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写”而入 从“意”而出
——重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鱼鹰小舟(中国画) 林风眠
写意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壮大写意绘画的创作队伍,是中国写意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所应致力的重要方向。
在当下的时代语境和艺术生态中,重提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极为必要。将诗书画印相融合、重视笔墨意趣的写意风格是我国画坛自古以来的重要表达途径,自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文人士大夫在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和高超艺术造诣的基础上,追求绘画的简约空灵和情性抒发。如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简括之笔描绘出人物形象的沉醉神情,这一简约而又超凡脱俗的写意笔墨风格影响了后世诸多画家;明代徐渭的《杂花图》,以酣畅淋漓的豪放气势,在似与不似的花木形象中抒发画家狂傲不羁的性情;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白眼向人,倔强之情满溢画面;近现代绘画大家齐白石笔下拙朴自然的人物、花鸟,均是写意为先、不拘常格的经典之作。当代艺术创作中,与为数众多的工笔重彩作品相较,神形俱佳的写意作品则较少,作品在写意精神的传承与重塑上也相对乏弱。
现代技术促进了制图工具的革新,无疑为绘画技法的探索带来了便利,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但从本质上看,中国画的核心在于写意,不仅需要创作者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呈现,对传统艺术精神进行深入挖掘。画家如果只是一味注重技法的提升,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那么其创作的火焰可能会在故步自封中渐趋熄灭。这并非是说技法不重要,而是强调画家在探索技法的同时,应融入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思考。缺乏直取传统文化核心的写意精神,一方面会使中国画创作远离其本体与源泉,另一方面也会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秋荷(中国画) 齐白石
“写意”这一概念,可以上溯至老庄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理念,其在历代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中得以传承。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虽然迂回曲折,但画家们对写意精神实践探究的脚步从未停止。如林风眠曾提出“调和中西”的绘画理念,重视中国画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借鉴。这并非简单的拼凑中西,而是注重二者的融合,由此表达出对东方写意内蕴的强调。李可染在致力于变革中国画时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一观点,其中蕴含了对写意精神的重塑。林风眠与李可染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释了写意精神的内核,也为其后的中国画创作者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中有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的是写意所能包蕴的妙境。作为中国画极为重要的美学传统,写意为画家提供了想象与沉思的空间,也为人之审美活动的建立提供了多元可能。
写意重在对客观物象的体悟,从而生发出一种表达的冲动,其目的在于呈现宏大的宇宙观与不息的生命气象,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本性。中国画的表达通常自“写”而入,从“意”而出,从根本上强化的是艺术意象的精神指向,据此来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观。中国画在描摹世间万物时,并非为了展现万物本身,而意在透过对万物的描绘,发觉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表面上是在作画,其实质乃是对绘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写意精神的呈现,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生命观念与意识的强调,以此来感悟世界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从美育的角度来说,为了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切实提升写意精神在创作中的表达,河北美术学院一直慎思笃行,聚力探索。笔者在创作《老子》《论道》这类传统人物画之前,潜心研读道家经典,在创作中运用流畅的线条与淡墨皴染营造出朦胧的画境,力求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思。只有通过自身创作实践切身领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才能更好地深入领会中国画的写意灵魂,开掘物象中的“意”与“境”。河北美术学院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创办中国写意画全国大展这一学术品牌,旨在通过举办写意画作品系列展览,不断激发写意画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写意画创作的振兴与繁荣贡献力量。同时还将以此为依托,持续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使其优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美术院校的学科建设,提高相关专业教学科研水平,将优秀艺术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涵养心灵。同时,亦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为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老子(中国画) 甄忠义
传承与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不应把其视为固化停滞的教条,而应积极寻求艺术表现语言与审美理念的多元性,“写”出更具美学意蕴的作品,提升大众对中国画的审美能力。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重新认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积极探寻传统写意精神的现代意味,在锤炼与锻造绘画技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探索符合中国画艺术发展规律和大众审美心理的创作路径,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甄忠义,河北美术学院校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