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慢摇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整个国家都在睁大眼睛张望着更大更新的世界,思想冲破藩篱,行为渴望解放,新兴木刻运动不但应运而生,并且生逢其时,为中国的版画艺术挖掘出第一桶创造之金,而这之前,没有哪种绘画形式明目张胆地把创造当大旗,将大众当上帝。
代大权 木刻版画《生日快乐》
当镜头停顿聚焦在一张脸上时,鲁迅那绝不妥协的坚定便成为中国版画新的魂灵,而这魂灵所附之体就是“青春”,所谓木刻新人也罢,所谓左翼青年也罢,都因为飞扬的青春而神采飞扬,而焕发精神,哪一种艺术的进步,不是因飞扬与焕发而摄取了生命的动能,而再搏起再远行呢?
历史的镜头切换至改革开放40年,这是中国版画锐意变革、力争主动的40年,在本体意识、审美追求、语言建设、未来发展四个方面,中国版画沿着正本、清源、包容、拓展的思路向前迈进,从鲁迅倡议的新兴木刻至今,中国版画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版画的三个时代,三代版画人纵贯一脉又各衔使命。
第一代版画人在时代潮流中救亡图存,让中国版画浴火重生,注入新的生命。他们以主观的表现颠覆客观的再现,变复制的宿命为创造的新生,使技术的手段升华为艺术的追求,播种下新兴版画的种子。
代大权 木刻版画《重于泰山》
第二代版画人承前启后,不但为中国版画构建了正规的教学体系,更拓宽了版画的表现空间,深化木刻版画的表现个性,倡导铜版、石版和丝网版等的应用,延展了版画语言的表现维度,将画家的人性与材质的物性之间的矛盾引申至更深刻的思辨场域。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第三代版画人与前辈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也面对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他们在前辈的指导下,懂得“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给予中国版画一个重启与更新的机缘。第二代与第三代版画人抓住时代脉动,以创作实践再次肯定了新兴木刻运动的精神,明确了不脱离版画艺术本体价值的创造性、不停留在简单再现生活的现实性,用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局观来认识版画艺术的发展。
第二代与第三代版画人以创作探索本体意识,以实践验证审美追求,以学养促成语言建设,以思考构想未来发展,因主张明确、思路清晰,中国版画与时代和社会互动的佳作频出,例如,版画人与1978年改革开放的互动——在宋源文的《苏醒的大地》中,通过自然的沉抑抒写心灵的郁结,接天连地的芦苇荡漾起伏着,惊起的雁群预示着苏醒与期望;广军在1979年创作的《一夜春风》,则是艺术家穿行于北京胡同小巷时体验到的浓浓春意:家家户户窗门洞开、庭院敞亮,枝头的鸟儿在绿荫中欢鸣啼唱……虽是黑白木刻,却让人感受到时代的缤纷春意;史一的《大江春秋》以豪迈的气度一扫人们心头的积尘,“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刀刻斧凿的语言表现出对一个伟大时代的歌颂。
广军 版画《一夜春风》
从1978年开始陆续进入专业美术院校的第三代版画人及其成名作,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当然形象。第三代版画人不但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这一时代巨变的见证人。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审美上有形式、有意蕴,更在精神内涵上有情感、有指向。
改革开放让中国版画提高了对本体价值的认识,借由理念观念更新,直接影响和指导创作实践,尤其是在第二代版画人的培育和影响下,第三代版画人从数量到质量都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创作在主题、审美、语言、表现、尺度、展示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改革开放对版画创作的重要影响,主题选择更加宽泛。他们既坚持现实题材创作,又对历史和未来给予关注和探索;既对代表人物精心刻画,又对人民大众倾情讴歌;既对社会热点加以关注,又对寻常生活寄托热情。
题材的宽泛引领了审美的多元。画家从容表现,观者放松欣赏。大江东去与小桥流水都具有审美意义,艰苦奋斗与花前月下同样赏心悦目。主题宽泛和审美多元决定了表现语言更加个性。面对不同的创作主题,传统的版画语言显然不够,需要从当代文化与艺术中提炼新的语言元素。这种更深刻的语言探索在第三代版画人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萃取新的版画语言元素的过程,又因人而异地促进了个性的伸张。个性与共性在时代下相依互动、互补短长。这种共存也体现在许多中青年版画家的作品中,如果说版画曾是匕首投枪般的文艺武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版画更可以是聚集人性之美的花篮;如果说版画敢于挑战黑暗,那么它更应该善于歌颂光明。时代的巨变不但深刻了艺术,更深刻了人性。在如何理解与表现这种深刻上,几代版画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果累累,第二代版画人中,有很多既是版画教育的开拓者,同时又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和推动版画发展的引领者,所以才可能坚持新兴版画的创造精神,探索版画艺术的客观规律,理顺中国现当代版画发展的逻辑关系。他们在对版画本体意识上的觉醒、对版画个性语言的提倡和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肯定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代版画人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不再纠缠于表现的手段,而更在意审美的名实;不再纠缠于画种的局限,而更追求表现的个性;不在乎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功名利禄的盛衰,只在乎自己的创作是否坚持了艺术的纯粹。第三代版画人明白,只有坚持新兴版画运动的初衷即对艺术创造性的追求,坚持对版画自身规律的尊重,坚持艺术更宏观的立场,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关注时代,贴近时代,表现时代,才可能不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版画才能达到对历史与现实的跨越和发展,才能让前辈的籽种、苗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绽放出绚烂夺目的版画之花。
史一 版画《大江春秋》
新时代让中国版画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变成一程更一程的前行,版画今天又再鼓舞起新兴,践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信念,准备还要远行,用意志与作品验证着唯有创造,坚持创造,才敢踏上新兴的旅程,才敢自命永远的使命。
(作者:代大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新闻链接
重庆办展梳理“手稿·版画之源”
本报讯 6月26日至7月12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联、重庆市美协共同主办的“手稿·版画之源”展览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18名版画家创作的184幅版画作品与手稿齐亮相。
此次展览展出宋源文的丝网版画《故乡的云》、代大权的木刻版画《生日快乐》、陈琦的水印版画《时间简谱No.19》、王华祥的丝网版画《王的词典》(二)、李彦鹏的绝版木刻《坝上牧场》、邵常毅的套色石版画《姑娘和小狗》、陈超的木刻版画《寒露》、江敉的黑白木刻《肆虐》、戴政生的黑白木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黄作林的黑白木刻《老人与海》以及肖力、陈志昕、谭浩楠、颜克疾、李楠、王瑞卿、周骏雅、陈松等青年版画家的作品。
策展人郝恩表示,科技的发展、材料的更新,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版种和技法不断出现。本次展览旨在追寻艺术家创作时的思路,关注艺术作品的来源和艺术家的心源,这对于艺术的传承很重要。手稿是揭秘版画作品创作过程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版画作品之源。
(瞳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