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价值作用

2024-07-18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侯仰军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文明文化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对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做出历史阐释,对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深刻论断,形成了一个严密科学、富有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

民间文化是人类在与大自然共生共存中创造的,反映自己生产、生活和审美追求的文学与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民间文化最好地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根脉,留下了中华文明的特殊印记,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牢固基石和丰厚土壤。

(图片选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微信公号,摄影:邹晓东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传播的根基与土壤,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大美不言在民间。民间有无穷的智慧,千百年来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等,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规范并活跃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培育滋养着各种文化艺术,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

在民间文化里,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得到了很好彰显。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感恩祖先,有很深的家国情怀。“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汉乐府里这首不知名作者的诗,就很能反映老百姓的心理情结。安土重迁、尊老孝亲,这些烙在基因里的观念决定了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思想根基,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表现在民间文学上,不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民间说唱,都是常说常新、常唱常新的。民间文学又被称为口头文学,是口耳相传的文学,由于千百年来没有或者很少有文字底本,民间艺人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不同的环境在细节上尽情渲染,从而深受百姓喜爱。创新性作为民间文化之魂,是民间文化代代传承、永不衰竭的根本保证。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故事中,虽然不同类型的故事出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且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本民族本地区的因素,虽然人物、情节、环境各不相同,但故事反映出的价值观、审美意识却惊人的一致。比如,在蒙古族民间故事中,主人公作为正义的化身,多具备善良、忠孝、勇敢等优秀品质,显示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与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异曲同工。这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同宗的见证,也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民间文化融为一体的结果,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表现。

在中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一处宗教场所,儒、释、道可以并存,“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这些特性,在民间文化里也都得到了很好展现。

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中华民族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演进,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以及以人为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民间文化具有独到的“日用而不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民间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在将中华文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生活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实践的、接地气的,可以对民众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一块块牌匾、一方方窗花、一首首民歌、一个个节日……都在日常生活中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后人的智慧。尤其是民间节日、民风民俗,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中,对于培养人们的家国意识、传统美德起到极大作用。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动力与支撑

中华文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化、民间智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给作家、艺术家及其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第一课堂。若没有民间文学的滋养及其提供的丰富素材和人物原型,没有民间的日常生活,作家的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比如民间歌谣,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口头文学形式,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情感的总结和表达。“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民间歌谣本就是普通百姓真情实感的流露,是鼓舞精神、减轻疲劳、丰富生活的,自然是信手拈来且丰富多彩的。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说:“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天籁之音”妙绝古今,永远是专业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和创作源泉。再如民间雕刻,无论是木雕、砖雕、石雕,还是核雕、牙雕、玉雕,都是老百姓日常所需,所用材料也是随地取材,在一代代民间艺人的琢磨下成为“艺术”、成为“绝活”的。民间艺术的发展靠的正是喜好、智慧和持之以恒。正因如此,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才永不停歇。

民间文化与高雅艺术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共同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

民间文化与高雅艺术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民间文化精致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高雅文化;高雅文化在民间传播日久,就会实现“民间化”,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诗经》是艺术经典,但其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一部分,却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民歌,是从民间采来的,是民间文化。《孝经》是孔子及其弟子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和民间智慧的基础上,丰富了有关孝的理论创作出来的。汉代以后,《孝经》被帝王将相倍加推崇,成为经典,但在民间,由于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理论要义,而由《孝经》衍化出来的民间孝故事,因为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东汉后期,民间有了“十六孝”的故事;到了元朝,更产生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这些“通俗版《孝经》”对普通百姓的教化作用非常大,极大地促成了民间丰厚的道德积淀,进而产生了大量有关孝的民间歌谣、民间戏曲,形成了民间浓厚的孝文化,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精英阶层”。

民间文化在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极大作用,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

民间文化浸润着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中华文明的特殊印记,有助于增强历史认同。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人们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口头的形式,久而久之,一些口头文学样式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小戏就慢慢产生出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剪纸、香包、刺绣、年画等,在其传承中可以看到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印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融合,潜移默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民间文化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人文精神。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民间文化具有独到作用。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地从神话传说、俚语故事、民谣小戏里,从乡风民俗、村规家训、剪纸年画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

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既是千百年来的文化交汇交融的艺术结晶,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保护的结果,是各级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20世纪50年代起,原文化部、中国民协就组织广大文化工作者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开展普查,对三大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萨(斯)尔》进行采录、整理、出版、翻译和研究,多次组织、举办三大史诗工作成果展、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民间文艺作品。


(作者:侯仰军,中国民协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保护民间文化传承中华根脉——访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侯仰军 刘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民间沃土(侯仰军)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苗族卷》:一部迈向民族精神生态高峰的力作(侯仰军 李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