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评论>正文

文脉连着血脉 音乐传递真情

2022-08-05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崔庆蕾 钟媛 收藏

文脉连着血脉 音乐传递真情

——《声生不息》研讨会侧记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同时进一步深化与芒果TV的战略合作,促进文学艺术的交融互动,7月18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艺报》、《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联合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作家网承办的《声生不息》研讨会在京举行。梁鸿鹰、黄咏梅、张楚、高小立、贺彩虹、孙灵囡、李九如、李宁、王金芝、吴昊、邓依云、陈涛、崔庆蕾、宋嵩、张月、赵依、田明月、钟媛等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学者、编辑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围绕《声生不息》这档音乐节目展开精彩讨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主持研讨。

宋向伟谈到,文脉连着血脉,音乐传递真情。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芒果TV、湖南卫视携手香港TVB特别策划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用音乐连接内地与香港,为两地乃至海内外观众传递美好旋律,抒发家国情怀,展示当代中国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助推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文学与音乐同源同宗,密不可分,基于两种艺术间的相通与共鸣,我们共同探讨《声生不息》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艺术内涵,总结推广其成功的创意策划和制作传播经验。《声生不息》在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上有非常多的亮点。首先是节目的高品质、精创作、大视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是老中青三代优秀歌手同台竞演的模式生动诠释了文化精神的“传承”;其三是以音乐搭建起一座沟通心灵的精神桥梁,使香江两岸乃至神州大地、不同代际的人群通过音乐交流产生了强烈共鸣、建立起深厚情感联结。

与会专家对该综艺展开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着重分析了该综艺的选题立意、内容制作、艺术品质与创新模式,进一步肯定了颇具情怀、制作扎实、格局远大的创作风尚。

经典重唱,呼应时代重大主题

自4月24日上线以来,《声生不息》强势吸引观众,备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在近年来综艺节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中,芒果TV敏锐感知文娱发展风向,重拾旧日经典,融合节目的综艺性与“主旋律”特性,注重节目的社会价值,成为音乐综艺节目中“既叫座又叫好”的佼佼者。

梁鸿鹰认为,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芒果TV、湖南卫视与香港TVB合作推出的《声生不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也反映着最内在的自我,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当前我们强调要建立文化自信,就需要好的音乐来引导风尚。《声生不息》的推出正是用音乐展示时代精神,通过音乐来交流,既在音乐的细部中交流,又通过展现音乐中的拼搏精神、自信向上,来建立香港地区与内地的精神连接,形成无形的纽带,加深彼此的理解,将中华文化紧紧地维系起来。

黄咏梅认为,《声生不息》充分展现了港乐的独特气质与精神,通过经典歌曲的重唱着重展示了港乐中的“平民精神”,真正产生了声声入心、句句入情的视听效果。那些颇具情怀的歌曲,既高亢又传情,从微小处彰显大情怀,使其成为没有障碍的另一种语言桥梁。《声生不息》是港乐的高调回家,借由这个节目为开端,更多香港文化,包括香港的影视、文学作品等等都会以不同形式高调回家。

高小立认为,《声生不息》的规格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其受到包括香港特首与国家广电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除了港乐本身的音乐魅力,该节目还具有香港回归象征的家国情怀、一国两制、民族团结等内在的政治、文化意义。港乐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港乐歌词有着东方文化意蕴和强烈的人文气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港乐同香港影视剧的结伴而行,掀起了全中国人对港乐、香港影视作品的热情,并形成了民族性的文化记忆。

李九如认为,《声生不息》的舞台通过港乐再现了港式人文主义精神,香港文化体现为家国传统与现代个人主义情感表达的整合,而这个舞台展现的是新时代语境下的港乐再现,是融合的融合,整合的再整合,最终通过港乐的生生不息实现命运共同体精神的视听考古与热情演绎。

陈涛认为,《声生不息》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主题,展现了这档节目策划者很好的选题意识,“港乐”是一种文化符号,对香港城市形象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港乐也很有力量,能够深入人心,通过内地与香港的联合演绎,促进两地之间的文艺交流与交融,密切彼此的血肉联系,展示同根同源的国家民族情感。

创新制作,引领音乐综艺发展

《声生不息》除了在立意格局与内容歌曲选择上的明显优势,其精致舞美、声效结合上勇于创新的艺术形式,在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引导下所进行的制播方式的突破也是重要条件。

宋嵩认为,《声生不息》节目的成功,为香港流行音乐乃至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两条宝贵经验,一是继承和延续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时代曲”的优良传统,将流行音乐与时代变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流行音乐超越单纯的个人情绪抒发,上升为一个时期人们社会心理的反映。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容纳各种音乐风格,将中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音乐、西方现代流行音乐、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

吴昊认为,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涵盖了内地与香港的各个年龄阶层和风格,并且在很多歌曲的改编上,进行了一种风格的融合,语言的融合与互补,把每一场演出变成一场香港音乐会,或者是港乐与内地交流展示的大show,这在文化交流上非常成功。同时,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它融入了第三类综艺的风格,即科普,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传播价值,节目组邀请到了很多学者、明星、导演共同讲述,完成了对港乐的科普和历史的追忆,完美实现了文化传播的主题目标,将文化性和娱乐性结合得非常好。

张月认为,《声生不息》具有独特性、高审美、轻松感的特点。《声生不息》不光有音乐带来的听觉享受,更有舞台带来的视觉享受,氛围感、画面感、故事性,与以往综艺节目相比,点到为止的排名、没有淘汰的比拼、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争议性的剪辑、没有被吐槽为影帝级别的表情包观众,解决了我们的审美疲劳问题,带给观众以审美的享受。

赵依认为,《声生不息》完成了听觉文化交流的全过程搭建,召唤出新的聆听主体及其文化身份认同,该节目既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审美艺术产品,也是以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为核心的凝聚民族情感的文化实践。

田明月认为,《声生不息》引领着我们重新审视音乐与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大地》《真的汉子》等歌曲,都是富有力量感、思想性的歌,而他们的歌词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地域文化的滋养,正是因为许冠杰、顾嘉辉、黄霑等音乐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才写就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钟媛认为,当前文艺产品及文艺制作处于新的转型时期,行业的整体精神与面貌也焕然一新。近期芒果综艺呈现出全新气象,以《声生不息》为代表的综艺,探索娱乐性与社会性的平衡术,展现了优质文化产品特性。《声生不息》先网后台的播出形式,叙述上通过音乐+故事的双重加持,通过“回归大故事”与个体小故事的整合,使得节目在情感传递上达到效益最大化。

推陈出新,推动艺术交流传承

在“内容为王”的综艺制作时代,增强节目大众化与创新制作理念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关键。而《声生不息》正是以港乐新唱的形式,既邀请代表港乐经典的前辈歌手,又有诸多香港、内地的年轻一代音乐人加入,老中青三代歌手同台竞唱,象征港乐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也使得节目在黏合不同受众、不同群体上发挥优势。

张楚从个人化的视角讲述了他与不同时期港乐的相遇故事,他认为,港乐是“70后”这一代人青春期的情感导师、情感按摩师,从某种程度来讲,它初步塑造了这一代人对音乐的认知和审美。港乐富有现代性的音乐表达不仅仅代表了当时华语乐坛的最高成就,更是慰藉了八九十年代大陆青年略显贫瘠的情感世界。而《声生不息》的舞台通过老中青三代搭配演绎,展现了老一代艺术家情感表达的温度、中间一代的坚守与力量、年青一代的真挚与真诚,正是在港乐的人间冷暖里,人世间的情怀得以呈现。

孙灵囡认为,《声生不息》以音乐为表,以家国情怀为内核,实现了视野的拓宽、审美的进阶,破除固有圈层壁垒,高视野下赢得广泛受众。着力弥合代际差异,从时代精神出发,准确号脉受众的审美期待,从受众细分重回老少皆宜,实现了受众的全覆盖化。

李宁认为,《声生不息》在音乐表达的方式上通过讲述个体成长的情感与人生历程,将普遍的、私人的情感跟特殊的、集体的时代勾连在了一起,让许多年轻观众即便没有经历过港乐洗礼,也能为之情动,从而实现代际传承的目的。

邓依云认为,节目在嘉宾选择方面基本覆盖到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歌手。他们本身代表不同阶段的港乐;同时,他们有着对香港和港乐的不同认知,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去呼应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主题,对25年来整个香港的发展、时代变迁有着不同观照。

崔庆蕾认为,《声生不息》传递了一种艺术的传承、融合与创新的精神。歌手来自不同地区,年龄跨越两三代人,尤其是林子祥、叶倩文两位在港乐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歌手的加盟,让节目颇具历史感,也使得传承这一主题更加凸显。港乐所形成的艺术精神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中来传承发展,需要在与新的时代精神的融合中,重新激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此外,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围绕节目的“怀旧”色彩、港乐与影视剧关系、舞美制作、竞赛机制、粤语语言特色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肯定了《声生不息》坚守正向价值观,坚持多元向上的艺术审美追求,以怀旧的音乐情绪、创新性的综艺模式、温暖人心的深厚情谊呈现了港乐的经典味道,凝聚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唤起了观众的普遍共鸣。


延伸阅读:

港乐声不息 最抚凡人心

乘势“北上”,港乐正获得发展新动能(孙佳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