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优秀的青年音乐家站到台前,而居于舞台中心位置的指挥家,理应是当今乐坛的重要培养对象。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指挥人才展演”,从全国选拔出俞极、陈琳、尹炯杰、景焕、袁丁、张橹、孙一凡、金郁矿、张亮和廖国敏等10位青年指挥家。关注交响乐演出的乐迷对这10个名字不会陌生,因为近年来他们频频出现在一线乐团的常规乐季以及各大指挥比赛中,每个人都有着传奇的音乐故事。
8月26日和2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办的两场展演音乐会意义非凡。8位优秀青年指挥家(张亮、廖国敏因疫情原因未能参加)同台切磋,观众得以领略新一代指挥家和年轻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不俗的演奏水准,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响乐界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一场音乐会的曲目均为19世纪德奥交响名作, 4位青年指挥家均出自中央音乐学院。
俞极诠释的《唐豪瑟》序曲成为整场音乐会的完美开篇。这部涵盖了整部歌剧主要形象的序曲可谓包罗万象,从宁静而神圣的木管合奏,到弦乐组层层叠加的半音化线条,再到长号的恢弘圣咏,这位年轻的指挥家对结构层次的把控十分到位,细微处理令人想起卡拉扬1975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唐豪瑟》经典版本。而在序曲中部激烈的奏鸣曲式阶段,俞极的动作幅度变得很大,序曲动力化再现的火候掌握很考验一个指挥家的定力,俞极以隐形之力托起这个穹顶,实现了瓦格纳构建的整个拱形结构。
在我看来,俞极既有许多和前辈指挥家不同之处,也有当今中国青年指挥家需要学习的地方。2018年,我曾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做纪念美国指挥家伯恩斯坦诞辰百年系列讲座,邀请俞极作为嘉宾和观众互动,他擅长用幽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想法,引得全场观众在开怀大笑中收获了许多知识。我在纽约访学期间,俞极恰巧在那里攻读作曲专业学位,他向我推荐了多位中国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品。他说:“很多年轻作曲家的作品没有什么机会去演,他们就没有机会发掘出自己的表达体系,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能帮他们演奏,有比较客观的反馈,让他们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我们需要有这般责任心和大格局的青年指挥家,因为我们一直在呼唤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涌现的大量西方交响杰作,很多要归功于像库塞维茨基、布列兹、伯恩斯坦、西蒙·拉特尔这样的指挥家敢于推陈出新。俞极去年开始担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相信将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两位女性指挥家在这方面已经作了不少贡献。身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陈琳曾于2018年先后在纽约林肯中心和卡内基音乐厅指挥演出了一系列中国作曲家的新作,轰动一时。担任本场音乐会演奏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长期在她麾下,所以陈琳一上场就挥手示意全体乐手起立,演奏结束后点出几位表现出色的乐手起立接受观众的喝彩,尽显主场姿态。而在同一场亮相的尹炯杰,其专业导师正是陈琳,这师徒二人分别指挥《“未完成”交响曲》和《海顿主题变奏曲》,显露出一脉相承的音乐风格。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同样巾帼不让须眉,有着大将风范,她率领乐团以《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掀起了整场音乐会的高潮。
第二场音乐会的曲目出自20世纪前后的苏俄作曲家之手,参加演出的4位青年指挥家中有3位出自上海音乐学院。
首先出场的是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他像魔法师一般,以老成的动作和清晰的线条令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爆发出强烈的戏剧张力。孙一凡选择了柴科夫斯基另一首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这位充满青春激情的指挥显现出绝对的“领导力”。就在一个月前,孙一凡还执棒上海交响乐团首演了赵麟作曲的《千里江山》,并兼任钢琴演奏,技惊四座。
中央歌剧院首席常任指挥袁丁执棒《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张橹获得了第二场音乐会上最狂热的掌声与喝彩,他身兼指挥和钢琴独奏声部,出色地完成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他早在18岁时就曾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曲。这部演奏难度颇高的现代协奏曲,很少有指挥家敢于边指挥边弹,肖斯塔科维奇在27岁首演这部作品时也仅仅担任钢琴声部。张橹从7岁起就在莫斯科学习钢琴, 2009年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银奖,作为上海交响乐团助理指挥,他还会客串导赏音乐会。如伯恩斯坦所说,一位优秀的指挥家,首先得是钢琴家、作曲家、音乐史学家以及教师。
最后登场的金郁矿指挥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这个身高近一米九的○○后与斯特拉文斯基有几分神似,当然,其指挥风格比斯特拉文斯基晚年指挥这部作品的版本要激情洋溢得多。金郁矿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期末考试时曾背谱指挥《春之祭》,并拉了一帮2000年前后出生的演奏家朋友组建起“新古典室内乐团”。
毋庸置疑,这些崭露头角甚至独当一面的青年指挥家,在技术能力方面已然纯熟。两场音乐会中,站在舞台中央的他们全部背谱指挥,提前给出了每个声部的关键提示。但有目共睹的是,相比于演奏界,大器晚成的指挥家要比年少成名的更多,因为这个行当需要的不仅是天赋异禀,更需要在舞台上看不到的能力。这10位指挥台上的新星能否在排练过程中让演奏家们心悦诚服?能否有过人的魄力和眼光推出新人新作?能否成长为指挥大师引领新时代的音乐潮流?经历过这般大场面,相信他们能够为音乐界带来新的繁荣景象。
(作者:李鹏程,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