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红土地上艺芬芳>正文

采好革命历史题材的富矿

2016-07-21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收藏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人民文学》杂志社、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作协以及赣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研讨会近日在江西宁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作家、评论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规律,总结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经验,探寻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度出现歪曲历史、消解崇高的不良创作倾向。由于对革命历史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当提起革命历史题材时,有的人概念模糊,个别人甚至认为历史多是虚构的,怀疑当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更有甚者,近些年一些文艺作品恶搞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与历史名人,消解了经典的意义,混淆了历史的观念。因此,我们呼唤更多正心诚意、客观深入书写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精品早日问世。

  写好革命历史题材,其实是一件艰辛的事,它要求创作者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史学家,是一位能够深入生活与历史当中,进行脚踏实地采访的求索者,它对创作者提出了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更高的创作要求。

  ——编 者

以更文学化的姿态书写革命历史生活

汪守德

  近日在江西宁都研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并且重走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旧战场,这很有意义。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观摩与体察,可以使人们再次进入到革命历史和战争岁月的幽深时空,聆听与怀想仿佛早已远去的历史声响。那迎风招展的猎猎军旗,那凄清激越的战斗号角,那两军对垒的惨烈厮杀,似乎都在我们的眼前一一复活,如重槌在心中狠狠敲击。作为这支红色队伍的后来者,望着一处处记载着革命战争历史的遗迹,在内心里时时会涌起对革命先烈、对革命老区无限的虔敬。

  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作家们已经进行了相当艰苦卓绝的努力,发表与出版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在这一题材领域里,似乎依旧存在欠缺,数十年的时光已悄然而过,却仍没有更多更高思想艺术分量的作品,能与这个伟大的革命历史战争生活相称或媲美,一种深深的遗憾至今犹在人们的心头盘桓萦绕。细想起来,这种遗憾或许正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再现力不足,革命战争的历史是如此波澜壮阔和残酷无比,而我们在反映和描写上有时还显得单调与单薄。表现这一题材,既要描写战争的真正进程,颂扬领导者和战斗者的智慧与勇敢,更要关注常被忽略的战争生活背面,关怀战争中的个体命运,善于发现和运用富有深刻文学意味的细节,让凯歌与悲壮一起呈现在作品中,从而写出最具真实肌理的、丰富而广博的革命历史生活。

  其次是思考力不足,众多此类题材的作品,往往满足于对已知思想与寓意的简单重复或形象表达,这样的作品自然谈不上有多少价值。怎样对革命历史进行更为深刻和独特的开掘与概括,揭示出富于创见、与众不同的意味与内涵,是颇为重要的。思考力的强弱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深度和力量。

  再次是想象力不足,这一点尤其是我们的创作之短,有时看起来十分精彩的故事与情节,进入作品就变得平淡与寡趣,不那么吸引人。这涉及到我们的观察视野是否宽广、心灵空间是否自由、创作才能是否独具,进而是否能胸无挂碍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第四是书写力不足,这导致不少看似气势如虹的作品,终归以力弱示人。所谓书写力应该是作家修养、功力、积累、见识和激情的一种集合,有怎样的书写力,决定作品具有怎样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对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而言,作家的这种力和气都是需要蓄养的。

  我们过去对革命历史生活的写作,常以老战士的视角和军史的视角来展开,今后怎样以更文学化的视角,来书写革命的历史进程及与之相伴的苦难与抗争、悲壮与惨烈,告诉后人战争究竟是一副怎样的真实面貌,有多少生命在战斗中放出光彩或悄然逝去,则变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记录者,更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书写者。扮演好这样一个角色,就要在进行清醒澄澈的历史思考的同时,更加体现善与爱、真与美,将对这一题材所富含的激情与悲悯,灌注于新创作的文本之中。历史终将转身而去,对历史的探寻、书写则长留人间。

  (作者为文学评论家)

革命历史题材亟须抢救性挖掘

卜 谷

  从现有的文学创作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如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题材的纪实文学,这些作品往往是宏大叙事,极力表现我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歌颂革命英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相比之下,书写江西尤其是赣南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却为数不多。这种题材不是没有人写,而是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数量,即使有人写,产生的影响力也还远远不够。可以说,赣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创作上的缺失和空白,是当代文艺创作上的一个遗憾。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把镜头只聚焦在惨烈的战争和善战的英雄上,为了突出我方战争的正义性和英雄人物的革命品质,把英雄“高大全”化,变得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反而变得不真实了。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大同小异,也就造成主题、情节上的殊途同归,存在着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的弊端。革命历史题材是一个极具人性特色的创作题材,这种题材包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人与历史的关系,人性与革命性的关系,战争中各方面、各阶层人物的复杂关系,革命历史题材给当代人带来的启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正面战场上的正面人物之外的平凡小人物,那些唯一的“这一个”,等等。此外,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文学性不强,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当然要写历史,写历史事件,但它不是历史教学书,而是文学作品,还应具有叙事性和审美性。作为发生在苏区这一特殊地理地域上的革命历史,与苏区特殊的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书写苏区的作品应重视了解客家文化的背景和赣南、闽西的地域文化特色,应将革命历史题材与客家民风民情有效予以结合,从而彰显革命的地域性特色。

  其实革命历史题材的写作是一件艰辛的事,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的来龙去脉有足够清醒正确的认知,这要求写作者首先是一名历史学家。其次,这是一种文学写作,当然要懂得一定的写作知识,要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能综合运用各种文学手法,有一定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创作者用一颗爱心进行创作,把创作视作自己的责任、义务,或者作为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进行革命题材创作,坚持到实地采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有一定的生活功底和历史知识功底。一个真正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者从事文艺创作,总是处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本身执着的热爱之中。

  然而,当前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重数量不重质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着文学出版市场,一些创作者受眼前利益的驱动,缺乏潜心静气的功夫,作品难免流于浮躁;另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家和读者数量都在减少,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以赣南红色文艺题材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题材创作一直是江西文艺的强项,在江西、在赣南形成了一个革命历史文学创作的作家群。罗旋、杨佩瑾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关注与认可。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变化:罗旋今年86岁,从写红色转为写绿色生态;81岁的杨佩瑾也只是写写散文;另有朱子椿、黄白等一批作家早已调往外地。现在,长年累月深入基层采访、坚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家为数甚少,屈指算来,大概只有十二三个业余作家在创作中兼顾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

  (作者为江西赣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

军事文学和70后写作

李 浩

  军事文学创作尤其是战争文学创作,一直是人类文学中的一大富矿。对于这一富矿的开掘,产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从《伊利亚特》到《战争与和平》,从《好兵帅克》到《静静的顿河》……这是一个很长的名单并且还会不断增加。军事文学如此受青睐,我觉得重要原因是:战争,用极其严峻的方式把人的命运和行动推向极端,它时时考验着身处其中的人,让他内在的人性、理想、欲望、心理、命运都处在一个重要而险峻的位置上,让他无法过多地修饰和隐藏。而文学,本质上就是对人心人性“最幽暗的沉默区域”的追问和体察,并从中发现值得珍视的光,从而让我们思忖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才能进入更好的生活,为了达到这点,我们时常会把日常推向险峻,有时不得不借助魔幻和变形的方式……而军事文学尤其是战争文学在这点上有着天然优势,所以它更是文学的,更会成为文学的。我生也晚,远离了战争,这当然是幸运和幸福,然而在我看来,对于有着血火考验、命运考验、灵魂考验的战争文学创作,70后作家也不应缺席,如果我们有朝向阔大、朝向经典的志向,那么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就应成为我们深入挖掘甚至再度挖掘的一大富矿。它,既会对我们的写作构成滋养,也会对我们的人生和智识构成滋养。

  前些日子曾参加一个关于70后写作的会议,有批评家用委婉的方式对70后写作提出批评,她说我们更多的是在完成“室内剧”——我理解她的这一指责。的确,时下我们的写作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限制,更多地书写一己悲观,书写欲望和欲望的不得,书写“室内”的悲观愁苦,而对“在我之外”的更多、更广阔也更复杂的世界和人生缺乏审视与体察——我把它当作一个真诚而有针对性的警告。作为70后写作者,我想随着时间、年龄和写作自身的积累,我们中的许多人会不甘于只做“室内剧”,而希望能够有更广阔、更深刻、更雄厚的书写,希望展示和认知更多人的共通命运,而涉足于军事文学甚至战争文学,应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我们承认,对于抗日战争题材、红色历史题材的书写已经数量众多,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但同时我们也认为,值得深入挖掘、开拓的点也同样众多,留给我们70后作家们的空间也很大。有人指出,苏联的卫国战争题材的书写,亲历者们未能提供出更为经典的文学,而对它的经典书写恰是他们的后辈作家完成的,因为这些后辈作家虽然缺失了战争经历,但他们却有更好的文学训练,更为广阔和宏观的视角,也有前人积累的拿来——我想,对于像抗日战争题材、红色历史题材的文学书写,尤其是经典化努力,70后作家更负有责任。

  完成这一书写,文学积累是一要务,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让自己努力地进入到那段历史岁月,努力寻找那些经历者的“灵魂”,尝试与他们相遇。我们需要完成与他们的“心灵对话”,需要了解他们更多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疼痛和承担,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对付出的理解,了解他们想要的新世界新生活,了解他们的荣光和生长着的英雄情结,了解他们的挣扎和更大的悲悯……为了完成这种了解,其实需要与前辈“共同生活、灵魂对话”,时间上也不能太短。这当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相信诸多70后的写作者们正在努力,而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愿意要求自己,期望能写出反映革命历史战争的好书。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红色文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