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2023年7月5日至7日,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决赛)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俞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浙江音乐学院校长、决赛评委王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主任周海宏等出席开幕式。本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共同承办。开幕式上俞峰、徐粤春、王瑞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主持。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俞峰致辞
俞峰在致辞中表示,中央音乐学院作为首批和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唯一的音乐类基地,竭力建设和创造良好的基地条件,全力支持基地人力、物力各项工作,在中国评协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基地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预期效果。他指出,当代音乐创作正进入一个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发展阶段,作曲家们正努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确立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独特姿态与文化自信,构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评论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音乐生态体系,这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纵深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他强调,要想成为优秀的音乐评论人,一是需要努力做到聆听现场,在表演现场亲身体味,即时乐评,避免纸上谈兵,以实践引导创作;二是要敢于批评,立场鲜明、直抒己见,真正实现“激浊扬清”的批评精神;三是要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地为音乐的创作之路提供有力理论依据,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中国音乐专业的最高学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想,把社会各界的热忱期望转化为积极高效的行动,有效利用优势资源,通过音乐评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切实促进音乐评论发展,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繁荣,为中国音乐评论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
徐粤春在致辞中表示,音乐评论作为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新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评论比赛的创办,是赛事主办方中央音乐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培育优秀青年音乐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当代中国音乐评论话语的创新举措,它填补了文艺类院校音乐评价体系建设的空白,具有全国性标杆意义。希望各位选手们能够以本次比赛为新的起点,紧跟时代步伐,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通过自己的学术探索、理论构建和评论实践,以文质兼美的评论作品,以青春向上的评论姿态,努力奏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
浙江音乐学院校长、决赛评委王瑞致辞
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决赛评委王瑞教授代表本次决赛评委会致辞。他指出:“本次音乐评论比赛的举办宗旨和应有之义,也揭示了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的深层次的逻辑关系。”他从中国古代“美善合一”“唯乐不可为伪”等艺术批评观,谈到社会主义的文艺批评观,认为“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应坚守艺术初心,坚持人民立场,让音乐始终焕发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芒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力量。”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主持开幕式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决赛)嘉宾、评委及参赛选手合影
本次赛事的赛程、赛制设计极富创意,决赛重要环节与7月5日晚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关联,参赛选手需现场聆听,并于当晚撰写乐评,7月6日进行口头宣讲。决赛中提交的音乐会评论文章集中展示了对同一评论范畴的不同看法,考验了选手们对新音乐作品的感知力与判断力,对选手们的综合素养与写作能力是一次极限挑战。
决赛参赛选手现场聆听“第十一届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
入围本次决赛的选手包括在读学生组16位,社会人士组10位。2023年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结果将于近期在中央音乐学院官网及“当代乐评”微信公众号发布。
签发:杨晓雪
审核:都布
编辑:陈思
摄影:陈曦
供稿: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组委会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