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我不可以懈怠,必须得跑好我们这一棒_艺苑撷英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5月7日起,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青春篇”项目,正是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具体实施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项目,共推出50期深度长篇专访,宣传了一批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营造了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有力弘扬了德艺双馨精神,有效涵养了文艺界清风正气。同时,通过融合传播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艺苑百花”品牌。“艺苑百花·青春篇”将依托“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活动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展现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积极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不断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艺苑百花·青春篇”第7期,我们推出的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评书演员张怡,敬请关注。
“我不可以懈怠,必须得跑好我们这一棒”
——专访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评书演员张怡
人物简介
张怡 评书演员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副教授,中国曲协理事、中国曲协曲艺教育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曲协评书评话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师承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代表作品有长篇评书《红楼梦》《白蛇传》《大闹天宫》等。
“因为张怡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她教的是曲艺界的学生,她是传承者,所以我又‘开门’了,愿曲艺事业、曲艺学科进入高校后发展壮大、繁荣前进……”2023年9月23日,82岁高龄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在京喜收女弟子——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评书演员张怡,现场他如此坦言自己缘何再开山门。
1988年田连元首开山门,至2018年收新徒后,他曾表示以后不再收徒。“有这么多孩子,在这所学校学习评书、传承曲艺,师父觉得我在这里做的是曲艺传承的事情,他身上有曲艺传承的责任,所以又开了山门,收了我。”对于此次拜师,张怡特别珍视,深情地表示:“真得说老先生是基于一颗传承的心,这也是我们师徒都必须做好的曲艺传承、评书传承责任之所在。”
众所周知,田连元多年来在评书艺术表演、传播、传承、教育等多方面成就显著,早在2012年就被授予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他于耄耋之年所收的这位新徒,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见过张怡的人,大都称赞其形象上佳,适合从事影视表演工作。事实上,1995年,18岁的她考入的正是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影视表演系,正宗的戏剧影视表演科班出身。毕业后,她曾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演戏、配音、主持节目等,她的台词功底尤为扎实,这也为她后来从事评书表演奠定厚实的“诵说”基础。
“其实我8岁就登台表演了。早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特别喜欢讲故事,就参加了济南市少年宫的小星星故事表演队,先后参加了区级、市级、省级、全国的故事大王比赛。可以说,在到北京学习戏剧影视表演之前,一直喜欢一个人在舞台上讲故事这种表演形式。”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张怡,成长于部队文工团大院,自小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12岁的时候就拿过《故事大王》杂志社主办的“故事大王”冠军。
“后来学习表演又参加工作,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但我还是放不下口头语言文学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因为它让我特别着迷。”张怡坦言。2012年她转业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任教,成为当时该院影视系的一名大学老师,并开设“北京评书入门”选修课。“我回归到了口头语言文学表演艺术,我觉得和讲故事这件事情最接近的就是评书表演。”张怡回忆说,“记得当年我一是开始说评书,二是开始在学校开设评书选修课,最初评书在北戏是一门高职的专业选修课,后来我们跟上中国曲协号召的曲艺学科建设发展步伐,从专业选修课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自主开办曲艺系的高职院校”。
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张怡的评书选修课听课人数越来越多,想学习评书的人也与日俱增。2014年6月,集评书创作、演出、教学于一体的“北戏书馆”在北戏排演场剧场正式开张,并在每周六晚推出北京评书演出。张怡带领学生一边教学相长、一边实践演出,实现了评书表演与曲艺学科教育“双开花”。
“每周在书馆开设长篇评书表演,面对的是北京市民观众。我们培养出来的10多名学生都能说长书,总共说了10多部作品,受到大家一致认可;同时,顺应曲艺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趋势,在2016年学院成立了曲艺系。”面对自身的努力和曲艺事业的发展,张怡颇为感慨,自从转业到学院、开设“北京评书入门”选修课至今,倏然已历十余年。
“最初,我到书馆学评书表演,先认真听别人怎么说长篇。对于我来说,那个时候说一个单段评书,其实不是太大的难事。”在张怡看来,自己的语言功底是很扎实的,“但是学习说一部长篇评书,把一部长篇小说按照章回体结构,面对观众在书馆里以说大书的形式进行演绎,还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于是,接下来数年,张怡一边在书馆里听前辈怎么说长篇大书,一边在“北戏书馆”演练技艺,同时带领学生边教学、边实践。“学生也在台上学说长篇评书,也是评书传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接力棒,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张怡说。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青年评书演员,张怡没有思想包袱,也敢于挑战传统,主动为自己上难度。长久以来,评书界人士无论男女,说《三国演义》、讲《水浒传》、演绎《隋唐演义》《岳飞传》《杨家将》《三侠五义》等历史英雄或传奇故事者偏多,而将经典名著《红楼梦》改编为长篇评书者寥寥无几。张怡偏偏知难而上,不承想还被很多听众认为是其代表作。
“我自己也认可这件事情,反反复复、‘拆拆洗洗’,长篇评书《红楼梦》我说了有五六遍。我在三个线下书馆说,东城、丰台、平谷,每周说一场,一场一个小时,说了有将近150回。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了100回。疫情防控期间,我做日直播,每天直播一个半小时,做了400场,也是说《红楼梦》。”对于这部大书,张怡侃侃而谈,“在这个反复‘拆洗’说《红楼梦》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感觉是:要把它说成我的代表作,就得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有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为此,张怡还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上升为理论思考,写成《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艺术表达——创演评书〈红楼梦〉的几点心得》一文发表。
“我不希望这样一部文学巨著因为以评书这种形式来演绎,就降低它的审美格调。有的人认为评书是一种俗文学,就得更平易近人,而为了达到平易近人往往会舍弃掉《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但是我没有。”张怡坚定地认为,这是自己努力追求的方向,“之前有广播录音的《红楼梦》,但没有书馆现场播讲的《红楼梦》,这是个空白,而我也只是一个桥梁,听众朋友们通过我这个桥梁走进《红楼梦》的世界,去倾听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看一看他们的人生。所以要忠实原作的精神,不能因为我的演绎而改变其原本的美”。
除长篇评书《红楼梦》外,张怡的代表性评书作品还有《白蛇传》《大闹天宫》等。在喜马拉雅、抖音等众多平台,也都可见张怡活跃的身影,一睹她播讲评书的魅力。
凭借多年的演出实力,2020年9月,张怡喜摘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得知自己获奖的那一刻,张怡热泪盈眶。“我和师父身上都担着评书传承的责任,我不可以懈怠。”张怡认为,在追求成为大众所认可的评书好演员的道路上,首要的是以身作则,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曲艺艺术的传承发展,“老先生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这一辈人,必须得跑好我们这一棒”。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