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应时兴起 评论面临跨界
全国文艺评论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泉召开
4月11日,全国文艺评论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泉召开。此次活动为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9年度工作会的重要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10家评协代表到场分享交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庞井君主持会议。
各显神通
发出评协声音
面对协会年轻、经费缺乏、人才短缺等发展问题,全国各地评协“各显神通”,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评协的存在价值在哪里?”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温奉桥说,面对同城的作协、书协等文艺家协会,评协不仅成立时间短,会员规模也不到这些传统协会的五分之一。
“不等不靠,抓住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6年多总结的经验。这些年来,该协会立足学术,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良好的成绩。温奉桥认为,学术活动是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立足之本,使命所系。今后,该协会还要通过建立签约文艺评论家制度,创设青岛文艺评论奖,成立专业委员会等举措构建文艺评论发展长效机制。
此次参加经验交流的有省、市级评协,也有县级评协。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振认为,基层评协也可以依据自身条件活跃文艺评论活动,他分享的文艺评论家与文艺家结对互动等好经验深受赞赏。
以人民为中心
让文艺评论“灵”起来
近年来,文艺评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高与加强,但在新形势下,文艺评论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当“网红”笑傲江湖、流量称王称霸的时候,文艺评论的出路在哪里?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善君认为,文艺评论今后面临跨界发展,要打破壁垒,通过高校评论“拉”出来,社会评论“联”起来,媒体评论“强”起来,网络评论“走”出来,让文艺评论“灵”起来。文艺评论家还要尝试创作,相辅相成,让文艺评论“强”起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文艺评论‘扎’进去。”这是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探索的经验,并形成了灵活、新潮、硬扎的文艺评论本色和优势。
文艺名家难出、力作难出,与创作一样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评论可以而且需要超越创作,因为文艺评论独立的法宝,就是永不妥协、永不苟且的批判精神,能在批判中树立理想的精神。”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胡晓军说,文艺评论发展要发扬传统优势,不断拓展创造空间,目前该协会正大力推动构建长三角文艺评论工作的新格局。
多措并举
提升基层文艺创作水平
“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于去年成立,而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马上响应,率先成立福建首个市级评协,足见这座城市对文艺事业的重视。”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学院院长张应辉说,文艺从人民中来,文艺评论也要到人民中去,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遇上了大好时机。新时代文艺走基层,应当沉下心来,真正到群众中去,一方面汲取创作的营养,另一方面把优秀的作品带给群众,用艺术的方式回馈百姓。今后,要组织文艺家深入基层生活,进一步加强基层文艺队伍建设,针对性引领青少年群体热爱文艺,多措并举破解基层文艺创作的丰富性与质量提升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
“要加强基层文艺组织与上级文艺组织之间的互联互动。”张应辉建议,上级文艺组织可安排团队到基层进行培训,受益的学员就多,使得水平相当的创作者也有同等学习机会;甚至上级文艺组织可以与文艺专业院校合作共建,为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加强与基层文艺组织的互联互动,从而推动基层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拥抱时代 做好文艺评论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思想暨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培训班在晋江举行,吸引了全市一批文艺评论爱好者参加培训学习。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泉州文联主办,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晋江文联协办,晋江文艺评论协会承办。
主办方邀请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庞井君和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陈毅达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以《确立审美时代的精神坐标——谈谈文艺评论的独特价值和生长空间》《守正创新和培根铸魂——新时代文艺评论应有的两个维度》为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思想为指引,结合各自熟悉的领域作了精彩的分享,呼吁大家拥抱时代,做好文艺评论,令人受益匪浅。
活动现场还举行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微信公众号开通仪式。该协会为福建首个地市级文艺评论家协会,去年12月份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文首发于《泉州晚报》2019年4月12日第15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