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音乐是音乐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文艺重要论述后发表的一个观点。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一观”“两论”“一标准”,即社会主义音乐服务人民的人民音乐导向观;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人民音乐创作论;鼓舞人民、引导人民、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音乐使命论,以及人民检验、人民喜欢的人民音乐作品评价标准。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的内涵对于指导和推进新时代主流音乐创作的高质量攀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把握这一观点的关键在于弄清楚两重内涵与三个属性。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两重内涵,第一重是“人民的”,体现人民在音乐创作中的中心性、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句话用在人民的音乐创作,可以说,人民既是音乐的“乐中人”,也是音乐的“创作者”。当然,人民对于音乐的创作有的是“直接的”,如《诗经·国风》中的一些民间歌谣。但更多是间接的,是用火热的生活、体现时代强音的社会实践为音乐创作提供源泉活水,提供内容素材。人民音乐家的任务则是用音符,表现出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爱恨情仇,从而抒写人民的心声,记录人民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有许多,比如只要听到《流亡三部曲》就让人感受到“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践踏中国,带给中国人民的无尽苦难;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就能让人立刻回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带给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人民心中发自心底的喜悦,等等。第二重是“为人民的”,体现的是音乐家内在精神的本质力量,但表达的内容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或治愈创伤的,或鼓舞人心的,甚至启迪与美育人民的……如《我和我的祖国》,音乐虽然表现的是作者对祖国的依恋与歌颂,但每个人听后都会被曲中炽热的情感所打动,油然升起爱国之情。再如抗疫歌曲《大爱苍生》,歌中唱到“寸寸心,牵念远,只为苍生祈太平”“割不断,永不弃,中华同根生”……为处于隔离区的人民祈福,抚慰了万千人的心灵。
三个属性,第一是“众”,就是“多数的”。人民音乐是为人民大众、为多数人服务的,其表现在创作、传播、接受各方面。回顾人民音乐的发展历史,无论是革命年代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管弦乐《春节序曲》《红旗颂》、新时期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还是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虽然讲述故事不同,但故事里的主角或服务的对象都是人民大众。虽然音乐传播的媒介不同,但都离不开大众的普遍参与;虽然作品的体裁形式不同,但都是被广大人民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总之,“众”是人民音乐的一个重要属性,被多数人接受是通过“人民检验”的所指,是判断作品好坏的首要标准。第二是“底向”,即要有根底,面向基层。树无根不活,音乐只有扎根人民生活才会有艺术的鲜活性与生命力;音乐只有扎根人民,表达出人民的心声,表现人民真实的情感、梦想,内心的冲突和忧伤,艺术才能动人,有感染力。音乐只有扎根时代的、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才能有血脉,有灵魂,才能有艺术的思想穿透力。第三是“在场”,即时代的党领导下的政治文化在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革命年代有革命文艺下的人民音乐,新时期有主旋律音乐,新时代有主流与新主流的人民音乐,但人民音乐中始终保持党领导下的政治文化在场。因为,人民音乐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文艺战线的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姓“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乐与政通,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质或属性之一。
实际上,人民音乐内涵中无论是“人民的”还是“为人民的”,属性中无论是“多数人的”“底向的”还是“党的政治文化在场的”,其根本属性就是人民性。因为我们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的党;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我们的祖国是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的祖国。所以说,人民音乐中无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坚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其本质都是都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其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为时代的人民画像、立传、明德。
(作者:丁旭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