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第九届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正文

陆贵山:文艺批评的观点和功能

2015-10-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陆贵山 收藏

陆贵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一、研究和批评的关系

  批评首先要以研究为基础,要把批评建立在比较严实的、充分的、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有效的批评。如何做到庖丁解牛一样的批评?首先,要处理好批评对象和批评主体的关系。批评家、理论家要进入批评对象,要深层次地把握批评对象,形成一种深层的对话关系,交汇融合。要有对象的问题意识,把对象看全吃透,批评才能处于自由自主的状态。

  第二,树立与批评对象对应的知识和理论。批评是美学的运动。美学理论是从对象当中提炼出来的,提炼出来的理论加以运动、思辨,就是批评。没有理论的批评,没有美学的批评,我是不喜欢的,因为其中看不到美学的运动。批评的美学深度、文艺理论深度,取决于批评家自身的学养,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造诣。

  第三,批评有向度,研究有维度。研究作为静态的学术行为,批评作为动态的学术行为,都可以提炼出四个向度。第一个向度是横向,追求真理的广度,拓宽对批评对象的认识,也可以叫广度研究。第二个向度是深度研究,向纵深方向不断对对象开掘钻探。第三个向度是研究对象的矢度,即对对象的动态研究,把握对象的走向和趋势。第四个向度是圆度研究,对象存在于一个圈当中,也称关系研究。四个向度都是提高文艺理论批评文章质量的途径和手段。对象本身就是这样存在的,对象既是有广度、深度的存在,又是动态发展的存在,同时又是在关系中的存在,在关系中发展变化创新。总之强化对象意识,批评主体把对象客观存在的因素,用文字精彩深刻地呈现出来,就是一篇好作品。

  二、批评的观点和功能

  早年我曾提出文艺研究要有史学的、文学的、美学的观点。第一,史学观点。用史学观点评论作品。批评对象本身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根基。史学的和美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强项。我们走过教条主义,不能因此抹掉这个真理。社会历史批评是最强大的批评,对经典大作家的评论,都是从社会历史结构着眼的,比如列宁、恩格斯对歌德、巴尔扎克的评论。我们现在的评论家眼光不够宏阔,没有把对象放在社会历史结构中来评论。第二,人民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文艺服务于人民。批评应处理好文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爱。这里的人文精神应该是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奋发有为的人文精神,讲人文关爱的人文精神。第三,艺术的观点,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就应该有文学性、审美性,功能就在提高审美品位和艺术水平。目前存在两种片面性,一种是纯审美、纯形式、纯艺术,不要功利,也不要社会和历史;另一种是倒过来,要功利,要社会,忽视文艺作品的审美和艺术性,导致粗制滥造。我的观点是,既要审美,也要功利,审美排斥功利不对,功利排斥审美也不对,但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第一位的是审美,是艺术。

  有历史的、有艺术的、有人民的、有审美的,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的,一般是精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