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搜索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走过15年,不再是二次元的小众文化,它渐成为华语音乐“新势力”——
是时候重新认识国风音乐了
国风音乐正从二次元年轻人的小众文化,逐步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甚至成为华语音乐一条不可忽视的分支。 “小时姑娘”演唱的《爱殇》亮相B站跨年晚会,弹幕上齐刷刷的“东宫女孩”提醒着大家,这是网络热播剧《东宫》的插曲。而另一首与《野狼Disco》齐名、火遍全网的歌曲《芒种》,则先后登上了地方卫视综艺与央视节目的舞台。其不仅在抖音引发时尚达人编舞翻唱的狂潮,甚至成了各地广场舞的背景乐。而更为出名的虚拟形象洛天依,在去年带着她的《权御天下》和钢琴家郎朗开起了演唱会…… 网络热播剧《东宫》剧照 而这一步“出圈”的跨越,不是几首歌曲短时间的“爆红”效应,而是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从早年仙侠游戏的衍生产品,到热度与争议并存的“古风歌曲”,再到近两年以“国风音乐”的名号展现品质更高、风格更多元的音乐作品,其所经历的改变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可喜的,是创作力量已从早期游戏玩家的自娱自乐,到如今迎来更多专业创作力量、甚至学院派的加入。也正因如此,不少网站平台同样将其作为原创内容进行多方位扶持。 尽管不少作品还有着制作粗糙、歌词稚嫩甚至误用典故、旋律雷同等种种问题,但无法否认的是,庞大的创作基数和广大爱好者的热情,共同推动着国风音乐品质的逐步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首成功的国风音乐,已不满足于词曲的创作,更与古诗词、汉服、舞蹈等彼此勾连,甚至可以在受众的二次创作中,不断发酵成为一整个由青少年享受创作并不断深化的文化IP。 从古风歌到国风音乐 由自娱自乐的同好逐步深挖传统文化、探索新音乐类型的创作自觉 因为去年热播网剧《东宫》喜欢上插曲《爱殇》的“东宫女孩”或许不知道,这支国风音乐创作于十年前。最初,这是为某款游戏制作的配乐。因为作曲小幻一时兴起,邀请朋友填词、制作、演唱,在2009年年初发布到5sing等几个原创音乐网站。当时做着外事口译工作的小时姑娘,回忆这首生命周期甚至远超不少流行歌曲的《爱殇》,感慨完全出于偶然。“发布之后我们就各自忙自己的生活了,可没想到一直被网友念念不忘,让当时一群朋友的玩耍,最后变成了一座花园。” 十年间,《爱殇》没有所谓宣传,主创更是极少创作,却不妨碍其受众群的一再扩大。先是在古风歌曲盛行时期一再被翻唱。而“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的歌词,又在古装仙侠剧大火之时,成为网友认为最应景的情境描绘。所以《爱殇》在此后,成为网友剪辑《花千骨》等热门影视剧片段反复使用的音乐素材。有意思的是,十年后正是在《东宫》原著书迷的推荐下,剧组购买这首歌的版权,令《爱殇》借以“自来水”的力量,真正成为影视剧的插曲,迎来十年后又一轮更广泛的传唱。 电视剧《花千骨》剧照 《爱殇》的生命轨迹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国风音乐类型从萌发到演变的过程。十多年前,这类音乐还是网友自发填词演唱《仙剑奇侠传》等国产仙侠游戏配乐的产物。直至2007年,以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墨明棋妙”为代表,张起“古风”的旗号。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的爱好者来说,专业水准尚未追上创作自觉,一部分创作还停留在传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仿古拟古歌词的简单加成之上。 而在流行乐坛,中国风经由周杰伦、王力宏等歌手的创作演绎,早已风靡华语世界。也就在2007年,周杰伦推出了《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方文山写意的歌词搭配周杰伦杂糅R&B与充满古意婉转的旋律,被视为流行歌曲中国风的巅峰作品。相较之下,古风歌曲唱的是“漂萍浮莲,阁深梦浅,无处托鸿雁”。确实,民间力量不管从修辞意境,还是编曲专业性上,都难与唱片工业制作出的作品相匹敌。不过,一两年只出一张专辑,一张专辑只有一两首“中国风”的周杰伦,显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墨名棋妙团队成员数十人,12年时间累计创作了300多首作品。 从小看着金庸武侠剧,玩着仙侠古风RPG(角色扮演游戏),追着海外动漫与网络玄幻文学长大的90后、00后,既是创作者,又是消费者,仙侠题材不可避免成为古风歌曲最主要的主题。而在2015年前后,乘着影视改编网络文学IP的风潮,音乐创作也逐渐从游戏圈拓展到整个网络青少年群体,甚至影响着主流乐坛诞生了《卷珠帘》《凉凉》这样的作品。 《卷珠帘》创作者霍尊 告别自娱自乐的萌发阶段,专业音乐力量的加入使得音乐风格越发多样丰富。“古风”最初的形态已不能涵盖,不少人开始用更包容泛化的国风音乐定义,即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都可以划入这一范畴。 也就在同期,“北漂”职业混音师殇小谨成立了“音阙诗听音乐社”。由团队创作的节气系列去年意外成了爆款。一首《芒种》更是从线上火到了线下。告别“一台电脑+一支麦克风”的草根创作,其一开头跳跃轻盈的女声吟唱就十分“抓耳”,而间奏部分一段小提琴与古筝的“对话”,更为作品增色不少。在抖音,这首歌的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到了40多亿次。从“古风”到“国风”的演变,对于殇小谨这样的创作者来说,越来越有一种创作上的文化自觉——国风音乐既是中国音乐传统的延续,同样也可以是流行音乐的分支。创作者尝试在欧美日韩文化影响下的流行音乐之中,融入民乐、古乐等中国元素,使其更符合浸润于传统诗词古典文化的中国人审美,在不断调配尝试中,一种区别于海外流行乐的类型轮廓有望显现。 一首歌变成了一座花园 它不只是一首歌,也是一个故事,甚至一个完整的文化IP 或许正是带着这种文化认同感,让国风音乐发展到今天,演变出一整套的内容矩阵。 如果有人问时下大火的《锦鲤抄》好在哪?粉丝不止会告诉你是因为旋律好听、文辞华丽,他们总会讲述歌词所暗含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痴迷于鲤鱼的画师。一天家中着火,因爱惜画作而困于火海,他饲养的鲤鱼幻化成人形解救了他。创作者甚至还为这个故事拟古创作了一个文言文版本,见著于“宁武皇仁光九年锦文轩刻本《异闻录》”。而网友围绕《锦鲤抄》展开的MV、Cosplay等二次创作,更是勾连起汉服、动漫形象、中国舞等一系列年轻人热衷的国风内容。 在B站爆火的《千秋岁引》则从央视综艺《国家宝藏》中,选取《坤舆万国全图》、越王勾践剑等六件文物,不仅以拟人动漫形象展现,更通过六位歌手角色扮演式的演绎,试图以年轻人的理解展现文物各自的特色内涵。 《千秋岁引》 可以说,国风音乐消费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整个文化IP。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B站国风相关投稿数和UP主数分别同比增长达331%和304%,其中70%UP主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站内传统文化爱好者也超过4000万,其中高达88%是95后和00后。而过去受到诟病的“堆砌典雅词汇”也在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中自我修正,并通过歌曲向受众传播普及。B站国风音乐《繁华唱遍》视频里,弹幕热烈讨论着歌词的意涵。歌词唱道:“踮脚顾盼梨园,那年我才一十三。”为何不是一十二或者一十四?因为杜牧在《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岁正是所谓“豆蔻年华”。 不过,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并不意味着成熟的产业模式已经建立。眼下,搭载古装影视剧,国风音乐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知晓。各大主流音乐平台,也都已经辟出了“古风”这一类别。尤其是《芒种》《锦鲤抄》等歌曲在抖音等各大平台的播放量动辄破亿。可相比于成熟的流行工业体系与其商业模式,非专业创作者自下而上创造的国风音乐,还处于主流音乐的边缘。一度作品尤其是歌词的参差不齐,也引发公众的误解和争议。 也因如此,尽管能够发行专辑、合作影视剧,坐拥动辄以亿计次的播放量,“变现”模式尚不清晰。非职业创作者的“用爱发电”仍是国风音乐圈的常态。去年,小时与团队为长沙地标建筑创作了《爱晚亭边》《岳麓山中》等一系列作品,为的是发掘家乡古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同时,让国风音乐从年轻人聚集的二次元世界,迈入更广泛的大众群体。 而殇小谨则把这个被看见的过程,形容为“等风来”。除了不断提升创作,尽可能地投放到更多平台,“等风来了刚好你这一片叶子吹得更远一点”。尽管对于创作者本身的过程是被动的,但他却很乐观。“就像李子柒,未来如果中国能以音乐冲出去,一定是有我们自己文化的东西。” 延伸阅读: 用中国音乐的母语和世界对话——访作曲家赵季平(余亚飞) “国风音乐”悄然流行 “弹·楚”钢琴新作品音乐会弹出楚韵国风
国风音乐正从二次元年轻人的小众文化,逐步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甚至成为华语音乐一条不可忽视的分支。
“小时姑娘”演唱的《爱殇》亮相B站跨年晚会,弹幕上齐刷刷的“东宫女孩”提醒着大家,这是网络热播剧《东宫》的插曲。而另一首与《野狼Disco》齐名、火遍全网的歌曲《芒种》,则先后登上了地方卫视综艺与央视节目的舞台。其不仅在抖音引发时尚达人编舞翻唱的狂潮,甚至成了各地广场舞的背景乐。而更为出名的虚拟形象洛天依,在去年带着她的《权御天下》和钢琴家郎朗开起了演唱会……
网络热播剧《东宫》剧照
而这一步“出圈”的跨越,不是几首歌曲短时间的“爆红”效应,而是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从早年仙侠游戏的衍生产品,到热度与争议并存的“古风歌曲”,再到近两年以“国风音乐”的名号展现品质更高、风格更多元的音乐作品,其所经历的改变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可喜的,是创作力量已从早期游戏玩家的自娱自乐,到如今迎来更多专业创作力量、甚至学院派的加入。也正因如此,不少网站平台同样将其作为原创内容进行多方位扶持。
尽管不少作品还有着制作粗糙、歌词稚嫩甚至误用典故、旋律雷同等种种问题,但无法否认的是,庞大的创作基数和广大爱好者的热情,共同推动着国风音乐品质的逐步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首成功的国风音乐,已不满足于词曲的创作,更与古诗词、汉服、舞蹈等彼此勾连,甚至可以在受众的二次创作中,不断发酵成为一整个由青少年享受创作并不断深化的文化IP。
从古风歌到国风音乐
由自娱自乐的同好逐步深挖传统文化、探索新音乐类型的创作自觉
因为去年热播网剧《东宫》喜欢上插曲《爱殇》的“东宫女孩”或许不知道,这支国风音乐创作于十年前。最初,这是为某款游戏制作的配乐。因为作曲小幻一时兴起,邀请朋友填词、制作、演唱,在2009年年初发布到5sing等几个原创音乐网站。当时做着外事口译工作的小时姑娘,回忆这首生命周期甚至远超不少流行歌曲的《爱殇》,感慨完全出于偶然。“发布之后我们就各自忙自己的生活了,可没想到一直被网友念念不忘,让当时一群朋友的玩耍,最后变成了一座花园。”
十年间,《爱殇》没有所谓宣传,主创更是极少创作,却不妨碍其受众群的一再扩大。先是在古风歌曲盛行时期一再被翻唱。而“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的歌词,又在古装仙侠剧大火之时,成为网友认为最应景的情境描绘。所以《爱殇》在此后,成为网友剪辑《花千骨》等热门影视剧片段反复使用的音乐素材。有意思的是,十年后正是在《东宫》原著书迷的推荐下,剧组购买这首歌的版权,令《爱殇》借以“自来水”的力量,真正成为影视剧的插曲,迎来十年后又一轮更广泛的传唱。
电视剧《花千骨》剧照
《爱殇》的生命轨迹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国风音乐类型从萌发到演变的过程。十多年前,这类音乐还是网友自发填词演唱《仙剑奇侠传》等国产仙侠游戏配乐的产物。直至2007年,以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墨明棋妙”为代表,张起“古风”的旗号。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的爱好者来说,专业水准尚未追上创作自觉,一部分创作还停留在传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仿古拟古歌词的简单加成之上。
而在流行乐坛,中国风经由周杰伦、王力宏等歌手的创作演绎,早已风靡华语世界。也就在2007年,周杰伦推出了《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方文山写意的歌词搭配周杰伦杂糅R&B与充满古意婉转的旋律,被视为流行歌曲中国风的巅峰作品。相较之下,古风歌曲唱的是“漂萍浮莲,阁深梦浅,无处托鸿雁”。确实,民间力量不管从修辞意境,还是编曲专业性上,都难与唱片工业制作出的作品相匹敌。不过,一两年只出一张专辑,一张专辑只有一两首“中国风”的周杰伦,显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墨名棋妙团队成员数十人,12年时间累计创作了300多首作品。
从小看着金庸武侠剧,玩着仙侠古风RPG(角色扮演游戏),追着海外动漫与网络玄幻文学长大的90后、00后,既是创作者,又是消费者,仙侠题材不可避免成为古风歌曲最主要的主题。而在2015年前后,乘着影视改编网络文学IP的风潮,音乐创作也逐渐从游戏圈拓展到整个网络青少年群体,甚至影响着主流乐坛诞生了《卷珠帘》《凉凉》这样的作品。
《卷珠帘》创作者霍尊
告别自娱自乐的萌发阶段,专业音乐力量的加入使得音乐风格越发多样丰富。“古风”最初的形态已不能涵盖,不少人开始用更包容泛化的国风音乐定义,即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都可以划入这一范畴。
也就在同期,“北漂”职业混音师殇小谨成立了“音阙诗听音乐社”。由团队创作的节气系列去年意外成了爆款。一首《芒种》更是从线上火到了线下。告别“一台电脑+一支麦克风”的草根创作,其一开头跳跃轻盈的女声吟唱就十分“抓耳”,而间奏部分一段小提琴与古筝的“对话”,更为作品增色不少。在抖音,这首歌的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到了40多亿次。从“古风”到“国风”的演变,对于殇小谨这样的创作者来说,越来越有一种创作上的文化自觉——国风音乐既是中国音乐传统的延续,同样也可以是流行音乐的分支。创作者尝试在欧美日韩文化影响下的流行音乐之中,融入民乐、古乐等中国元素,使其更符合浸润于传统诗词古典文化的中国人审美,在不断调配尝试中,一种区别于海外流行乐的类型轮廓有望显现。
一首歌变成了一座花园
它不只是一首歌,也是一个故事,甚至一个完整的文化IP
或许正是带着这种文化认同感,让国风音乐发展到今天,演变出一整套的内容矩阵。
如果有人问时下大火的《锦鲤抄》好在哪?粉丝不止会告诉你是因为旋律好听、文辞华丽,他们总会讲述歌词所暗含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痴迷于鲤鱼的画师。一天家中着火,因爱惜画作而困于火海,他饲养的鲤鱼幻化成人形解救了他。创作者甚至还为这个故事拟古创作了一个文言文版本,见著于“宁武皇仁光九年锦文轩刻本《异闻录》”。而网友围绕《锦鲤抄》展开的MV、Cosplay等二次创作,更是勾连起汉服、动漫形象、中国舞等一系列年轻人热衷的国风内容。
在B站爆火的《千秋岁引》则从央视综艺《国家宝藏》中,选取《坤舆万国全图》、越王勾践剑等六件文物,不仅以拟人动漫形象展现,更通过六位歌手角色扮演式的演绎,试图以年轻人的理解展现文物各自的特色内涵。
《千秋岁引》
可以说,国风音乐消费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整个文化IP。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B站国风相关投稿数和UP主数分别同比增长达331%和304%,其中70%UP主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站内传统文化爱好者也超过4000万,其中高达88%是95后和00后。而过去受到诟病的“堆砌典雅词汇”也在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中自我修正,并通过歌曲向受众传播普及。B站国风音乐《繁华唱遍》视频里,弹幕热烈讨论着歌词的意涵。歌词唱道:“踮脚顾盼梨园,那年我才一十三。”为何不是一十二或者一十四?因为杜牧在《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岁正是所谓“豆蔻年华”。
不过,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并不意味着成熟的产业模式已经建立。眼下,搭载古装影视剧,国风音乐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知晓。各大主流音乐平台,也都已经辟出了“古风”这一类别。尤其是《芒种》《锦鲤抄》等歌曲在抖音等各大平台的播放量动辄破亿。可相比于成熟的流行工业体系与其商业模式,非专业创作者自下而上创造的国风音乐,还处于主流音乐的边缘。一度作品尤其是歌词的参差不齐,也引发公众的误解和争议。
也因如此,尽管能够发行专辑、合作影视剧,坐拥动辄以亿计次的播放量,“变现”模式尚不清晰。非职业创作者的“用爱发电”仍是国风音乐圈的常态。去年,小时与团队为长沙地标建筑创作了《爱晚亭边》《岳麓山中》等一系列作品,为的是发掘家乡古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同时,让国风音乐从年轻人聚集的二次元世界,迈入更广泛的大众群体。
而殇小谨则把这个被看见的过程,形容为“等风来”。除了不断提升创作,尽可能地投放到更多平台,“等风来了刚好你这一片叶子吹得更远一点”。尽管对于创作者本身的过程是被动的,但他却很乐观。“就像李子柒,未来如果中国能以音乐冲出去,一定是有我们自己文化的东西。”
延伸阅读:
用中国音乐的母语和世界对话——访作曲家赵季平(余亚飞)
“国风音乐”悄然流行
“弹·楚”钢琴新作品音乐会弹出楚韵国风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歌曲《无我》唱出无私奉献的时代强音(王晓丹)
音乐剧《星辰》:“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慕羽)
音乐剧《飞天》:展现千年敦煌文明(宋宝珍)
《音乐之声》:“爱”的传递与“艺”的普及(景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