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韵流光 历史回眸
——评大型原创舞剧《张骞》
优秀文艺作品是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载体,随着《千回西域》《昆仑之约》《情暖天山》等精品力作的成功展演,歌舞剧成为回眸新疆历史文化、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重要艺术形态。2021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多部门精心打造的舞剧《张骞》,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匠心独运的舞台设计和极富情感张力的表演,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奉上了一台璀璨夺目的献礼大剧。该剧以“张骞凿空西域”的史实为依据,剧中人物及事件可以通过《史记·大宛列传》或《汉书·张骞传》溯源寻踪。这种建立在历史文献考据基础上的艺术创作,确保了该剧作为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严肃性,达成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和谐统一。
《张骞》情节叙事跌宕起伏,叙述视点触及历史深处,绘制出一幅具有鲜明复调意味的记忆景观。该剧以“节杖”这一颇具隐喻意味的象征符号为逻辑主线,以生动详实的情节叙事印证了自西汉以来,中央王朝对西域行使统一管辖和有效治理,以点带面勾勒出各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体记忆。如张骞与匈奴人甘父、匈奴公主之间的深厚情谊;张骞在大宛受到热情接待,采用中医针灸治愈了小王子的病,彰显出中医的神奇疗效和博大精深;小王子面对节杖充满敬意,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热切向往。此外,该剧凸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各兄弟民族文化间的互识互鉴互学。尽管汉鼓大群舞与西域民族民间风格的葡萄舞、罐舞和胡旋舞在审美表征上各具特色,但是在反映生产劳动、歌颂爱情友情等方面分享着共同主题。再者,该剧尝试以恢宏壮阔的场景激活古丝绸之路历史记忆。张骞历尽艰险跋涉西行,始终以“节杖”所负载的“忠贞爱国”“道义担当”内涵自勉,被囚禁异邦十余年但归汉之心不改。该剧多处利用细节描写钩沉丝路记忆,如张骞向匈奴公主和大宛民众赠送丝绸礼物,紧密围绕丝绸这一物质媒介,歌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为文明互通作出了独特贡献。
《张骞》以“节杖”为主线贯连起“授节”“守节”“传节”“使节”四幕,四幕剧情之间的转承启合采取字幕方式加以提示,颇有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模块化叙事风格。该剧以“节杖”为叙事动力,弘扬忠贞勇毅的个性品格与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注重将个体人生选择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诸邦,幽困匈奴期间拒绝高官厚禄诱惑,忍辱负重等待机会逃离漠北草原。“授节”一幕以双人舞表达张骞拜别母亲时的依依难舍之情,双人舞配以低婉的音乐,生动再现了张骞在去与留、忠与孝、家与国之间的选择。面对亲情牵挂和边关狼烟,张骞毅然选择持节西行,在侠骨柔情中显现出“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气概。“守节”一幕融合了爱情双人舞、独舞和群舞,以参差变化的舞蹈样式表达情感张力。张骞手持节杖独舞,表达出心系汉朝坚如磐石的心志;张骞与匈奴公主在草原上跳起充满柔情蜜意的双人舞,配以欢快悠扬的现代舞曲,旨在展示夫妻感情甚笃以及离别时的无限感伤;当节杖被匈奴王折断,张骞悲怆独舞,舞台后景中汉武帝威严的身影再现,成为张骞克服万难奉节西行的信念支撑。“传节”一幕中,张骞摆脱匈奴囚禁,出使西域诸邦,由翩翩少年到沧桑中年,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当匈奴铁骑追击而来,张骞为救夏马国民众甘愿被俘,此类叙事展现了中原与西域在共同抗敌过程中构筑起的情感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张骞》的审美艺术特质可以归纳为“中西交融、古今对话”“媒介互涉、触类旁通”。一方面,该剧以富含东方审美元素的意象营造意境美,辉煌宫殿、长河落日、瀚海黄沙、雪山草原,辅以汉鼓、汉乐、汉礼、汉服,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空灵缥缈的诗意空间,以此烘托剧情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波动。该剧有意突破传统文艺作品对西域(新疆)形象的刻板印象,杂糅了古典舞、现代舞、西方芭蕾舞、西域民族民间舞、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等,表现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融互通的特质。另一方面,《张骞》注重对舞台性的展示,在舞台上别出心裁安装跑步机,生动呈现人物在沙漠中的艰难跋涉。舞台空间设计也颇具新意,比如以斜坡造成舞台纵深的观视感,借助灯光和音乐的变化形成狂沙、雨雾及风雷效果。另一方面,舞剧《张骞》借鉴了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如有意营造层次丰富的景深画面,前景中汉武帝授节,后景是边关的烽火狼烟。在“序幕”环节,舞台背景通过“叠印”和“虚化”效果展示时空变化,将观众思绪拉回历史深处,服务于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此外,“使节”一幕创造性借鉴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和闪回镜头,匈奴公主身负剑伤,倒在张骞怀里,夫妻生离死别,在回忆性叙事段落中,母亲、张骞和匈奴公主同时出现在舞台上,三个光圈最终汇成一个,回忆镜头中再次出现汉朝宫廷,实现了叙事上的首尾呼应。
一如剧中张骞发出的天问:“蹚开一条通往和平吉祥之路,为何如此艰辛,它需要献出多少一往无前的勇士和坚强不屈的灵魂?”舞剧《张骞》尊重历史事实,以民族化、现代化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典型人物,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审美呈现重述丝路记忆,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贡献了文艺力量。
时光流转,尽显英雄气概;舞台之外,历史依旧继续。
(作者:邹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大学中国语言学院院长。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摄影:刘新)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