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方向 关注现实 立足专业 引领发展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会暨《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启动会召开
8月21日,《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会暨《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启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及各协会理论研究部门负责同志,参与《报告》编写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学生近百人参加会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主持。
会上,董耀鹏和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为新书揭幕。参撰单位专家代表向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及高校代表赠书。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董涛介绍了《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编撰情况。邱运华、胡智锋、王丹彦、宋瑾、解小青、阳丽君等专家学者与会,并对2019年报告的撰写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履行文联职能 彰显文联特色
董耀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终于付梓出版。自2012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开始编撰以来,至今已有7年。在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下,报告编撰工作始终围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突出文联特色,定位越来越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有效,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团结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家团队,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框架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今天的会议,不仅仅是一个发布会,更是总结分析研讨会,也是《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动员会、部署会。在肯定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编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对未来抱有信心和期许。就报告编撰工作,我谈以下五点意见:
一是要有立场。报告编撰要坚定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和艺术的立场。中国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需要有全局性站位,在报告编写中需要兼顾各方参照系,不能偏离自身应有立场。二是要有视角。目前,各艺术门类写作框架基本成熟,相关机制也趋于稳定。报告编撰要确立文联的视角、艺术的视角、合理的视角。三是要有专业。报告编撰要用专业眼光、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背景,提升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四是要有观点。报告编撰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现象、作出判断、科学预测。五是要有新意。工作在创新,实践在发展,未来可以考虑在报告编写中加上图表和数据等更直观的内容呈现方式。
做好一年一度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出版工作,确实是一件向上爬坡攀登的事情,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各编撰单位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编写提升至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高度上来认识和谋划,成为中国文联发挥行业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提升《报告》的权威性,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梳理和概括年度各艺术门类发展趋势,系统总结文联和协会工作。文字工作无小事,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贯穿编写工作始终。要重视推广,通过中国文联和各协会所属媒体对《报告》成果进行推广,并思考如何将成果进行进一步消化和转化,更好地促进成果利用。
寻找一个更为立体、更为灵活的呈现形式
邱运华(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民间文艺篇”的编写,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力求把全国民间文艺界发生的重要的事件、思潮、作品和涌现的民间文艺家整体呈现出来。涵盖面之广,不局限于中国民协的工作范围,而是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全国民间文艺发展的整体面貌。二是凸显年度比较突出的学术研究、民间文艺创作和民间文艺新人等因素。三是反映民间文艺界关注的前沿问题和新的发展方向。
在撰写该专题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做一个单本的《2018年民间文艺发展报告》,将内容扩充得更加充分,以期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发展报告”作为一种文体,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出现了,法国、俄国都有关于文学、艺术的年度发展报告,很多著名作家和批评家都撰写过影响很大的综述文章,在文学艺术批评史上流传。发展报告式的综述主要起到概述年度文学艺术门类发展潮流、趋势的作用,指出各门类的创作方向和理论创新点,在信息传播比较缓慢的时期发挥了浓缩精华的作用。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传播渠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种平台,特别是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文艺信息传播数量和传播方式。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把发展报告做得更好,使其受众面更广、学术界引用率更高、权威性更强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发展报告”这一文体,为它寻找到一个更为立体、更为灵活的呈现形式,仅仅局限在文章“写什么”“怎么写”,恐怕难以胜任这一任务。
此外,我觉得,还应该注意到,艺术发展总报告与各艺术门类的分册报告是可以并存的;除了关注主流艺术,还应该关注实验艺术和尚处于边缘的新艺术群体创作和新艺术形式,例如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这样,作为中国文联标志性形象的艺术发展报告,就更具有宏观引领作用,对各艺术领域的宏观把握和整理研究就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
充分体现中国文联的社会能见度、认知度
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推出,我想这是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报告》聚焦中国艺术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中国文联多年来连续推出的重要出版物。它的社会影响、行业影响和学术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国文联的社会能见度、认知度。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积极统筹、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具体负责各艺术门类年度发展报告的撰写。这是中国文联凝聚力量,为全社会、为行业、为学术界作出的贡献。
我们身处信息社会,各种文艺行业白皮书、蓝皮书、年鉴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它具有工具书的价值。年度艺术发展要事不遗漏,一书在手,足以了解各艺术门类发展的大致状况。这是一本真实的、准确的、翔实的报告。第二,它具有参考书的意义。《报告》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和思路,特别是融合各家观点,汇集艺术前沿。比如,电影篇的撰写由20余人的写作小组完成,中国影协的领导还亲自动笔修改文稿。写作过程非常不易,大修至少5次以上,大修就是框架、内容、观点、案例全部推翻重来;小的修修补补不计其数,写作持续半年以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工作量呢?我们希望同行能够从中看到新的观点以及行业新的增长点。第三,它具有启蒙书的作用。《报告》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即使读者是外行,也能一目了然。
展望《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写工作,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工作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二是述与评如何更好地结合,是重视引用还是充分发挥写作者的个性;三是要考虑点和面的关系,也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案例、怎样表达一个“面”。总之,希望报告的影响越来越大,能够成为行业人士必读的“宝书”。
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开艺术创新之门
王丹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一报告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界国家级工程。报告彰显了一种集粹历史又解析现实并引领未来的理论模式。特别是在代表性作品点评与阶段性典型现象的评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引领,充分表达了中国艺术界广大艺术家与评论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与情怀。相信坚持不懈地把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系列出版工作进行下去,必将打磨形成中国艺术国家级的金色文化名片,同时也希望今后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进一步加强现实观察的问题意识和敏锐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发展报告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引导力。
当下中国艺术创新发展的时代语境正在发生着多种显著流变,值得我们解析和关注。比如数字化技术极大拓展了各种审美意象的空间,多种艺术门类视听语言都由于数字化等新技术介入使艺术形态的代入感、在场感、信息呈现都更具新意,艺术的观赏和体验都更有意境和情趣。沉浸式、虚拟式、联想式、互动式的审美,创造了如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之美,也正在改写重构人类审美的知觉经验。
再比如全球化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代洪流中,移动互联浪潮与社会转型正在创生新型文化生态,对于建构时代文化艺术提出了各种新的挑战。在市场化、智能化推进加速进行之中,艺术创新的试错空间也在重构,能否主动回应创新的时代召唤,考验着艺术家守正创新的现实洞察力和捕捉弯道超车可能机遇的感悟力。
任何艺术创新和评论跟进都需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密切关注移动互联浪潮当中的文化新景观、社会新理念、创作新逻辑,这些将是打开艺术创新思维之门的重要钥匙。如今,越社群越传播、越口碑越品牌、越品质越市场。这些新型社会文化景观对当下艺术创作与文艺评论都带来多方面的思考与启迪。
发展报告应有超前引领
宋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编写,虽然是由中国文联牵头,但在我们具体操作的时候会涉及国家其他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和专业院校等。比如,写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内容,就一定会关注到国家艺术基金扶持的项目。又比如,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等这样一些项目信息,都是需要从其他部委去获取的。另外,在音乐教育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美育工作,这方面与教育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承担此次编写任务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写作组成员都学习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收获,还加深了对中国文联的了解。就具体的写作而言,我们梳理出的一些问题,其实不只是在这一年里才有。有些问题是有延续性的,我们需要发现并且抓住这些问题在每一年中的变化。比如,中华美学精神、民族歌剧、民族器乐等重大问题。对于民族器乐,我个人感受很深。民族交响乐队的创作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民族乐器的音响学原理和西方乐器不一样,做交响乐可能效果不如西方乐器,那如何形成自身的特色呢,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我曾经做过一个民族乐器比赛的复赛评委,有比赛选手用二胡演奏小提琴曲,演奏技巧高超,但大家还是觉得用小提琴演奏效果会好很多,为什么要去模仿它呢?
5G时代就要到来了,有人说我们即将从电子时代进入量子时代,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引进了一套人工智能伴奏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跟你唱、跟你演奏。为此,我们开了一场音乐会,都感觉到欢欣鼓舞。5G时代也好、量子时代也好,一定会带来一些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关注点要有超前的引领。
我还想谈谈《报告》的写作规范问题,我认为,信息的获取需要全面,然后再选择一些重点进行写作,而且需要对重大观点进行讨论或者发布,而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作。我建议,委托各个相关学科的学会,提交基础报告,也就是所涉领域的年度信息。在此基础上,报告编写小组再做“1+1>2”的事情,这样《报告》会更具有权威性,也更加细致。
书写发展的、动态的行业报告
解小青(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
《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以清晰的板块和统一的编写体例,对文艺年度大事、艺术思潮、艺术现象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作出深入剖析。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所以更增添其特殊意义。以下我主要谈谈参与《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书法篇》编写体会与思考,希望能对2019年度的报告编撰有所启发。
第一,《报告》要体现行业全貌,除了文联协会工作之外,还涉及高校、地方书协、其他文化机构、媒体、社会力量,这对资料收集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专门委托高校书法专业学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资料收集。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未能纳入,建议未来的报告编撰在整体框架指导下,根据行业年度特点在体例上增设一些特色板块,更多地吸纳编写力量,将方方面面的信息尤其是年度特色进行更为灵活地呈现。
第二,《报告》不仅要呈现整个文艺行业的工作动态,还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具有理论思考与学术意义,这就要求《报告》具有客观全面的叙述视角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叙述和议论结合的深度。这也是我们最用心的地方,当然也是最难的地方。鉴于每个行业的独有特色,建议在未来的编撰中可以有更加灵活的分报告撰写形式,突出问题导向,把眼光多倾注在那些本年度在行业领域具有探索性的事物上面。
举两个例子:比如,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评审观念和评审机制上做出重要改革,打破一件作品或一本书、一篇文章定终身的评价标尺,凸显对参赛者“德”与“文”两方面的综合考量,真正重视“艺文兼备”。再如“乌海论坛”,开创“创作—学术—批评”并举新模式,与会专家、参展作者带着问题意识和批评精神展开讨论甚至是激烈辩论。这些都是2018年度书坛特别有意义的探索。
《报告》已经连续做了7年,坚持做下来,若干年之后回望当时的探索会越来越清晰,《报告》反映出的这条“动态线”就愈发具有其历史性。
影像与当代中国形象建构
阳丽君(《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主编)
今天参加艺术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李树峰所长,在这里,有一些研究观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摄影现在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影像生产力获得巨大解放。由于获取影像自动化、摄影器材袖珍化、存储便捷化的实现,相机已经成为与笔一样平常的东西,发挥着记录和表达情感的双重功能。大众拍大众、百姓拍百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为大众拍、拍大众,酝酿着新的视觉风暴。为大众拍,突破了传统摄影为宣传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拍大众,使过去有意无意被遮蔽的内容进入视野,在影像记录和传播平台上大家有了更多对话和沟通的机会。
第二,自媒体大量涌现,微信成为影像传播的日常途径。摄影业界以微信圈为基础的摄影组织纷纷出现,有地域性摄影组织平台,有新结成的摄影同道部落,有以商业目标为基础形成的部落。微信部落和群体,一方面让人类进化到虚拟世界个人原子状态,现实生活当中个人需要分子般聚合才能生存,虚拟世界的聚合更加自由。
第三,无人机航拍成为热门,鸟瞰成为常见观看方式。无人机可以以宏观、全景视角观看事物,灵活的高度调整和小空间多角度俯视,使观者对地表存在的横向事物有了更加全面和各个角度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手段方面一大显著的进步。
第四,摄影艺术创作理念和方法多元裂变趋势更加显著,传统风光摄影裂变为自然地理摄影和艺术化的风光摄影。新闻摄影仍在向前发展,影像常常诞生于非职业记者,但是纪实摄影在普及,艺术摄影范畴在扩大,影像艺术界限更加模糊。
当然,2018年最重要的学术热点问题是影像与历史、记忆的关系。2018年,注定在中国摄影史上因全社会借助影像对改革开放40年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回顾留下一笔。2019年是纪念“五四”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影像在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依然会发挥主体作用。对影像的真实性、影像中的现实和虚拟现实、影像与集体历史和集体无意识、影像与记忆建构、影像与文本和传播等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推进摄影艺术学术非常有意义。
稿源:中国艺术报
摄影:胡艳琳 何美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