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评向云驹《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

2022-04-1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恒昌 收藏
深度破译当代文化大家的人生和艺术密码

——评向云驹《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

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的《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是一部从文学、民艺、思想多个维度研究和解读当代文化大家冯骥才的专著,系统展现了冯骥才“以思想立、以艺术生、以民间师”的既有壮丽精彩人生,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揭示了冯骥才“文学性人格和文学性思想的泛社会化现象” ,得出了“他用携带的文学之光照亮大地的遗产,照亮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结论,更在于深度破译了冯骥才人生和艺术所隐藏的密码,让我们窥见这个当代文化事业的“旗帜性”与“标志性”人物生命和艺术的底色,及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光芒绚丽的艺术激情,从而启发更多当代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去担当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行为异常”的密码——挚爱

向云驹与冯骥才有着长时间的联系和深层交往,在很多方面堪称冯骥才的“知音”。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冯骥才作为一个文学“起家”的作家,有相当长的时间几乎从文学界消失了。后来,他又重新回归文坛。在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干什么去了?是什么原因让他离开了文学,又最终让他回归?对此,作者给了我们真实可信的答案。他认为,冯骥才虽然离开文坛去搞民间艺术和文物保护了,但是他实际上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作家身份,丝毫没有放弃他对文学的热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冯骥才“离开”文坛的二十年,是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另外一个战场上,探索并实践着一个更大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学行为”——让文学之光照亮大地遗产,其意义在于把文学带入了一个非文学的场域,并且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风貌。当文学之光照亮大地上的遗产,遗产不再是文化或物质形态的堆积,而是变得通透、光亮、晶莹,重新获得了生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都是源于冯骥才对文学的“挚爱”。文学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女神”,是他牵肠挂肚的爱恋。他最初“选择”文学,是因为“挚爱”;他中间“离开”文学,也是因为“挚爱”;他最终“回归”文学,依然是因为“挚爱”。文学就是这般让他爱得“死去又活来”。

“作品另类”的密码——深刻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毫无疑问是优秀的,甚至是杰出的。但是,他同时又是极具争议的。特别是他的《三寸金莲》《木佛》等作品,都招致一些争议、非议,甚至很多人的误读和误解。作者通过对其深度解读,还原其本来面目,不仅具有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意味,而且让读者真正窥见其作品认知价值、启示价值和审美价值之所在。作者认为,《三寸金莲》虽然写的是中国人裹脚的故事,但是其展现的是“身体人类学走向身体美学和身体哲学”的深刻嬗变,是对“小脚美学”的批判,是对女权立场和男权立场的双重批判,是一种文化的自我批判,是对“小脚美学”自身美丑是非价值观的反转和颠覆。这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极为独到的。没有一双睿智的慧眼,没有对文学本质的真切把握,是难以得出如此结论的。

“主席现象”的密码——担当

冯骥才长期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任职主席,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为这个协会尽心尽力,费尽心思,不遗余力。作者认为,他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贡献是不可复制的“主席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透过作者的分析,人们就会发现,除了热爱,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担当精神的体现。作者通过对冯骥才自述史《漩涡里》的解读,深刻揭示了他的这种担当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现代化狂潮的推进,民间文化的毁弃、濒危甚至面临灭绝成为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冯骥才“逆流而上”,迎难而上,主动去承担抢救和保护的责任。他四处奔波,奔走呼号,身体力行,既当旗手,又亲自上手。这里面,有压力、困难、纠结、无奈和近乎无望的抗争与挣扎。但冯骥才最终都以“我将无我”的精神去面对。作者引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说:“当我把这一代知识分子——中国第一批文化保护者当作精神偶像时,当我感到自己与这些文化先辈血脉相通时,我便自然而然向着时代的‘漩涡’再迈进一步。”这就是担当精神的最好体现。不仅如此,作者还将这种担当精神,上升到文化情怀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作者指出,这种文化担当,往往会给个人带来千辛万苦和艰难困苦,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们伟大的文化情怀,他们是孤独孤苦的,他们也是千古流芳的。反思回望当今时代,有很多事情之所以没有做好,之所以会留下种种遗憾,与缺少这种担当精神和文化情怀是脱不了干系的。

冯骥才(文中图片来源于“冯骥才工作室”微信公号)

“思想泛化”的密码——自觉

毫无疑问,作为当代文坛“大家”,冯骥才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人。尤其是他跻身文化、民俗、民间文学、文物保护、遗产抢救、博物馆学等诸多领域的时候,他的思想都带有深刻的“文学”和“人学”特质,不仅具有文学的深刻性、形象性、生动性,更具有文学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学思想的“泛社会化”现象。那么,其根源和师承究竟来自哪里呢?作者经过深度研究告诉我们,这或许来自于他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作者明确指出,冯骥才的成就和影响都来自文学“思想”传统,是鲁迅式的思想。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是泛文学化的,冯骥才也类似于此。这恰恰抓住了其思想的精神实质。一如我们在莫言作品研究中,能够窥见和发现莫言继承发展了鲁迅先生所开创的道路,沿着鲁迅先生所发掘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巷道作深度掘进和拓展。同样,向云驹通过对冯骥才的研究,发现了其思想所具有的与莫言异曲同工的方向性和深刻性。这对后人具有较强的启迪性。冯骥才的思想为何如此深刻,为何能将文学思想转化成为社会作贡献的现实能量?最根本的在于他师从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沿着鲁迅先生开辟的道路前进的。而这一思想的核心则是“文化的自觉”,其力量也在于“文化的自觉”——“围绕中国文化的前途与命运、中西文化遗产观的比较、民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文化现实中的困境与应对、当下的文化危机与文化濒危等展开了卓尔不群的思想,锋芒所向,锐不可当。”

“成就卓著”的密码——创造

冯骥才的人生和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他之所以在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最根本的就在于其鲜明的创造性。这方面,作者甚至认为,他的很多成就是具有天才性的。这其中包括对四川汶川地震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贡献,包括传承人口述史观念的提出,《一百个人的十年》口述史的编写,包括利用数字工程开发保护民间文学,包括对民间古村落的保护,更包括对妈祖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等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一切,都离不开他那富有创造性的大脑——保持思想的敏锐、先进、深刻、超前,虽然是在做一项“向后看”的保护性事业,但却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向前看”。

我是在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王雄推荐下阅读该书的,认真阅读之后初步认识到,这是一部内涵深刻之书,有独特睿见之书,值得我写作“当代著名作家创作评传”系列时学习参考。尤其在破解作家艺术家生命密码、探寻人生本真方面,更是值得深读、研究和借鉴。作者在分析冯骥才思想的实现形式时曾指出,冯骥才的思想表达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以火花闪现的方式出场。捧读向云驹这本《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仿佛眼前也闪过一簇美丽的火花,既耀人眼目,又催人奋起。这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也是精神的火花。


延伸阅读:

冯骥才《艺术家们》:为时代存影 为艺术立心/何向阳

冯骥才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分析

冯骥才:“行动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