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点击查看)陆续正式揭牌。各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学术优势和学科优长,同期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理论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媒体、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不同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形成了一批研讨成果。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将以不同形式予以全面呈现,以飨读者。今天刊发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综述。
砥砺深耕新时代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年9月23日,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举行(点击查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研讨会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国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展开。与会专家分别从学科建制上探索了高校承办基地的意义、如何理解历史感与现代性、文艺评论写作的核心意识、在全球视野中思考探索新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话语的意义这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主持。
一、历史感与现实性交织
关于文艺评论历史感与现实性的问题,专家们从现实感与现代性的定义与范畴的内在价值破题,凭借哲学、艺术学、文艺理论等学科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视野,对历史感与现代性的概念进行再厘清,在元理论的层面上对文艺评论写作的历史感与现实性要求展开探讨。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现场摄影:胡艳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指出,历史感与现实性是把握好文艺评论基本规律的重要维度,它关系到文艺评论的方向和导向,也关系到结果和效用。作为依附于文学、美学、艺术学、影视学等成熟学科上的关系型言说方式,文艺评论自身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还有待推进。文艺评论的历史感,很重要的是把握好历史观点的问题。运用历史的观点开展文艺评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观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重要论述的鲜明主张。文艺评论工作者不仅要发掘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精神和历史价值,提升历史创作水准和历史审美境界,更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以及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仅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使其成为开展文艺评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武器,更应做好文艺领域涉及重大历史问题、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阐释和科学解读;不仅要在文艺史的微观视野中,准确判断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更要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走向上,在人类文明演进与世界历史变迁的脉络中,评判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对于时代、国家与人民的意义和价值。而文艺评论的现实性,很重要的是把握好实践品格的问题。实践性是文艺评论的基本属性。文艺评论的实践品格要求关注现实生活、紧贴艺术实践、介入创作现场、回答人民关切、推动社会进步,强调问题意识和批评精神。文艺评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学术活动,而是感性与理性的桥梁,是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学术与社会的连接。由此可见,对文艺评论历史感与现实性的讨论,于其理论构建和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分享了自己关于文艺批评的历史感的思考,他指出文艺批评的历史感,应当是指对于事件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变迁过程及其因果联系加以叙述和解释时所体现的主体意识框架。当人们说文艺批评有历史感时,总是意味着说文艺批评在分析文艺作品及其相关现象时有着清醒的历史自觉,也就是善于运用一定的主体意识框架去叙述和解释事件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变迁过程及其因果联系。文艺批评作为一项对文艺作品及其相关现象进行评说的工作,它或多或少总是具有某种历史感的。文艺批评的历史感,应当是指文艺批评文字中所流露或建构的有关文艺作品在特定社会和时代发生并发挥影响的叙述和解释框架,显示文艺批评者在评论文艺作品时携带着历史意识。这样理解的文艺批评的历史感,应当有着多条呈现路径:一是文艺作品中的人和事本身就蕴含特定的历史感;二是有见地的批评者会注意以历史眼光去看待文艺作品,从而从文艺作品中窥见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时代历史感;三是文艺批评者的批评文字本身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携带着属于他自己时代的历史感;四是有的文艺批评者会在批评文字中有意识地精心建构起某种历史感。文艺批评的历史感是多方面的且路径是多样的,需要具体分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岸瑛从源、流两个方面对文艺评论中的历史建构性问题展开研讨,着重强调起点与结果、源和流的非线性辩证关系。在他看来,文艺评论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当代,而溯源并非简单地回到过去,当文艺评论者带着现代的视角回到历史中去时,书写与历史对象之间就形成相互建构的关系。文艺评论者追寻“源”的过程,即为破除流传过程中给定的观念回到源头处阐释作品诞生时的真相的这个探寻过程,其实已然包含着对于“流”的考量,即当我们从东海回溯三江源时,那些汇入长江的支流已然进入我们的视野,构成我们观看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感和现实性交织在一起,只有把“源与流”“历史感与现实性”这个问题充分理解,艺术评论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作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认为文艺批评与历史研究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其现身说法,分享了当代艺术与批评为自身古代史叙事提供的新灵感。有感于批评话语概念爆炸后沦落为空洞表达的风险趋向,郑岩提出文艺评论工作者在写作时应有意识地打开学科边界,避免批评语言的封闭性,让文艺批评走向更广阔的读者群,对更多学科产生影响。此外,面对不断涌现的鲜活的当代艺术实践,传统批评框架的适用性与阐释限度值得反思,批评家应敏感于时代要求,发展新的概念、新的叙事框架,增加知识总量。
二、学科建制进一步完善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高建平从学科建制上肯定了高校建设评论基地的意义。他号召学界关注当下,在进行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应将目光放在重现实感的研究上来。他指出,高校建设文艺评论基地,有助于打破史、论、评间的隔阂现状,能够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史论研究与批评研究相结合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拉开评论与商业的距离,保证评论的客观性、公正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文艺评论基地的建设是学科建制上长出的新枝。他首先将文艺评论分成狭义与广义,指出狭义的文艺评论在传统文学学术建制中,确实未能获得同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一样的独立建制,但若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有关于文学、艺术的研究都可被囊括于文艺评论的范畴里,而文艺评论者可以通过溯源、连接、并置三种方式获得历史意识,书写兼具饱满历史感与强烈现实介入性的批评。在对文艺批评的未来给予厚望之余,张颐武提示应注意大众文化评论系统与学院派的文学评论传统间的差异,在建设、发展高校文艺评论基地的同时,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探讨、联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祝帅从机构设置、奖项设置等现实体制机制角度探讨了文艺评论成为一个门类的可能。在详细回顾1950年代美术史与诸艺术门类的并置的发生、爬梳学科建制及奖项设置的现实局面后,祝帅将艺术评论分为一般性艺术评论、跨领域艺术评论与新的作为艺术门类的艺术评论三类,分别对其现状与发展趋势予以分析、展望。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现场 摄影:胡艳琳
三、面向未来的更高要求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从自身元批评研究出发,对文艺评论提出了带有未来指向的要求。他强调历史感之于文艺评论的重要价值,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曾将历史的标准与美学的标准并列为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而现实性则是凸显艺术批评不同于史、理论的最鲜明特点。对于文艺评论如何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李心峰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回答时代之问”的角度切入可以有助于文艺评论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在文艺评论的描述、阐释、评价功能之上,他进一步提出应以“规范”维度替代“评价”维度,根据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历史的要求为作家提出建议、规范和要求,对艺术语言、形式、内容上出现的偏差加以规范,帮助创作者打磨、完善自己的作品,助力创作时代经典之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澜聚焦于感知文艺评论写作中最为基础也最为核心的概念,对文艺评论家在经验作品与品藻实践上提出了更高的指导性建议。他将感知划分为自然的感知、专业的感知与面向事物本身的感知三种类型,指出未经过训练的、直接经验文学艺术时的感知是艺术研究的源泉,但这种感知存在明显缺陷。专业的感知虽然有助于克服自然感知的缺陷,消除个体偏好偏见,依照原创性、经典参照、形式合理性等判断标准客观评判作品,但是不免陷入以知性代替感知的危险境地。学者在写作文艺评论时,应当悬停知识冲动,将个人偏好、学术训练的知性暂时悬置,感受作品的自行显现,在纯直观中获得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胜从“及物”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关于文艺批评的思考,在他看来,文艺批评的及物不仅仅是指闭合形态的、面对作品的批评,还应该是批评主体对对象现实进行结构,开展一种思想性的、有力度的、进行时的批评。前者是闭合形态的批评活动,所及之物是朴素的文艺作品,文艺批评发挥解读、阐释与批评功能,直接联系批评对象和接受者,在直观过程中对作品和文艺活动进行分析,这种批评是一种有温度的批评。后者则是一种进行时的、开放的批评活动,鲜活的对象依然是及物批评的前提,但批评的重点不在于对作品的拆解或事实分析,而是要返回批评主体,强调在价值阐发中呈现现实,在批评活动中实现现实穿透力,这是一种有思想力度的批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反思了文艺批评中缺少历史感、缺乏现实性的现状,指出文艺批评家需要对历史进行深描。他将历史感与现实性解读为“历史中的历史”和“现实中的现实”,提示文艺评论者在回归历史现场时应有意整合历史的多重声音,同时要注意历史的流动性,以及历史的沉垒与搅拌;他进一步指出,看待现实实则是以未来视角考察现实的发展倾向。因而,批评家处理的历史中的历史、现实中的现实,实则是自身历史与现实视野的展现。
四、书写的他者视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刘晨认为应建立有效的批评体系,她指出中国传统品评体系虽然完备,但对于当下中国的适用性有待商榷,她以传统画论为例,指出自《历代名画记》确立起的品评标准在20世纪受到了冲击,海外汉学家在对中国绘画的研究中展示出了脱离人文画传统的研究体系,而这些他者视角的趣味与品评标准是在文化交流与文化推广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董丽慧以三个具体案例探讨了史、论、评有机整合的可能性,认为西方学者借由对中国文人画的观展体验,构建起思想与形象在艺术中交叠、悖反、超变三种典型理论路径,形成了贯穿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通过还原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前沿场域的彼此互动,亦可见史、论、评三者的有机结合。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新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时代挑战和要求达成了共识,研讨内容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精神。接下来,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将充分借助基地平台砥砺深耕新时代文艺评论,以活跃的学术思想和求实的学术态度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文艺评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学术研讨会合影 摄影:罗玥沁
*作者:宋雪莹,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