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文艺片的春天>正文

路侃:艺术电影有待创新

2016-11-01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收藏

  近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第十三届长春国际电影节上宣布启动,首批加盟的100个影厅,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这一举措一下子为艺术电影打开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发行放映的途径拓展了,如何拿出更好的艺术电影作品,才能既被观众喜闻乐见,也能对电影艺术的实践探索有所裨益,这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不同于类型片注重故事情节的特点,艺术电影更重视精神内涵和形式表现。这种电影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观众的接受度。所以,作品思想深度与形式呈现上的统一度,即艺术的表现力,往往成为其成功与否的一把标尺。今年上映的一批引起舆论关注的艺术电影就因艺术表现力不同而在观众中获得了不同的反响。

  有些文艺片难以被观众接受,是因为缺少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或者人物塑造流于低层次的情感消费,而缺少对其精神境界的呈现。《百鸟朝凤》跳出了这一创作窠臼,成功刻画了焦三爷、小天鸣等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焦三爷身上,集中反映了执着、农民的厚道、质朴、精明与局限、儒家文化熏染的师道尊严,种种表现构成了一种主导鲜明又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七月与安生》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描写平凡普通的青年人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对青少年精神成长的积极影响。影片巧妙地通过安生的旁白口述原著小说段落的形式承转情节,自然带入两位主角的童年、少年,结尾的三个结局则呼应了小说未完待续的交代,完全没有文字与影像转换的生硬感。《路边野餐》则以原生态的表达方式描写一个离家多年的农村男子回乡寻旧的思绪和经历。影片对日常生活的表现缺少更有意味地提炼,乏味的观感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在水墨画般的摄影构图中表现爱好诗歌的船工长江之行的影片《长江图》试图运用文字和意念去追求一种诗性。然而,电影毕竟是影像艺术,艺术表达应以画面为基本,尽量回避文字,甚至对话也以少为佳。《长江图》过多的意念表达造成了人物与船工形象的分离,描写涉及较多也带来了表达的分散。这几部影片中,《百鸟朝凤》《七月与安生》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丰收,而《长江图》《路边野餐》的市场表现却略显平淡。可见,要让观众更好地接受艺术电影,必须把握好创新的方向和尺度。每一种技术的、方法的、观念的突破都应该为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服务。

  创新意识是艺术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如导演杨超所说,艺术电影是行业的“研究院”,负责为整个行业进行基础研究和战略储备。艺术电影应探索新的题材、叙事结构、语言、风格、手法、技术,来避免商业片的类型和模式僵化。其中,内容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首先要有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即深厚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当下的一些艺术电影创作存在轻薄浅显的问题。有的作品热衷于描写小人物、边缘人,却将思路局限于某个个体的悲欢之中,淡化了创作的社会价值;有的写到了人物的“大”,却向挖掘其人性中边缘、庸俗的一面展开。其实,题材大小不是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准。很多优秀电影虽是小题材,却能小中见大、见深、有趣。所以,写好中国故事,表现中国精神,艺术电影特别需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大与小、形与意、经典与世俗的关系。题材可以广泛开拓,但电影精神必须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进步,这样的内容才可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

  形式创新通常是艺术电影标志性的特征。形式对于作品的核心意义在于以种种审美的载体传达内容和精神,因而对形式的追求应该是有意味的,是与内容和精神内涵相统一的。拿曾受到专业人士与观众一致好评的电影《地心引力》开头14分钟的长镜头为例,画面从一个米粒大小的亮点开始,慢慢移动、由远及近、逐渐放大,最终呈现出一个宇航员在太空飘来的画面,充满悬念,令人期待,既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又实现了表现形式的创新。要让艺术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在形式创新方面也应观照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比如,形式表现特点突出的《白日焰火》和《追凶者也》都属警匪类型与艺术片的嫁接,都实现了经典和世俗的统一,一方面很现代,一方面很大众,在雅俗融合中实现了艺术的广泛传播和探索发现。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2D电影到3D电影,作为工业技术的产物,电影随着电子技术和其他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改变。尤其是当下的数字时代,CG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影视艺术的基本面貌,也给观众带来不同凡响的观赏体验。著名导演李安在电影界首次使用120帧技术拍摄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即将上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艺术电影擅长的贾樟柯也试水VR剧情长片。从事艺术电影创作的电影大军纷纷投身技术创新的洪流之中,让我们对电影未来的模样多了几分期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对于电影不仅是形式,也是美学风格、文化视野。高水平的电影技术不只服务于奇观,更应服务于人物、画面和意境的创造。2015年的电影《捉妖记》和《寻龙诀》均利用电脑特效呈现想象中的艺术形象,将技术与文学性、现代性、民族化结合起来,产生了令人欣喜的市场效果,带来了中国电影技术与美学融合发展的新变化。我们期待这种技术创新与艺术探索的结合也能更多地应用到艺术电影之中,成为其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有效手段。也希望各路资本能够在狂欢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与其把钱浪费在生产既不叫座也不叫好的烂片上,不如更多地将视野投放到电影的技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之上,提高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探索电影艺术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