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目是苏州评弹的根基与血脉,是评弹艺术悠久历史、连绵文脉、杰出成就的主要载体。丢失了传统书目,文化遗产意义上的苏州评弹将不复存在。
说苏州评弹蕴涵深、家底厚,主要是指评弹史上曾经拥有百余部长篇书目,传承有序,系脉分明,不仅见诸载籍,而且常演于书坛,有些经典书目更成为建构江南人民文化心理的重要部件。据周良先生统计,评弹史上有书名可循的演出书目有156部之多,其中评话70部、弹词86部,已经淘汰或不知书名的书目应该更多。他根据书目的传承与传播情况,梳理出评弹史上优秀传统书目38部,其中评话21部,分别为《三国》《隋唐》《水浒》《岳传》《金枪传》《绿牡丹》《封神榜》《济公传》《七侠五义》《英烈》《包公》《金台传》《刺马》《血滴子》《彭公案》《山东马永贞》《东汉》《西汉》《乾隆下江南》《西游记》《飞龙传》。弹词17部,有《白蛇传》《玉蜻蜓》《双金锭》《三笑》《珍珠塔》《描金凤》《大红袍》《落金扇》《双珠凤》《倭袍》《文武香球》《西厢记》《杨乃武》《顾鼎臣》《十美图》《啼笑因缘》《秋海棠》等。本世纪以来,周良先生为抢救保护传统书目,又主持出版了“苏州评弹书目库”,分七辑出版传统书目演出本21部,包括《三国》《反武场》《岳传》《后岳传》《包公》《珍珠塔》《西厢记》《杨乃武》《玉蜻蜓》《文武香球》《大红袍》《落金扇》《白蛇》《双金锭》(《太仓奇案》)《三笑》《神弹子》《描金凤》《双珠凤》《再生缘》《双珠球》《啼笑因缘》等,保留了传统书目中最为精粹的部分。演出脚本虽然不能代替书台表演,但却是评弹家底的基座、评弹传承的基础。
姚荫梅演出本《啼笑因缘》书影
传统书目不仅见证了评弹历史的辉煌,也是今天评弹演出市场的主体,在江南听众中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持续的欣赏热度。据上海评弹团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团62名演员共演出长篇4500余场,其中主要为传统书目。评话为《水浒》《英烈》《隋唐》《金枪传》《七侠五义》《绿牡丹》《岳传》,弹词有《珍珠塔》《玉蜻蜓》《描金凤》《三笑》《白蛇》《双珠凤》《杨乃武》《神弹子》《武松》《孟丽君》《双金锭》《十美图》《武则天》等,这些书目代表了评弹艺术的最高水准,也勾勒出评弹在中国最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生存状态。回到评弹的故乡苏州,据苏州评弹团的统计,2023年全团53位演员共演出长篇书目39部,其中传统书目有《英烈》《包公》《血滴子》《飞龙仇》《七侠五义》《杨乃武》《珍珠塔》《玉蜻蜓》《双玉麒麟》《苏州第一家》《双金锭》《武松》《三笑》《孟丽君》《秋海棠》《啼笑因缘》《落金扇》《文武香球》等18部,其余演出书目也大多为新编历史书,如《康熙皇帝》《智斩安德海》《芙蓉公主》《赵氏孤儿》《大汉吕后》《多尔衮》等,其中如《秦宫月》等书目演出时间已近40年,也足以跻身传统书目行列。上海、苏州是评弹演出市场的两大集聚区,两地书目上演情况验证了传统书目的市场韧性和艺术魅力。
余瑞君、庄振华演出本《描金凤》书影
但是,一个严峻的现象是,评弹传统书目正在加速流失,常演的传统书目在减少,传承书目的上演书回也在削减。即以去年苏、沪两地书场上演的传统书目为例,除去相同的书目,共得传统书目29部,今天能够传承的传统书目大致不出此数。这一数目只占周良先生统计的156部传统书目的18.6%,可见绝大多数传统书目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即使是经常上演的传统书目,其传承容量和演出长度也今非昔比。以传统书《杨乃武》为例,1949年之前,整部书共有120回,每回书演出90分钟,这是该书创始人李文彬留下的最为完整的表演长度。上世纪60年代,经过第二代传人李仲康的整理,《杨乃武》一书仍有60回,每回演出120分钟。而今天的表演长度只有15回书,这也是绝大多数传统书目的演出时长,传统书目面临釜底抽薪的危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评弹,保护与传承是首要任务,而保护与传承的重点应该是推动优秀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和常演常新。这一重心定位,是对江南地区数十万评弹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尊重,是对苏州评弹400余年绵延不绝发展历史的尊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规律的尊重。
保护不是株守,传承不是复刻。“传统”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流动的概念,传统书目也始终是时代的文本。评弹书目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为我们所称道的传统书目也并非历史原貌,大多是1949年之后经过了加工整理的本子,传统书目中那些最具文学性的经典选回也大多诞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书目“整旧”中。我们保护、传承传统书目,不是将传统时代形成的曲艺文本原封不动地搬演于今天的书台,而是要通过系统整理和稳步提升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演出文本和表演形态。
对于今天在书场常演的传统书目(回目),要进行持续的锤炼与延伸,形成若干蕴含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演出本。如前所说,今天的传统书目大多以15回的篇幅演出于各地书场,传承形态主要是对上辈演出状态的复制和模拟。弹词名家邢晏芝曾将这种传承样态称为“拍照式”继承,是学生对老师一招一式的模仿、一笔一划的复刻,这是艺术传承的基础,但绝非艺术赓续的终极状态。当代评弹演员的文化使命是,对待传统书目,既要能够“照着讲”,更要做到 “接着讲”。由“拍照式”继承上升到创造性传承,创造属于“我”(演员自身)的演出文本、时代文本。即便是《珍珠塔》《玉蜻蜓》这样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书目,仍然具有转化与创新的空间。方卿羞姑的心理动机难道不能再做深层分析?金张氏对贵生的思念难道只有在问卜时灵光一现?不少青年演员感到,许多从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书回,在今天的书场演出已显出陈旧、庸俗,难道就不能进行更新与调整?许多太先生一辈创造的“噱头”已不再令人发笑、会意,难道我们不能创造新的“外插花”“肉里噱”?至于不少传统书目中的经典选回——如《文武香球》选回《一马双驮》,《双珠凤》选回《火烧堂楼》,《三笑》选回《载美回苏》,《杨乃武》选回《密室相会》等,都有打磨提升的二度创作空间。同时,作为传承人不能仅仅满足于15回书的传承容量,应努力将书回向两端延伸,尽量补足、补齐传承书目,并在书场中演出,使演出长度大体接近传统书目的原真状态。
对于一些濒临失传、久不演出的传统书目(回目)应进行抢救发掘,使他们复现于书坛,实现活态化传承。书目的流传本身就是艺术的汰洗,历史上百余部渐趋消失的传统书目,其艺术水准也是参差不齐。并非要将所有传统书目都进行复排复演,抢救发掘的前提是精心遴选。对于那些整体艺术水平较高、经过几代艺人传承的传统书目,要进行整体性“打捞”,发掘存世的演出脚本或音像资料,寻访能说演此书的老艺人,将一部书较为完整地传下去。如评话《济公传》,这部书的最早演出者为清代道光年间艺人张松亭,他传给尤凤祥、尤凤台,尤凤台再传尤少台,此后又出现了平雄飞、虞文伯、贾啸峰、陈浩然、范玉山、沈笑梅等名家,《济公传》一书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盛极一时,且出现多种表演流派。1962年,沈笑梅还曾赴香港演出,留下了选回《割瘤移瘤》《相府治病》等珍贵录音。游本昌幼年多次观看过这位“江南活济公”的表演,为他在电视连续剧中成功饰演济公一角打了下深厚基础。但是,评话《济公传》已经失传于书台,亟待发掘抢救。对于一些流传较短、传人较少的传统书,要发掘其中艺术价值较高的折子书,展现在说、噱、弹、唱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回目的形式将书目传承下去。如张鉴庭编演的长篇弹词《秦香莲》选回《迷功名》、杨振雄编演的长篇弹词《长生殿》选回《絮阁争宠》、姚荫梅编演的长篇弹词《双按院》选回《炼印》等,全书已稀见于书坛,但是其中的回目别具特色,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亟待保护传承。
书场是评弹的主要演出空间,长篇连说是评弹的主要演出形式。但是,评弹的演出空间与表演形式也始终处于嬗变与拓展中,广播、电视、网络,百年来评弹演出形式始终与技术创新相随。进剧场、进园林、进文旅场馆、进城乡社区,线下演出空间的转换,也倒逼着评弹表演形式的变迁。传统书目中那些最为精粹的片段,大多以中篇形式流行于书坛。如中篇《大生堂》源出《白蛇传》,中篇《婆媳相会》出自《珍珠塔》,中篇《厅堂夺子》《庵堂认母》源自《玉蜻蜓》,中篇《三约牡丹亭》《点秋香》来自《三笑》,中篇《暖锅为媒》《玄都求雨》《老地保》来自《描金凤》,等等。这些中篇评弹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和欣赏价值,而且大幅推动了流派唱腔、表演手段的创新与提升,使苏州评弹在上世纪60年代展现出新样态、新风貌。因为是中篇体裁,演出长度在2小时左右,便于组织巡回演出,推动了传统书目的传播与传承。今天的整理工作要因应评弹表演形态的转变,从传统书目中发掘打磨一批中、短篇书目,以适合现代剧场等多元空间演出要求,为传统书目赢得更多当代观众、青年观众。
百年书场——吴苑深处(图片来源:“苏州戏曲博物馆”微信公号)
传统书目由谁来整理?在传统时代,说书人就是书目的编创者。因此,评弹有了“人说书、书说人”的相互成就,有了“一书百说、一曲百唱”的演出形态,这是传统书目生成的自发状态。但是,至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评弹书目创作整理就采取了新的策略,集体化操作成为传统书目整理的主要方式。1956年夏,上海评弹团即分别成立小组,对《十美图》《玉蜻蜓》《三笑》《隋唐》《英烈》等传统书目进行整理。到60年代,在陈云同志的推动下,上海团又对《珍珠塔》进行了集中整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州先后成立整理小组,对《岳传》《白蛇》《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等5部传统书目进行加工整理。这一阶段的书目整理留下了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是否尊重评弹的艺术规律、是否尊重演员的主体地位,成为传统书目整理成败的关键。苏州整理的《三笑》《玉蜻蜓》两部书之所以能够久演不衰、常演常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当年在书目整理中,尊重了徐云志、周玉泉两位老艺人的意见。今天,单靠说书人一己的力量已经很难完成一部长篇书目的整理传承。今天的书目整理工作同样要采取集体化操作,在文艺管理部门的支持和保障下,以老艺人为中心,吸收中青年演员、评弹编剧、专家学者力量,组建常设化、专业化的书目整理小组,创作改编新的演出文本,推动传统书目演出质量的稳步提升。
如何对待传统书目是70多年来评弹发展史的核心问题,伴随文艺政策、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传统书目的生存状态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今天,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我们愈加认识到,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也如顾颉刚先生所揭示的中华古史的形成规律一样是所谓“层累地造成”。譬如积薪,后来居上。当前评弹传承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大对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积淀深厚的评弹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获得崭新的面貌,深度融入民族新文化的建构肌理之中。
(作者:潘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兼网络文艺传播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