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传统民间舞蹈有可能会被一些人看作难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尤其在流行文化、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不少传统民间舞蹈因无法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只在一些中老年群体中艰难地维系,很可能面临“人亡艺绝”的险境。
然而,近年来一种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民间舞蹈——英歌(又称“英歌舞”“鹰歌”),凭借一众潮汕青年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的舞姿火出了圈,与之相关的视频和话题“霸屏”各大网络社交平台,迅疾得令人始料未及。据某短视频平台公布的演艺直播数据,2023年仅该平台就有3.3万场英歌直播走街串巷,1.9亿人次“云端”观舞。网友们纷纷留言“帅酷炸”“巨燃”“热血沸腾”,也有不少网友惊呼“我们竟有如此阳刚之舞?”“这才是中华男子汉应有的样子!”讶异、喜爱之情满溢于屏。更有不满足于隔屏观舞的游客,专程前往潮汕,只为在现场一睹“中华战舞”的风姿。英歌瞬间跃升为传统文化新“顶流”的同时,不禁令人深思,相较于多项传统舞蹈后继无人,英歌何以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广东普宁英歌舞表演《盛世英歌》(图片来源: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曾育文)
惊艳众人的英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尤以潮汕地区最为兴盛。潮汕的英歌主要取材于梁山好汉的故事,故而动作威猛阳刚,表演刚劲豪放。表演时舞者手执一对木棒,翻转叩击,舞至高潮,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英歌炫酷的动作、令人热血沸腾的节奏、色彩鲜艳的服饰,以及蕴含其间的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等,无一不契合着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进而以“又老又潮”的独特气质吸引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路转粉”。
英歌也曾遭遇年轻人参与程度低、普及力度不高的困境。但潮汕的英歌传承人依靠惊人的创造力和不懈的努力,使其在传承中发展、在交流中借鉴,在与周遭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从而在当代社会中重新找到了存续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正如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央视CCTV1频道《开讲啦》节目中介绍英歌时所说,他小时候的英歌舞并没有这么好看。时下受到年轻人追捧的英歌,无论在动作、队形、表演、服化道,还是传承方式上,均有所创新和突破。以“粉丝”眼中的偶像男团——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为例,经他们重新设计的队旗、服装、英歌槌等,有了主体颜色和LOGO,大大增强了观赏性和辨识度;他们在传承方式上打破队员仅限本村村民的传统,广招队员免费学习;他们还注册了公司,尝试开发英歌主题的T恤、木偶等文创产品,以推广英歌文化。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所指导的南山英歌队,不仅在脸谱上进行创新,使“燕青”“阮小七”等人物形象更为清晰、生动,也在动作、套路、阵型上大胆突破,去除繁复环节,以丰富的动作、多样的套路、多变的阵型吸引观众的眼球。独树一帜的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更是突破男子表演的传统,借助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以整齐划一、柔中带刚的动作演绎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
英歌得以拂拭掉身上的尘埃,被当代年轻人所看见和接纳,还得益于创新性传播的推波助澜。2019年9月,首部以英歌为主题的青春励志类电影《英歌魂》登陆院线;2020年4月,汕头市文化馆建立慕课项目,将英歌的发展历程、特色、动作要领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2023年1月,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登上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与腾格尔、王中祐联手演绎“摇滚英歌”《一身正气》……此外,各英歌队也主动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使囿于时空限制的地方性舞蹈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分分钟”传遍天下。这些尝试将英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呈现在大众面前,也为英歌的发展探索了新样式、新表达,为弘扬英歌文化开拓了新空间。
英歌在年轻一代中“火出圈”并非偶然,其背后也离不开我国在大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厚积薄发。随着2006年英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多名英歌表演者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之英歌展演、英歌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年轻人心中已逐渐培植起保护英歌文化的心智与自觉。这些都促使越来越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为英歌的积极参与者、创造者,为英歌搭建起从过去通向未来的坚固桥梁。
(作者:廖燕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