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路斐斐
对话人: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从节气到节日,清明文化的历史形成
路斐斐:“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国流传至今的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只有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从节气到节日,作为中华文化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节庆文化的形成与历史流变有力地显示了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兼容并包、复杂多元的文化特色,各位可否对“清明文化”的历史形成加以梳理介绍?
田兆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两千年来,清明节经历了从寒食节到清明节,到国家法定传统节假日之一的发展过程。寒食节的起源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介子推,二是晋文公。按照传说,兴起寒食习俗的是晋文公。晋文公母亲叫狐姬,是戎族的女儿。他最为重要的助手之一狐偃,也是戎族。晋文公这个多民族的混血儿,与其多民族的诸侯国家治理团队,形成了晋国文化统一又多元的局面。多民族共创寒食清明节是历史的事实。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文化上相互交流,很多民族参与清明节慎终追远的人伦社会建设的活动,已然成为习俗。这些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记载,但是当代的田野调查中,却发现很多少数民族也曾并且仍在广泛参与清明节的相关活动。所以说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是据于广大人民群众历史实践的事实。
感恩自然、感恩祖先是寒食清明的基本主题。但是其形式表现为扫墓踏青,是与中国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的文化创造密切相关的。孔子与弟子暮春踏青,尊奉自然的和乐精神,成为清明节的主题,而扫墓,则是基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创造。有人认为,孔子葬母,率先兴起坟墓的葬俗。有墓才有扫墓之习。而其弟子子贡为孔子守墓三年,则进一步强化了墓葬规则。在历史上,关于清明可否扫墓,曾经还存在着两种争议,一种是不可扫墓,因为不合古礼,一种是支持扫墓,让民众表达孝道情怀,而在今天,这种争议已经成为了过去。从历史上看,起于三晋的唐王朝对于寒食节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宋王朝将节气的清明转化为节日的清明,达到二者的统一,是其重要的文化贡献。如今,清明节已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其已传承千年的朴实、高贵的人文精神与自信坦然的节气、节日文化在今天又得以重光。
张勃:清明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谈到清明从节气演变到节日的起源,一般会提到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和其忠臣介子推的传说,那是民众对寒食节起源的一种解释。两汉之际的桓谭在其《新论》一书中有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那段禁止用火只吃冷食的日子,就是寒食节。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并不足以解释清明节真正的起源。
唐朝以前的文献资料中没有关于清明节的记载,即使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这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岁时节日的专门著作,对于当时流行的诸多节日都一一做了介绍和描述,对清明节也未着一字。但时至唐朝,关于清明的记载就比比皆是了。官方正史、野史笔乘、诗歌文论,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唐人过清明节的内容和方式,同时展示着清明作为节日的现实存在。所以我认为,清明节生成的朝代在唐代,并且这与当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物阜民丰、社会相对安定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正是在那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才得以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大唐气象,此时唐人在寒食节从事的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就将寒食节过成了唐朝最引人注目的节日之一。其实早在初唐时期,寒食节就已经风靡全国,不仅“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寒食上墓也已经蔚然成风。寒食节的盛行对于清明节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出了清明节节日的重要性。
侯仰军:周代《逸周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 可能是“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的记载了。说的是到了清明这一天,桐树就开花了。古人认为这个时候天气回暖草木生长,春光明媚气象清新,可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因此将春分后的这一节气称为“清明”。清明由于与寒食节日子相近,寒食节的相关习俗也就逐渐变为了清明的习俗,寒食节也就变成了清明节。如今在不少地方,如鲁西南、东北等地区,老百姓依然称清明节为“寒食”或把清明节和寒食节混称,就是佐证。在不少地方,老百姓认为寒食节不准吃热食只能吃冷食的习俗是来纪念介子推的,一般认为寒食节在先秦就出现了。
清明从节气到节日的形成中还融入了另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日期跟清明节相近的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上巳节最早记载于《诗经》中,先秦以后,在各代承延开来。上巳节出现于春秋末年,在有的地方被称作情人节,比西方情人节早了六七百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允许男女自由相会。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帮文人雅士在这一天的活动。在过去,天干地支不仅用于记年,还用于计月、计日,上巳节本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农历三月三的前后,为了方便就固定在三月三了。现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节日还非常隆重。
由此可见,清明节的形成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三月三这三个节气和节日的结合。但这三者本来都与扫墓无关,清明节扫墓的传统是逐渐形成的。商代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祭祀和战争被看成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那个时候祭祀是在庙里,国家有庙,家族也有家庙,人死后埋藏是“墓而不坟”。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阳为标志,春秋时代开始后,有了在野地里进行祭祀的记载,这就带有了墓祭的性质。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有记载说他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看到过很多坟的形状,有力地证明了春秋后期或者末期,就已经有坟的出现了。因为有了坟,才会出现到坟地里祭祀的现象。到了唐朝,老百姓日常化的祭祀被逐渐固定集中到清明节、中元节等大型传统节日中去了,这跟政府的提倡有很大关系。为了方便官民扫墓,政府给官员放假,就给了大家时间与提醒,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民俗民风的发展。唐朝政府规定,清明节放假4天,后来放至5天,到了公元790年,放假天数已达到了7天,这样长的假期在10天一休的古代生活中并不多见,由此也说明了至盛唐时期,清明节文化已在社会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与意义。
不知生,焉知死,清明节文化长盛不衰的奥秘
路斐斐:清明节文化与习俗为何能在中国流传千年,并在不断演进中葆有勃勃生机,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有机文化体系?这可能也与其节日、节气文化中所内含的东方文化信仰、中华文化特色的高度融合性、凝聚力是分不开的,“不知生,焉知死”,人们对生死的态度,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与生活、生命哲学。
林继富:清明节文化的传承是以身体实践和文化记忆为基本方式的,身体实践在于行动,并且贯穿了丰富的清明节的文化记忆,将清明节的文化记忆以身体实践,即以清明节扫墓等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清明节来讲,扫墓是悲伤的,踏青又是快乐的;两种情绪统一于清明节,意涵了清明节中以“我”为中心的“我”与祖先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均在于呵护生命,关怀生命和对生命的尊重。
祖先的生活也是我们的生活,传统节日是连接祖先与我们生活的精神纽带、文化血脉。新时代的清明节既是延续传统的清明节,也是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特别的文化意义的清明节。人们在延续着先祖传统的同时,又赋予清明节的再生性资源的不断建构,这不仅是在建构一种生活和文化,也是在一种生活和文化中反映着时代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田兆元:中国节庆文化能够长盛不衰的奥秘之一就是文化元素的多样表达。比如清明时的传统食品就是清明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在山西主要吃面食,在江南则主要是青团。对于亡者的供奉,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供饭,当然也可以烧纸,挂清明条。对于供饭,可以是放到坟前,供鸟兽食用,乞丐食用,也可以带回家食用。在琉球等地,家族墓地前要修一块平地,以供祀奉完毕后,一家人或一族人留在墓前会餐,仿佛前来拜祭的子孙们是在跟祖先一起享受贡品美餐。清明节的地域化特色极大地扩展了其节日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但是,所有的不同中又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感恩祖先、亲和自然、追念往者、快乐生活。
张勃:扫墓祭祖、踏青游戏至今仍是清明节的核心节俗,而珍爱生命、慎终追远则仍是清明节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以土葬为主的时代,给祖先祭拜时送纸钱、酒醴、香楮、鲜花是十分流行的做法,扫墓的程序主要由坟前祭拜、培修坟墓、食祭余等活动组成。除祭祀本家祖先外,人们还会选择在清明时节祭祀并缅怀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对当地的先贤进行祭拜。比如陕西勉县举行为期3天的“诸葛坟会”,以纪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相诸葛亮。中国人对祖先与前贤的祭拜是一种道德信仰,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纪念与缅怀。人们所祭之祖既有一家之祖,也有一族之贤,既可以是一地之贤,也可以为一国之祖,正是这些不同层面的寻根祭祖行为,让人们在不同层面具有了血肉联系,也因而拥有了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观我国清明节的诸多习俗,可以发现,其独特气质在于它凝聚着中国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而珍爱生命与慎终追远便是深刻思考后获得的答案。清明节生死并置的文化现象,展示的不只是“向死而生”的矛盾,也体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传承生命之力的瓜瓞绵绵。清明节以其特定的扫墓习俗,周而复始地提醒人们:祖先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祖先的功业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立足之点。正是在不断的死亡、不断的新生中,历史得以延伸,国家与民族得以存续。为此,我们必须慎终追远,善待逝者,永存一颗尊敬和感恩之心。
侯仰军:“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清明节里的家国情怀,最重要的就是对家的情怀,核心就是“孝”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感恩意识,知恩、感恩、报恩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理念。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自然要感恩、要回报。在中国古代,孝的概念产生得很早,按照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尧把天子之位让给舜,就是因为舜是孝的,而《孝经》的出现现在也基本认定就是由孔子口述,曾子来记录的。至于“孝”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我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尊祖敬宗,善事父母”。
“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于人生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起到了强基固本的巨大作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无不鼓励孝行,推崇孝子。“孝”的提出、坚守和弘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特色。而孝道的缺失,则会带来严重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大力弘扬“孝”文化。
清明文化里家国情怀的第二个就是对国家的情怀,具体表现就是祭祀先贤、祭奠英烈。其核心是“忠”。在清明节的起源传说中,冷食、插柳等习俗,本身就是对忠于国家的忠臣介子推的纪念。寻根溯源,“忠”的本义是尽心做事。在先秦时期,它包含两层意思:国君及官吏为百姓尽心做事叫“忠”,如《左传·桓公六年》所说“上思利民,忠也”;臣民对国君尽心做事也叫“忠”。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君臣关系中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义务逐渐消失,而“臣忠于君”则慢慢成为了“忠”的惟一含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道德观念特别是忠孝观念进行了猛烈批判,但随之人们也很快发现,传统文化不能被全面否定,孙中山晚年开始极力提倡恢复中华传统道德,并对“忠”进行了新的阐释,即“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这样,对忠孝的阐释逐渐向适应新的时代方向发展了。
从神话传说到诗词歌赋,清明文化的文学表达
路斐斐:文学作为最能直接反映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媒介和抒发、沟通情感的艺术形式,在与清明节文化、社会习俗的结合中,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文艺成果,比如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历代创作流传下来的大量诗词歌赋等,它们既成为了我们继承民族文化、情感与信仰的内在精神纽带,也成为了节日文化内蕴的一种外在表达和表现。
侯仰军:关于清明节及其诸多民俗事项的起源,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在民间传说里,它们都与孝道密不可分。在有关清明节的传说中,除了流传最广的介子推割肉奉君,最后却与母亲一同被国君晋文公放火烧死在绵山的传说外,在山东和东北地区还广泛流传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其故事的核心表达就是“孝”。这个传说讲的是,山东某地一位农妇在田地里干活时,因困极打盹儿被“龙戏”而怀孕,后来生下一个怪物小黑龙。小黑龙落地即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但他每天都要回到母亲身边吃奶,非常恋母。农妇的丈夫姓李,对此非常恼火。一天,他趁小黑龙不备,挥起菜刀向它砍去,小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尾巴,成了“秃尾巴老李”。“老李”负痛逃到了东北黑龙江,与镇守在那里残害百姓的恶龙“白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终打败了白龙,成为龙神,守护那里一方百姓。但“秃尾巴老李”依然非常眷恋母亲和故乡,每当山东大旱时,它就会想办法给家乡行云布雨,因此,山东各地都有为它而建的庙宇。每逢清明节,“秃尾巴老李”还要回家看望老娘,又怕被人发现,就从烟囱里溜进屋去,当地百姓怕烧着它,这天便都不烧火,吃冷食,于是相延成俗。
如果说民间神话传承下来的是人们对清明节日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的一种想象,那文学作品则实实在在地记录了清明节日是如何深度参与、融入到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中去的。比如在清明节作为一种节日成熟成型的唐宋时期,就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表明唐朝人在清明节扫墓已非常普遍。还有南宋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里所记述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作品渲染了宋代清明节人们到郊外扫墓的感人场面。由此也可印证,扫墓作为一种清明节的习俗在唐宋时期确实已固定下来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了。
田兆元:清明节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与文学的造就有关。首先,任何节庆都是与特定的神话相关联的,这就是节庆神话。节庆神话为特定的节庆仪式提供了依据,因此节庆仪式被认为是神话的展演。比如清明禁火、寒食之习,既是介子推的故事影响所致,又或是对于该习俗的解释,二者互为因果。对于很多节俗来说,神话故事延伸到哪里,习俗行为就发展到哪里。同时,文学由心灵所生,节庆因情感而发,清明节习俗与文学之间也是相通的,是合二为一的。可以说清明诗文是清明意义的语言表达;而清明习俗是清明诗篇的行为演绎,是行为的诗篇。
另一方面,节日叙事不仅推助了仪式行为的形成,还会促进了“节物”,即“节日物品”的产生。如端午节的粽子、清明节的青团,还有清明节面食等。比如著名的蛇盘兔面食、小飞燕面食,就是因为一些相关传说而被设计制作出来的。节俗物品与一般物品不同,就在于文化意义上的“赋型”。所以我们又把节日物品称为“物像叙事”。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节日神话的赋型叙事中,又被增添了新的意义。比如清明时节的“雨”、“梨花”等往往因为诗文叙事而具有了别样情怀,因此成为画家们情感表述的象征符号、艺术符号、节庆符号等,这些诗文、绘画同时又将日常生活带入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张勃:对清明节日来说,与之相关的节日传说作为一种社会叙事是其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并附着于其中,通过人们年复一年地过节而不断地得到讲述。节日传说是一个族群或地方社会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是人们历史意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蕴含着人们的审美理想、价值观念。清明节日的传说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清明习俗追根溯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传递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崇尚感恩、善良、孝亲、机智,批判忘恩负义之举等,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教育人们的重要功能。
在民间,历朝历代也产生了大量与清明相关的诗词,这与清明节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节气是分不开的。对清明这样一个生死并置的节日来说,一方面人们慎终追远,感恩逝者;另一方面又要关心当下,珍爱生命。这种巨大的张力就会对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诗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历史上的清明节诗词也蔚为大观。像我比较喜欢的柳永的《木兰花慢·清明》在词人的笔下,桐花绽放,杏花盛开,桃花灿若云霞,人们倾城出动,寻芳觅胜……词人的长调慢词用光艳明媚的色调描绘出了宋代人清明时节踏青出游的热烈场面,令人神往。
路斐斐: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清明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开掘和传承呢?
林继富:新时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更多在于强化感恩意识、生活意识和国家意识上。清明节期间,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是感恩他们为家庭所做的奉献;各地方举行为先烈、先辈的祭扫活动,是以此教育、激励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忘我精神,以扫墓的形式释放对于祖先、对于自然的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此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存空间的压缩、时间的压缩,以及传统节日的主体发生变化等现象,同时在其文化习俗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换言之,新时代的传统节日正在全方位地发生着变革。如何更好地守护传统和文化财富?我觉得这些年中国民协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我们的节日”以多样化的传统节日活动,让民众了解到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在,让节日传统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以此也让民众感受到,节日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过程,它以引导民众生活的方式让人们发现传统之美与传统生活之美,唤醒民众将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意识,从而唤醒民众自觉的文化传承行动。这些活动一是选取了具有悠久历史和较大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二是为了真正实现节日惠民,使节日传承有效果,充分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实现传统节日的生活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特别是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诸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等,还有助于实现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以及交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共同体意识的牢铸。
田兆元:对于清明节庆文化的推广发展来说,中国民协是有力的推动者。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研究搭建了共同表达的平台。其举办的很多活动还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往往吸引到各类媒体的参与甚至同步直播,使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能够打破特定区域的限制,通过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到达更广泛的人群,使参与者从会场上的几十人拓展至几万甚至几十万网民,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就我个人而言,这些年通过参与相关的活动,对于清明文化的多样性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比如同样关于介子推的叙事,绵山有一种表达,灵石则是另外一种说法。又比如介墓各有形制,雕塑也各有形态等等。但这些文化内容从前却很少与外界交流,外界所知甚少。于是,我们便有了以谱系学说研究寒食清明节,以谱系方法传承清明节的想法。民协活动让我们对于清明节的研究发生了理论上的飞跃。6年前,我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校园先贤祭活动,后来我们联合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形成了中国高校清明文化传承创新联盟,逐渐由民俗学专业变成高校每个群体的文化自觉。如今,高校正成为清明文化传承实践的一支主力军,这是清明文化在未来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继承中值得期待的一个方向。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