大明在巡航时回忆,他之所以走上环保道路,是因为有一次解救被渔网缠住的小江豚时,看到江豚妈妈一直在旁边守护,这一场景让他受到极大震撼。透过环境保护来写人性和救赎,这在生态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

  在思想内涵方面,《长江之恋》给人最多启迪的是其中自觉的生态意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话说长江》,到世纪之初的《再说长江》,再到今天的《长江之恋》,几代创作者从不同角度开掘长江这个题材,有些内容是共同的,有些内容则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其中蕴含着一条非常清晰的精神脉络,就是中国人逐步走向自觉的生态意识。如果说《话说长江》里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态概念,《再说长江》里有了较为明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到了《长江之恋》,这种生态意识就成为一种自觉。《话说长江》用山河之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从中可以看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的创造激情;《再说长江》以长江为线索表现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长江之恋》则是在前两部作品积淀的基础上完成的,这里有历史的积淀、思想的积淀、文化的积淀。可以看到,中国人沉下来了,前两部作品中沸腾的生活在这里转化为冷静的思考,所有人的话语中都流露出同样的担忧,就是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爱长江该怎样保护她。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普通环保工作者的期盼是相通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既是国家战略,又是人民的关切,体现了整个国家在生态意识方面的自觉。

  科学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是《长江之恋》思想内涵中的另一个层面,换句话说,就是作品比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目的。作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自然界生命的关爱,其中贯穿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比如对长江非法采砂、鄱阳湖生态恶化的忧虑,与此相对照,是用民间生态组织、环保志愿者的公益行动来表现普通人生态意识的觉醒。作品中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科技理性、工具理性,没有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而是从发展的角度思考生态和生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放归中华鲟那个片段,充满仪式感的行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主动和解。修复生态,其实就是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品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倡导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片中虽然人的因素很重要,但主创团队没有把人放在支配地位上,而是强调自然、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其所称许的都江堰、景德镇的瓷器,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实际上是想借由作品来探寻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把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现代生态观很好地结合起来。与此相适应,作品在拍摄手法上也努力追求一种自然的纪实风格,不加修饰地记录自然环境的面貌和声音,再现人和其他生命的自然状态。比如那首唱了3000多年的川江号子,就让观众在对历史的遐思中,以审美的方式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那列开往攀枝花的6162次火车,沿途停靠20多站,镜头里的农民淳朴、自然,都是生活里本来的样子,显示出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让人感觉这列火车、这些农民似乎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一片段拍得朴素、自然,成为整部作品最亮丽的华彩段落。作品所代表的富有活力的生态美学对纪录片创作有着重要价值,而其意义则远远超出了纪录片。这些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普通人是长江的一部分,对他们的真实记录,理当是我们构建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李跃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年度剧集观察:回归原创的选择(李跃森)

  《远方的家》:中年创业者的奋斗人生(李跃森)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