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在路上的一年,是主流化和国际化在路上的一年,是创作接力和评论接力的一年,是夯实网络文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年。中国网络文学18岁了,是拥有身份证的成年人,一方面仍然可以开心爽快,但另一方面也有了责任和追求,艺术的精进是一种,社会担当是另一种。我们正怀着爱与其共同成长。”
从中国网络文学的总体趋势而言,2016年的创作和格局并没有剧烈的变化。至年中,PC端3.08亿的用户数,依然在以3.5%左右的速度攀升;手机端的用户2.81亿,增长率更达到了8.5%。这些庞大的人群呈现着能够享受新媒介技术的各个年龄、各个阶层、各种文化诉求和阅读喜好的层次化分布,比如仅就手机网文阅读的代表平台咪咕数媒的用户年龄分布看,大致是18—25岁17%,25—35岁32%,35岁—45岁34%,45岁—55岁17%。他们或是“小白文”的拥趸,或已进化为资深的“老白”,有的只看男频玄幻和历史军事,有的更乐意遁入小说中二次元“段子”和“梗”享受部落化知识、术语及其笑点,女频的交流几乎是女人们的专利——无论她们对两性、现实、女性主义的映射与表达其实已非常细碎和专门,还是主要发生在女频作品的抄袭事件与影视改编问题屡屡成为她们热议的焦点,面上看也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2016年,在总体现象变化不大的洪流中,却终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作品,以及个别的过去几年草蛇灰线而今伏脉突显的景观。
精品的自觉和类型的沉淀
“大神——大家——大师”的路径现在是网络作家们尤其是佼佼者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设计,换言之,一种“高峰意识”即文化自觉与自信正在网络大神中酝酿生成,这也是我过去论及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四种基本力量“读者——产业和资本——文学知识精英——国家意识形态”的合力矩阵,特别是后两种稍迟介入网络文学的力量日益显现其影响力和规约力的结果。
“高原”与“高峰”的比喻经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构成了文艺创作者一种“峰与原”的辩证认识和目标自觉。虽说不积跬步就闹腾着冲峰的执念毕竟是文艺规律上的笑话,但对于攀登已久的创作者言,“高峰意识”、“高峰愿景”、“高峰情结”都是创作精进的必由之路,念念不忘而有所回响的一种水到渠成。这类好胜心似乎也是网络文学本有的价值观,种种升级、修真、复仇、证道的路上,小说的主人公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不屈攀登的意志力,网络小说无论怎样穿越、重生、求田问舍,内在的强烈的生存意志和美好向往总会引领着主人公,也包括共同参与其事的作者与读者,一起完成某种高峰体验(爽感和崇高感的混合)。如果把这种虚构世界的内在的价值观置换到现实小说创作的精品自觉,我看就能产生一种良性的网文创作的共识,而事实上,这也已经成为不少“大神”作者的显意识。2016年主编《华语网络文学研究》第二期的时候,我们集中采访了在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中获得金银铜奖的代表作者,猫腻、烽火戏诸侯、骁骑校、孑与2、宝树、赵公明等都提到了“精品”、“优秀网络作品”、“用心之作”的字眼儿,不约而同地判断这就是当下以及未来网络文学的主流方向,并要求自己成为这样的作家。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在《网络文学的狂飙突进印证国人的巨大文化创造力》的访谈中说,“多出精品、多出大家,是网络文学界当前的关键。”“网络作家们要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上高原、攀高峰的文学理想,先成‘大神’,再做‘大家’,立志成为‘大师’。”“大神——大家——大师”的路径现在未必不是网络作家们尤其是佼佼者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设计,换言之,一种“高峰意识”即文化自觉与自信正在网络大神中酝酿生成,这也是我过去论及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四种基本力量“读者——产业和资本——文学知识精英——国家意识形态”的合力矩阵,特别是后两种稍迟介入网络文学的力量日益显现其影响力和规约力的结果。
“高峰”与“原上”的风景
猫腻、烽火戏诸侯、愤怒的香蕉分别以《择天记》《雪中悍刀行》《赘婿》标志着网络文学精品自觉和“高峰意识”的到来。
在男频、女频、行业文等方面,市场的、文坛的种种力量都在催生新的创作,而类型小说属性中的类型实践则是内驱力,进一步孕育着可行的创作道路。
2016年,猫腻、烽火戏诸侯、愤怒的香蕉分别以《择天记》《雪中悍刀行》《赘婿》标志着这一精品自觉和“高峰意识”的到来。对三部作品的判断不仅是几家文学精英主导的奖项、推荐榜、排行榜的较大共识,同样也代表了一些资深网文读者的归纳。比如在“知乎社区”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赘婿》《雪中悍刀行》和《将夜》是否是目前为止网络文学的巅峰表现?”虽然100多个跟帖的网友口味各异议论纷纷,但大多数三位“大神”及近作皆拜服首肯,可以说,这三位已然是他们心中男频网络小说当下“文青”(文字漂亮、讲究情怀)的最高代表。
《雪中悍刀行》是2016年完结的作品,也是这三部新作中惟一已完结的。连载于纵横中文网,图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具有玄幻元素的武侠小说,作者自己概括道:“我从小就有武侠梦,虽然武侠小说在今天看上去可能越来越式微,但是武侠的内核在我看来就是《雪中悍刀行》里的一句话:天下可以没有江湖,但必须有侠士,世间可以没有侠士,但必须有侠气。”这一以贯之地延伸着烽火戏诸侯的“情怀论”——“情怀这东西,自然是不能当饭吃的,可没有情怀,就像炒菜没有佐料,每顿都是白饭加无味菜,久而久之,就真的没有嚼头了”,这正是他以“文青”标榜的自觉。《雪中悍刀行》虚构了“春秋”时期的离阳王朝和北莽王朝这一对地理与政治,将庙堂与江湖的结构合二为一,写离阳王朝守边诸侯国北凉王府之世子徐凤年的成长历练,小说不以打怪升级为目的,而是张扬个性和复杂环境的斗争,渲染人的骨气侠情,点染古典文化韵致,试图说明政治之波诡云谲中的强者之道以及“守边”之不易。小说完结前即获得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银奖,被誉为“打破传统武侠、仙侠小说套路,将儒释道三家杂糅一起,既有庙堂之高,兼有江湖之远”。
猫腻的《择天记》按照他的说法是一部讲“选择”的小说:“每个人面对不同的境况时,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往往能呈现这个人最真实的一面”。该书连载于创世中文网,与此前的《将夜》相同,属玄幻题材,讲一名“江流儿”陈长生被师傅收留后通读道藏三千,因命有隐疾离开师傅,游历京都最终逆天改命的故事。猫腻的小说在深刻领悟中华传统儒释道精神的基础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个人的选择自由和草根立场,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不至于陷入旧文化的泥淖又能汲取传统人文、意趣的精华,充实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作品从容刚健,2016年9月即入选中国作协中国网络小说半年排行榜,被誉为“既有金庸的人文情怀,也有梁羽生的家国道义,同时又具有古龙的炫酷和灵动”。
愤怒的香蕉的《赘婿》连载于起点中文网。一位受够了生死打拼、勾心斗角的金融界巨头回到了古代,进入商贾之家做了名最没有地位的入赘之婿,家事国事天下事,本无半点欲望的他,却不可避免的再次被卷入历史。其出色处即写作上的抱负和才气,青年学者吉云飞归纳为:“《赘婿》集历史类生活文、武侠文、官场文、争霸文之长,就整体结构粗略而言,前两部,以‘红楼风’写‘宅斗/种田文’;三、四部,以‘水浒风’写‘武侠文’;五、六、七部,以‘三国风’写‘官场/军事文’;第八部以后,以‘革命史诗小说’写‘争霸文’。”这种综融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各种文体风格为己有,形成一种独特而不拘泥的集大成的现象,眼前看只能发生于网络文学的实践场,并成为网络小说“才子气”和“文青大神”称号的一项杰出标识。
这一年,原上的风光也还不错,市场的、文坛的种种力量都在催生新的创作,而类型小说属性中的类型实践则是内驱力,进一步孕育着可行的创作道路。女频作品中,由耽美转而做武侠、言情的Priest的《有匪》获得一致的好评,沉稳大气、流水行云,女主角个性塑造很有魅力;同样收获诸多关注的是两位言情领域的前辈,吱吱的《慕南枝》和丁墨的《莫负寒夏》无论是古言还是都市言情,都堪称翘楚;希行是富有现代启蒙意识的,她的《君九龄》凌厉而独立,人物设计比过往的代表作《娇娘医经》《诛砂》似更有特点;祈祷君的《木兰无长兄》是我今年所读的女频作品里最独到的,当解甲归田的“大龄剩女”花木兰开始世俗平常生活,与当下都市女性相似的婚姻无着的窘境构成了女性从未逃离的人生问题,而这位花木兰是刑警队法医贺穆兰穿越变身的,心理上古今对照的男权社会以及女性如何破题,成了她反思和价值寻找的重心。此外,疯丢子的《百年家书》以女性视角介入大历史,一名“90后”女生穿越到上世纪30年代,以记者的身份重温了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重庆大轰炸等正面抗战的重大事件,寓庄于谐的网络语感和沉郁壮阔的历史细节结合,不但找到了一条如何以网络小说叙述民族历史—生活志的道路,也找到了一条女频作者现实类大历史关怀的精神通道。
无意中在新浪微博发现的另一类女性写作也引起我的兴趣,其小说只有传统意义上短篇的长度,可爱、古怪、悬疑、戏谑、二次元、粉丝化,七英俊的《有药》系列可分可合,总共十七八万字,合则为具有整体基本构架的长篇,分则为独立成章的小故事。这样的女性写作也指示出网络文学渠道、文体、风格的多样化与未来变化的多元可能性。
男频作品中,玄幻题材依旧是无可置疑的王者。耳根的《一念永恒》、我吃西红柿的《雪鹰领主》、爱潜水的乌贼的《一世之尊》、冰临神下的《拔魔》等名列前茅,他们在类型中或努力提高小说人物的个性、成长、情感、命运方面的可感度,或让小说情节安排、矛盾冲突、结构叙事更丰富、合理、成熟,或大胆做类型融合的实验,扩张玄幻修真类小说的边界,制造小说的新鲜感。历史题材是男频小说的传统类型,孑与2继《唐砖》后奉献了《大宋的智慧》《银狐》,按他自己的概括,“《唐砖》写的是慷慨激昂的梦幻世界,《大宋》写的是无数人对自己梦想追求的过程,至于《银狐》写的是个人在遭遇逆境之后的反击”。酒徒是网络历史小说的常青树,《男儿行》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写底层平民英雄,人文视角、古风盎然。月关的《夜天子》颇具创新力,舍弃了以往历史穿越小说的窠臼,人设新鲜、节奏明快,写一个六扇门里小牢头的传奇,却有朝堂和江湖游刃有余的格局。
此外,2016年的“行业文”也可圈可点。睡觉会变白的《文艺时代》精熟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和行业细节,读之不仅可以补白我们的影视知识和八卦爱好,还若有其事地塑造出了一条演员职业的升级之路。与之相似的娱乐文还有御井烹香的《制霸好莱坞》,则将游戏规则安排在了好莱坞的明星培养和工业流程中。琅俨《我有四个巨星前任》写足球、何堪《上垒吧》写棒球、荔箫《盛世妆娘》写美妆……曾经,我们习惯拿阿瑟·黑利的《大饭店》《航空港》《汽车城》等“行业小说”抱憾中国当代小说缺乏这种行业叙事能力,这情况如今因网络文学得以缓解。网络文学的开放机制和大众写作浪潮形成了“召唤结构”,读者即作者,让各行业的从业者、爱好者贡献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网络性带来的题材繁荣与类型发展。
主流化的深化与国际化的契机
中国网络文学主要以通俗文学、大众类型文学为形式,使其很快具备了全球视野下大众文化的共通性与流行性,甚至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在这一点上正是全球化——文化传播方式与故事交互影响造成的结果——这为我们进一步选择以何种视野看待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带来了重要启迪。
2016年的网络文学“场”不仅仅是作者单方面的事,其他场内力量、维度的手笔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活跃、不可谓不积极。
一个信息来自于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唐家三少作为网络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经选举成为主席团成员,本届作代会选举产生的全委会委员中网络作家占8席,分别是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血红、蒋胜男、耳根、天下尘埃、阿菩、跳舞,为历届最多,反映了网络文学崛起和全局性的重视。进一步在政治、文坛意义上肯定了网络文学的时代价值和创作位置。
另一个引起2016年广泛关注的信息是关于网络文学海外输出、翻译即网站建设的。由北美的网文翻译网站WuxiaWorld及其创始人RWX引爆的中国网络小说“走出去”事件,一时间成为媒体、研究者和版权拥有的巨头如阅文集团的热烈呼应。其实早在2010年左右,以图书形式为代表,包括中国网文在海外相关网络论坛社区被翻译,已经埋下了今天新闻点的种子。比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英文版Cavern of the Blood Zombies有多个版本于2011年上架亚马逊;比如2013—2014年间不少媒体报道过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火爆,数据显示,2009—2013年的5年间越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841种,其中翻译自中国网络文学的品种占73%,尤其是言情、耽美小说令15—26岁的女生人手一册,导致越南官方不得不发公文要出版商仔细审查所有出版书籍,删除“不雅”内容,只有“健康、符合越南生活习惯”的内容才能通过;2015年后,海外翻译中国网文的网站兴起,代表性的有俄翻网站Rulate、英翻网站WuxiaWorld、Gravitytales等,至少已有700部以上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版,除了武侠、仙侠、修真外,《他来了,请闭眼》《锦绣未央》《孤芳不自赏》《微微一笑很倾城》等言情作品,也让洋妹子们爱不释手。而就在WuxiaWorld网站中,西方读者因为阅读《星辰变》《我欲封天》《斗破苍穹》等带有中国文化因子的“爽文”,开始在论坛交流中互称“Daoist”(道友),走上了学习中国文化甚至汉语的第一步。
这一方面似乎使得我们看到了文化“走出去”主题下无心插柳的一面,可以顺势而为地研究、制订相关的交流与传播目标,构建分配我们对外输出的软实力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国际化问题确乎有着非常重要也非常有趣的学术研究价值,比如关于文化圈(如东南亚)与文化差(如欧美)中的共性或陌生感及其误读等都各有因缘,值得条分缕析而非一概而论。而中国网络文学主要以通俗文学、大众类型文学为形式,又使其很快具备了全球视野下大众文化的共通性与流行性,甚至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在这一点上正是全球化——文化传播方式与故事交互影响造成的结果——这为我们进一步选择以何种视野看待中国网络文学未来发展带来了重要启迪。
网络文学研究新局面
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也已形成,诞生了互相支撑、合作、互补、竞争的风格流派与总体格局。主流文坛学界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评价阵容。
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也已形成,诞生了互相支撑、合作、互补、竞争的风格流派与总体格局。白烨就此情况在《在稳步前行中不断拓进:近五年文学批评走向观察》一文中以“网络文学相关问题的研探渐趋深入”为小节作了比较到位的介绍。其中,邵燕君及其北京大学“网生代”青年研究者们通过《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等书展示了他们学院派(“学者粉丝”定位的)研究和批评视角,2016年他们着重在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和精英文学观比较、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和经典性、网络女频小说的女性主义研究、网络文学代表作的文本细读等领域作了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包括上述网络小说海外翻译事件,该团队也在第一时间形成了《美国网络小说“翻译组”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专访WuxiaWorld创始人RWX》的对话材料,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原初的可靠基础。
中南大学欧阳友权及其团队在重视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近年又开拓了史料学的研究方向,如《中国网络文学编年史》《网络文学研究成果集成》等著述的问世。2016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都是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批评问题上的最新思考,构成了他理论、史述、批评三方面综合的学科性思维即研究特色。马季的《网络文学迎来变革黄金期》、夏烈的《正在形成的网络文学共同体》关注网络文学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趋势;他们的另两篇文章《IP的实质:网络文学知识产权漫议》《从中国故事到中国IP——华语网络文学的新视界和新使命》,则就近年网络文学IP热的背景、趋势、内部和外部的核心问题等深入分析,有助于沉淀我们对网络文学IP的常识与共识。周志雄的《兴盛的网络武侠玄幻小说》《通俗文学版图中的网络小说》、夏烈的《网络文学时代的类型文学》就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类型文学、文学类型的谱系学与类型学研究作了新的阐释。夏烈的《迈向2.0版本的网络文学与影视业》对网络文学艺术改编问题作了新的论述,在文学性和产业性的张力场中描述了网文影视改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庄庸的《莫忽视“网生代”的核心需求》从更广阔的网络文艺范畴和“网生代”的文化心理入手,提出了“并不是‘网生代’的需求拉低了我们的作品,而是我们拉低了‘网生代’的需求”,认为亟需与“网生代”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核心需求对接,该观点新颖而有警示意义。
此外,李敬泽的《网络时代的文学》、南帆的《文学批评拿什么对“网络文学+”发声》都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文学传统、时代关系等方面有重要而精彩的观点。肖惊鸿、王祥、桫椤、吴长青、肖映萱、高凝寒、薛静、王玉玊、乌兰其木格等都对年度的网络文学现象、网络小说文本有一线的细读和评论。由各地网络作家协会及高校科研院所编辑的《网络文学评论》《华语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研究》等定期、不定期的出刊,由“媒后台”订阅号、“网络文艺日报”订阅号、“网文新观察”订阅号等发布网文研究评论的新成果和新信息,共同承载了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评论的部分阵地功能,与“龙的天空”等传统草根的评论网站、社区形成了不同效应的声部构建,加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年度“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榜”、中国作协“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浙江省网络作协“网络文学双年奖”等,主流文坛学界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评价阵容。
2016年是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在路上的一年,是主流化和国际化在路上的一年,是创作接力和评论接力的一年,是夯实网络文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年。中国网络文学18岁了,是拥有身份证的成年人,一方面仍然可以开心爽快,但另一方面也有了责任和追求,艺术的精进是一种,社会担当是另一种。我们正怀着爱与其共同成长。
(文/夏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