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正文

“老树画画”走红的文化现象探析

2018-11-02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冉耀斌 收藏

  老树,原本是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教师,近年来因其清新活泼的诗歌和新颖独特的绘画走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红人”。近日,上海书画出版社继2016年出版《老树画画》之后,又精选老树近年来的500多幅诗画,推出了《老树画画·四季集锦》——《春·醉花阴》《夏·摸鱼儿》《秋·梦行云》《冬·忆旧游》。《四季集锦》均以词牌取名,意蕴丰厚,别有情趣。老树的清新简图,再配以寥寥数语,简简单单把对人世的思考和感悟和盘而出,备受年轻人的追捧。

“老树画画”走红的文化现象探析

  契合都市人心态的人生感喟

  老树的诗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形式自由,既有传统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又有市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语言通俗,不讲套话、空话、假话,成功地将传统精英文化中佛儒道三家的主体精神和市民阶层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进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起床总是挣扎,可是还得上班。出门打起精神,为了那只饭碗。”现实生活中,人们忙于生计,不知不觉地产生了疲劳和厌倦的情绪,大多数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自己的任性,因此,偶尔借着诗发几句牢骚,博自己一笑,倒起到缓解焦虑、自我治疗的效果。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生活中的失意、嫉妒、求之不得的烦恼也经常困扰着人们,老树用明白如画的语言,帮助人们化解各种苦恼,寻得暂时的心灵解脱。“不必装作孤独,也别说悲伤,你去看看山河,从来都是这样。”让人心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开朗。“世间无非过云楼,何事值得你犯愁?荣辱得失算什么,此生只向花低头。”他告诉人们,世事本无常,但一切如过眼烟云,不可过于执著。面对都市生活中的各种生存状态,老树没有像《厚黑学》、“宫斗剧”里一样,教人们斗个你死我活,而是用佛教、道教的智慧让人远离纷争,心情快乐。“借居溪上茅舍,看花听雨听风。只与闲梦为伴,不跟傻子纷争。”“经常心生厌倦,世事真是麻烦。与其跟人纠结,不如与花缠绵。”读来,让人心旷神怡,烦恼自解。

  当然,老树的书中自然也不会“放过”情感话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社会男女之间花前月下、鱼雁传书、缠绵相思被电视征婚、微信邂逅式的快餐关系取代,而在老树的诗中,我们还是寻得了久违的感动。这些细腻真挚的感情,通过低佪宛转的表达,竟透露出传统情爱诗歌的含蓄蕴藉。“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有麦青青于野,有你在我心头。”“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即便是表现失恋,诗中也透着几分情真意切、耐人寻味。“春时诸花烂漫,皆为刹那芳颜。所有美好相遇,都已成了从前。”

  老树的诗触摸到了都市人们的欢乐与哀愁,失落与希望,但又不执着于生活现象。他用传统士人寄情山水、向往田园的思想为现代人寻找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寄托;用佛教的顿悟、道家的超脱和传统士人的山水田园理想,化解人世间的种种苦恼,言简意赅,智慧隽永,引人深思,激起了都市人们心灵的强烈共鸣。

  新“性灵诗”与诗画互动的新意表达

  老树的诗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因此网络上有人将老树的诗称为“打油诗”。但是,老树的诗理除了有俚俗之外,还有严肃认真的一面,我将其称作新“性灵诗”。性灵诗最早倡导于明代著名诗人袁宏道,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打破了明代中期以来复古派诗人模拟剿袭的俗套,倡导自由抒发性情,崇尚个性解放的精神,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老树的诗歌继承了性灵诗人的思想,任心适情,自由抒写,没有庙堂诗歌的庄重古板,也没有江湖诗歌的油滑老道。

  老树的诗歌形式多样,但主要以六言绝句为主。六言绝句相比五言、七言绝句而言,形式自由、格律宽松,大都是平平仄仄循环往复的形式。对于初学者言,六言诗易上手,但要想写出绝妙的内容,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造诣。此外,老树还采用了题画诗的形式,诗句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绘画意象生动、线条流畅,兼有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特点和西方漫画的幽默诙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老树对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创作中融入了一些漫画的手法。这样的诗画新颖别致、豁人心目,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老树画画”的走红自然有复兴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为背景,但也离不开老树本人对社会心理、艺术创新的揣摩,以及他坚持表现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理念。老树的诗画或许算不上专业,但他的尝试和创新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为复兴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

  

  延伸阅读:

  网络成就的艺术家——关于“老树画画”(程阳阳)

  【老树画画组图】二十四节气,美到心醉

  老树画画:2017年终总结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