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文艺片的春天>正文

顾春芳:绝不迎合的孤独和捍卫

2017-08-1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顾春芳 收藏

  “远去的背影”作为电影《百鸟朝凤》全剧结尾的象征意象,凝练而又集中地传达出电影作者对中国社会快速的文化转型所带来的心灵阵痛和生命感喟。这一背影在某种意义上是已经被漠视、背叛而逐渐退场的传统文化的背影,这一背影是逐渐为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规则所僭越、所替代的原有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规则的背影,也是怀有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的个体生命对悄然远去的文化生态和价值体系,以及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和价值体系的个体存在以及精神追求的无可奈何的一曲挽歌。

  《百鸟朝凤》当然缺乏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电影的卖点,它的意义不是商业电影可以涵盖的,我也并不赞同说它在艺术层面具有原创意义,可以给中国电影带来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更新和升级的艺术电影。它就是一部关于文化反思的人文电影,它没有任何先锋的形式,也不追求时髦的叙事,其朴实无华的情节结构和叙事方式甚至被某些影评人诟病为“老套”。

  然而,正是这种基于电影表层的判断遮蔽了这部电影的当代意义。这部看似“反潮流”的电影,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试图撬动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文化淡忘和文化背叛的群体的无意识,并由此呈现出它自身对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三重疏离。它不迎合“娱乐至死”时代的商业取向,不迎合“哲理走进来,我就走出去”的大众心态,不迎合“平面化、消遣性”的消费追求,也不迎合“国际视野下的影像价值和评奖诉求”,它所呈现的独立的精神姿态就像影片的主人公焦三一样,孤独并顽强地捍卫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直到最后一刻。它不追求在转型的新的文化枝桠上生出竞艳的“芽”,而要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寻找内在的精神的“根”。在中国电影整体性追求产业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虽然这是一个“孤独的声音”,然而,它的当代价值并不亚于艺术电影在影像语言层面的开拓,也不亚于商业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化革新中的探索。

  电影的表面结构似乎在谈民间文化传承的问题,实际上电影所要表达的是关于“中华文化危机”的思考,它清醒地面对了文化信仰和文化背叛的激烈冲突的当代问题。《百鸟朝凤》讲什么?它既不是讲中西方文化冲突所带来的悲剧,也不是讲在文化转型中个人命运的社会悲剧,作者真正所要呈现的悲剧性冲突和悲剧性思考是关于群体性的文化背叛的问题。“远去的背影”直观而又深刻地揭示出电影深层的思考,那就是中西方文化冲突所导致的一种原有文化生态的转型和退场,在这种转型和退场中,伴随着一种更加深刻的悲剧性——群体性无意识的文化信仰的背叛。这种群体性无意识的文化信仰的背叛表现在中国社会是一种潜在的、普遍的、无声无息的历史性蜕变,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背叛,这种背叛是一种群体性无意识的对于构成民族内在精神结构的文化形态的漠然和鄙弃。也就是说,一旦自己的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哪怕它延续千年,也可如同对待一块抹布般被任意抛弃。

  (作者: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驴得水》《百鸟朝凤》它们凭什么位列年度电影十佳

      顾春芳:电影《百鸟朝凤》的当代意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