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6日,由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承办的“当代中国影视评论工作坊(第一期)——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的审美意义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
此次工作坊主要分为上下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时间为上午九点至十二点二十,具体包括工作坊开幕、观看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以及映后交流等内容。开幕式由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韦路和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作了精彩的致辞。观影结束之后,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主持,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杭州市前副市长张建庭、北京电影学院张献民教授、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杰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和著名影评人苏七七分别与来到现场的嘉宾和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提问环节,在场观影的师生进行了积极提问,金行征导演对观影师生提问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第二个单元为“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的审美意义研讨会”,时间是下午两点至五点半,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联络人林玮副教授主持。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从片名《水让我重生》中的主语--水谈起,作了题为《水与现代人——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观后感》的发言;浙江省纪录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严卫平认为金行征导演的《水让我重生》,不仅能让我们能看到残疾人群体的丰富和多样,也能间接推动社会和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上海大学融媒体影像艺术科学院副院长、纪录片导演高宏明由自己所亲身经历的对残疾人的拍摄和了解,从运动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中的残缺叙事;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陆扬教授认为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中的“水让我重生”,不仅是身体上的重生,更是一种伦理上的精神层面的重生;国家一级导演许继锋认为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不仅具有悲悯感、强烈的反剧情化倾向,而且更富有中国故事中国式的诗性表达;中国知名纪录片撰稿人张海龙认为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使得多屏时代纪录片的慢叙事成为一种可能;浙江传媒学院电视学院副院长卢炜教授认为金行征导演的这部电影《水让我重生》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现实功能,对于文化的传播与纪录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浙江传媒学院肖琼教授认为《水让我重生》中具有很鲜明地美学意义上的“歧感”,这种“歧感”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杰认为《水让我重生》中的四个运动员,不同的残疾身体,却有共同的美,他们通过体育运动实现了生命的升华,使得个体生命呈现出一种崇高的美,也使这个群体关系成为了一个现实化了的乌托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韦路认为金行征导演的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在主题、叙事与画面等方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庆文书记认为《水让我重生》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导演将残疾人与体育运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影片将真善美得到了很好地展现;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勇指出纪录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也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罗婷认为金行征导演在电影的选材以及在这一特定选材中探索出自己的空间是很不容易的;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副研究员严毓倩从残障研究群体的角度对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绍兴文理学院黄敏学副教授更为关注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中的音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邱跃强博士后和冯芙蓉博士后则分别阐述了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最后,纪录电影《水让我重生》的导演金行征对与会专家和学者对电影的感受和评价表示了忠心的感谢,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杰教授做总结发言。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