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蓝雅白韵间的爱与责任

2021-04-0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艳琳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407/index.htm?page=/page_7/202104/t20210407_541397.htm&pagenum=7

 

爱到极致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读《蓝雅白韵——中国蓝印花布纹样研究》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与其传承人吴灵姝、倪沈键编著的《蓝雅白韵——中国蓝印花布纹样研究》(以下简称《蓝雅白韵》)经孙建精心装帧设计,近期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并从6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缪斯创意奖2020年度铂金大奖,成为美国缪斯创意设计奖书籍出版类唯一的中国作品。

  形质兼美的《蓝雅白韵》,是关于中国蓝印花布传统文化的个人记忆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认知共同体意识的共情产物和结晶。已千余年历史的蓝印花布又名“药斑布”“浇花布”“猫蹄花布”“麻花布”“豆染布”“型染”“老蓝布”等。它曾泽被天下,日用而不知,却在不知不觉中沉淀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之一。

  祖母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师傅收布……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吴元新对蓝印花布有着特殊感情。让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感慨颇深的是,“接触交谈中,吴元新每分钟都要说到蓝印花布,怕一不讲就没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吴元新及其家人始终没有间断对蓝印花布的收集。40多年来,一家几代人走遍全国21个省市、1378个蓝印花布主要乡镇,搜集到17万个纹样,4.6万余件实物。“他对蓝印花布的喜爱,爱到极致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冯骥才这样评价吴元新。在冯骥才和中国民协的关心支持下,吴元新开始学习田野调查,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和正规研究。

  目前关于蓝印花布的研究著作,要么集中于特定地域,要么收录纹样较有限,像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这样既是蓝印花布技艺的杰出传承者,又是研究者,更是集大成收藏者的著者,绝无仅有。长期浸淫于蓝印花布中,他们熟谙蓝印花布制作的操作流程和核心工艺,又能从研究者角度对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还有着其他研究者无法企及的独家优势——遍布全国、自明清以来的4万多件蓝印花布藏品,可供其探赜索遗,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

  上世纪80年代,吴元新的收藏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著《南通蓝印花布纹样》(1986年出版)时,就找他征集了大量纹样。上世纪90年代,长期商业合作伙伴、来自日本的久保麻纱出版《中国蓝印花布》,该书的纹样和图说很多出自吴元新之手。近年来,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已分别出版过《南通蓝印花布》《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符号江苏精选本—蓝印花布》《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等书,为其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但整体来看,这些著作主要集中于南通或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这几个主要产区的蓝印花布,《蓝雅白韵》则将范围扩大到全国,在保持蓝印花布及印染所用纸版实物原貌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地还原了包袱、帐檐、床围、甩车被等已失去当下使用场景的蓝印花布用品的应用方式,便于读者理解。《蓝雅白韵》是对吴元新一家多年不间断进行技艺传承、实物收藏和研究的系统性检阅,也是对其前期研究成果的拓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综观全国各产区代表性纹样,不难发现,蓝印花布题材多为寓意吉祥、积极正面的龙凤纹、瑞兽纹、花草虫鱼和神话人物,“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构图饱满、大同小异的“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年年有余”“石榴葡萄”“梅兰竹菊”“和合二仙”等纹样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想象集体无意识的共同体认,只有真正的行内人才能从繁多且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中,揭示出不同纹样蕴含的地域文化差异及蓝印花布的流传脉络。长期从事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和研究的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对纹样造型的刀法刀功、色彩特征、构图造型的规矩规则了如指掌,有着“行内人”的独到见解,进而从堆积如山的藏品中,可以根据造型变化、工艺特点、坯布质地、颜色差异、印染技艺等挑选出最能代表产地较高艺术水准的纹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蓝印花布肚兜 收集地:山西

  《蓝雅白韵》较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全国范围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各地纹样的特点,将史料和实物进行对照分析,从各地纹样同异中分析出当地的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经济基础、民俗民情、文化状况,对技艺发展变迁的探讨简明扼要却不失要领。通过比较分析,让读者能全局性地了解蓝印花布技艺特点及文化内涵,为现代工艺服饰设计提供了蓝本,也为更好地继承发展这项技艺、延续民族文化记忆,保存了宝贵的文化基因。

  美术家张仃生前曾对吴元新说:“蓝印花布有一种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蓝印花布是一个好东西,你一定要好好地把它传承下去。”组织力量、新生血液的加入,使得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更加正规系统。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几十年锲而不舍的努力,《蓝雅白韵》的编著者们逐步建立起了立档保护、艺术研究、技艺传承、院校教学、产品创新的立体式传承模式,赴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和展演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有了他们的示范效应,蓝印花布再度登上历史舞台,由分散在各地的星星之火,正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下一步,他们计划在《蓝雅白韵》的基础上出版更全面系统的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与其传承人吴灵姝、倪沈键编著的《蓝雅白韵——中国蓝印花布纹样研究》(以下简称《蓝雅白韵》)经孙建精心装帧设计,近期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并从6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缪斯创意奖2020年度铂金大奖,成为美国缪斯创意设计奖书籍出版类唯一的中国作品。

  形质兼美的《蓝雅白韵》,是关于中国蓝印花布传统文化的个人记忆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认知共同体意识的共情产物和结晶。已千余年历史的蓝印花布又名“药斑布”“浇花布”“猫蹄花布”“麻花布”“豆染布”“型染”“老蓝布”等。它曾泽被天下,日用而不知,却在不知不觉中沉淀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之一。

  祖母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师傅收布……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吴元新对蓝印花布有着特殊感情。让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感慨颇深的是,“接触交谈中,吴元新每分钟都要说到蓝印花布,怕一不讲就没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吴元新及其家人始终没有间断对蓝印花布的收集。40多年来,一家几代人走遍全国21个省市、1378个蓝印花布主要乡镇,搜集到17万个纹样,4.6万余件实物。“他对蓝印花布的喜爱,爱到极致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冯骥才这样评价吴元新。在冯骥才和中国民协的关心支持下,吴元新开始学习田野调查,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和正规研究。

  目前关于蓝印花布的研究著作,要么集中于特定地域,要么收录纹样较有限,像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这样既是蓝印花布技艺的杰出传承者,又是研究者,更是集大成收藏者的著者,绝无仅有。长期浸淫于蓝印花布中,他们熟谙蓝印花布制作的操作流程和核心工艺,又能从研究者角度对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还有着其他研究者无法企及的独家优势——遍布全国、自明清以来的4万多件蓝印花布藏品,可供其探赜索遗,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

  上世纪80年代,吴元新的收藏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著《南通蓝印花布纹样》(1986年出版)时,就找他征集了大量纹样。上世纪90年代,长期商业合作伙伴、来自日本的久保麻纱出版《中国蓝印花布》,该书的纹样和图说很多出自吴元新之手。近年来,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已分别出版过《南通蓝印花布》《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符号江苏精选本—蓝印花布》《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等书,为其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但整体来看,这些著作主要集中于南通或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这几个主要产区的蓝印花布,《蓝雅白韵》则将范围扩大到全国,在保持蓝印花布及印染所用纸版实物原貌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地还原了包袱、帐檐、床围、甩车被等已失去当下使用场景的蓝印花布用品的应用方式,便于读者理解。《蓝雅白韵》是对吴元新一家多年不间断进行技艺传承、实物收藏和研究的系统性检阅,也是对其前期研究成果的拓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综观全国各产区代表性纹样,不难发现,蓝印花布题材多为寓意吉祥、积极正面的龙凤纹、瑞兽纹、花草虫鱼和神话人物,“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构图饱满、大同小异的“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年年有余”“石榴葡萄”“梅兰竹菊”“和合二仙”等纹样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想象集体无意识的共同体认,只有真正的行内人才能从繁多且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中,揭示出不同纹样蕴含的地域文化差异及蓝印花布的流传脉络。长期从事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和研究的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对纹样造型的刀法刀功、色彩特征、构图造型的规矩规则了如指掌,有着“行内人”的独到见解,进而从堆积如山的藏品中,可以根据造型变化、工艺特点、坯布质地、颜色差异、印染技艺等挑选出最能代表产地较高艺术水准的纹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蓝雅白韵》较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了全国范围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各地纹样的特点,将史料和实物进行对照分析,从各地纹样同异中分析出当地的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经济基础、民俗民情、文化状况,对技艺发展变迁的探讨简明扼要却不失要领。通过比较分析,让读者能全局性地了解蓝印花布技艺特点及文化内涵,为现代工艺服饰设计提供了蓝本,也为更好地继承发展这项技艺、延续民族文化记忆,保存了宝贵的文化基因。

  美术家张仃生前曾对吴元新说:“蓝印花布有一种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蓝印花布是一个好东西,你一定要好好地把它传承下去。”组织力量、新生血液的加入,使得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更加正规系统。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几十年锲而不舍的努力,《蓝雅白韵》的编著者们逐步建立起了立档保护、艺术研究、技艺传承、院校教学、产品创新的立体式传承模式,赴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和展演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有了他们的示范效应,蓝印花布再度登上历史舞台,由分散在各地的星星之火,正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下一步,他们计划在《蓝雅白韵》的基础上出版更全面系统的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

 

  延伸阅读:

  通过丝绸这张名片,中国打开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剪刀上的艺术变法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全景式晋京,揭亚洲文明新视角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