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晓浒的山水画
粤北江山纪游图(国画) 曾晓浒
为了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湖湘文化,让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多的文艺作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湖南省实施了“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主要围绕近现代湖南美术史,特别是新中国湖南美术史的构建,对湖南本土的著名美术家展开宣传和推介。曾晓浒就是其中一位。在“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曾晓浒艺术展”中,其《江山卧游图》《峡江清岚》《粤北江山纪游图》等山水画,以湘、蜀、粤的山川为题材,点画间描绘粤北之山川、巴蜀之峰峦、衡山之烟霞,将主观的情境与客观的物境熔为一炉,意境高旷,空渺清丽。
曾晓浒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秉承家学,少年时期辗转求学于重庆、上海、桂林、武汉等地。寓居于上海期间,跟随父亲拜访张大千大师,观其作画。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他考入广州美院国画系,得到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先生的悉心指导。于广州美院打下的笔墨功底,浸润流风余韵,加上几十年来从事美术教育,笔耕砚耘,教学相长,他深切地体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性。因而,他的笔墨语言、文化语义和中国文化特有的积学养气得到锤炼与深化。他始终以“真”字为自己的创作原则,提出“真情、真境、真笔墨”的艺术主张。在描绘湘、蜀、粤的自然山水时,他将个人审美和时代新风紧密结合,把岭南画派“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融入画中。力取传统精华,不唯一家是囿,广览大化神奇,却裁自家风貌。虽为蜀人,却具湖湘、南粤之气。其山水画风格,既有“北宗”之雄强,又有“南宗”之秀润的语言特色。艺术大师黄永玉曾说:“曾晓浒是蜀中才子,一直为湖南奉献,他的画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是一流水平,可堪当代巨匠”。例如,他的代表作《南天独秀》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韶山》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曾晓浒临摹古人皴法、树法、石法、云法等以掌握规律,通过笔墨认识自然、认识绘画,得以完成从思维方式到表现方法上向山水画传统的真正回归。他秉承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以线写形,以形谋篇,以篇成境。所作山石、树木、亭桥、烟云无不如精词丽句,构成华美篇章。他虽然属于学院派,但不囿于物形,渴于思虑,故无画外妙致。曾晓浒的画境高远,妙手偶得,是钟灵毓秀,更是形似而神丰的艺术佳作。
在他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成都,方圆百公里内的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等,溪山树石,烟峦层林,鸟语蝉鸣。他知山乐山,以山为乐,以水为知,以空为悟。创作的《古柏行》《迢递三巴路》等作品,颇有南北相融、雄秀神奇的巴山蜀水的自然审美特征。《古柏行》的笔墨豪放苍劲,以少胜多,以简就繁,尺幅之间,体千里之遥。几株柏树枝干挺拔直上,树枝茂盛成荫,设色清丽秀润,气氛宁静幽雅,开合有度,颇得章法。构图简赅而意蕴深远,层次分明而水墨淋漓,使人有云天苍茫、辽阔无际之感。
《迢递三巴路》描写笔法独具,韵致清幽。山间怪石嶙峋,绝壁耸立突兀,古松参天遮日,崖间曲径通幽,梵音缭绕于耳。一大队人马负重踽踽在三巴路上前行,路途迢迢不知遥期。曾晓浒用小笔依山石脉络勾出结构,勾出树干变化丰富、层叠繁密的树叶,又以行云流水的墨线,表现出烟云雾霭与潺潺流淌的山泉。观其画,仿佛听到瀑流的巨响,丛林的喧哗,松风的呼啸,似一曲醉人的交响曲,其超凡脱俗的意境扣人心扉。
曾晓浒对中国画的意境创作、意象造型、笔墨韵味等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将传统笔墨服务于真山真水真境的营造。《粤北江山纪游图》是曾晓浒去粤北韶关一带沿途写生后创作的作品。画面里他从写实观念进入写意观念,从对景写生转为胸中丘壑。山崖具有粤北的显著特征,险峻的崖石上凿出一条山路,几个行人在匆匆赶路。曾晓浒很善于用水。以中国画的特质而论,用笔之妙在于气,用墨之妙在于水。画面中把江河水的流动表现出极具生命活力。墨因水的晕染流动而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借助于水将气的流动感展现出来,赋予画面以生生不息的鲜活感。曾晓浒运用水可谓得心应手,对水之多少、轻重、薄厚的适当调控,从而使得其画气脉通畅,松动而不散漫,紧凑而不逼仄,柔和朦胧与浑厚华滋相得益彰,而绝无心有滞碍、手迷挥运带来的混沌污浊,可见其笔墨描绘高超的大师级技法,把粤北的湿润、空灵和充满生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赏曾晓浒在湖南美术馆展出的《云淡赤岗溪路悠》《寻常蹊径亦幽然》《江山卧游图》《流霞光映暮秋天》等山水画,明显感受出画家作画时心中的激情澎湃,其画作表露出恣意纵横,也精于精雕细镂,用笔大胆凝重;善于用线勾勒,风格强悍;满构图的大景山水,追求层次繁富的纵深感。画作表现出的是朴直、精深、率意的大家风范。在《寻常蹊径亦幽然》画面中,点线面变化有致,写形更写意。近景是几堆巨石崖下辟出的蹊径上,一个牧羊人赶着羊群,另一个牧羊者停下自行车在等待羊群。山体、巨石、树丛、枝丫用笔老辣,用中锋提按得当,变化随之所欲。笔力雄厚,不乏古人屋漏痕,锥画沙,高山坠石之境界。作品用墨淋漓,运笔稳健而灵活,章法生动而传神,以雄奇的峰峦和滚动的烟云支撑画面。墨色浓重,线条刚劲,皴石坚硬,具体地体现出大自然巍峨壮丽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同时体现了曾晓浒对人生世界的体悟,是当代山水大师级的美学蕴含,并有禅意般的玄境。他以其独有个性、独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语言,创造了一个典范明净、苍茫雄奇的山水画卷。
文中图片选自《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熙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