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河南坠子要紧跟时代步伐_艺苑撷英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李玉萍:河南坠子要紧跟时代步伐
人物简介
李玉萍 河南坠子演员
天津市曲艺团一级演员。现任中国曲协河南坠子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曲协理事、天津市南开区曲协副主席。师承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曹元珠,代表作品有河南坠子《小黑驴》《借髢髢》等。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节目奖等。
2023年11月,当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李玉萍站在“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的舞台上,那因激动而略微加快的心跳,仿佛又将她带回到近30年前报考中国北方曲艺学校那天,初次面对考官时激动而紧张的情景。当年那个站在考场上的十几岁懵懂小姑娘,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都将与河南坠子艺术紧密相关,更不会预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站上中国曲艺牡丹奖、“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等全国性评奖、展演的舞台。
舞台上,李玉萍表演的《小黑驴》节奏明快、一气呵成,以生动、俏皮的语言细致地描绘出小佳人、新女婿和小黑驴等角色的性格特征,极具趣味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进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艺之前,李玉萍是个实实在在的曲艺“门外汉”。从小喜欢音乐、爱好唱歌的她,在初中即将毕业时的志愿是报考幼师专业。
虽已是近30年前的往事,但至今李玉萍仍记得,当年自己被曹元珠老师选中时的情景——那天她在文化馆上视唱练耳课时,正巧遇到北方曲艺学校的阚泽良、董慧妍两位老师前来招生,两位老师看到她后便问:“孩子,你要不要上我们学校去考一下试?”当李玉萍得知北方曲艺学校的专业设置时,不禁感到有些茫然:“曲艺是什么啊?”两位老师为她解答后又微微一笑,说:“我觉得你的形象很适合我们学校的主持人专业,你可以去考一考。”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玉萍决定同时报考幼师专业和北方曲艺学校。那时李玉萍的家住在天津汉沽区,到北方曲艺学校考试地点的车程要两个小时,当她匆匆忙忙赶到考场时,发现几位考官中,有位主考老师正一脸慈祥地冲自己微笑。李玉萍当时并不知道,这位主考老师就是自己未来河南坠子艺术的引路人——曹元珠。李玉萍的初试内容,就是高声唱了一首《康定情歌》,唱完后就回家等消息去了。
大概半个月后,李玉萍接到了复试通知。在文化馆老师的建议下,李玉萍放弃了参加幼师考试的念头,决定专心准备北方曲艺学校的复试。“冥冥之中,我就走上了曲艺之路。”李玉萍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在199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方曲艺学校的公费生。她还记得,当时学校负责分配专业的是阚泽良老师,他将自己带进了河南坠子专业方向的教室,而在教室里等候自己的,正是曹元珠老师。
后来李玉萍曾问曹老师,当初为何会选中自己?曹老师告诉她,自己挑学生,首先看外在形象。“河南坠子在京津地区是一朵曲艺‘小花’,它不是源自本地的曲种,所以为了吸引更多观众,首先需要演员形象好。”其次看的是声线,“她认为我的声线比较高亢、十分透亮,很适合表演河南坠子。”
在学习河南坠子的过程中,李玉萍首先要突破的是语言关。“要表演河南坠子,首先就要说好河南方言。我是天津汉沽人,在来到北方曲艺学校前,一句河南方言也不会说。曹老师让我学的第一门基本功,就是倒口。”曹元珠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教李玉萍学习倒口。
“记得当时学的第一个唱段是《双锁山》,里面有大段大段的道白,我学起来困难重重,心中不免有些气馁。曹老师告诉我,学河南方言的腔调容易,但学河南方言的吐字困难;她更点拨我说,不能用纯粹的河南土语表演,而是要用‘河南的味儿、普通话的字儿’表演,这是为了保证京津地区的观众首先能够听懂唱词,进而又能听出河南坠子的韵味。”
当年曹老师一早从自己家的6楼下来,提着早饭赶到教学楼的5楼,一边吃早饭一边教自己学艺的情景,李玉萍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入学的时候,曹老师已经60多岁了,其实从辈分来说应该算我的奶奶辈,但她却一直像个母亲一样照顾我和同学们。用天津话来说,她特别‘护犊子’——只有她能批评教育我们这些学生,别人但凡责备我们一两句,她就会跟人家翻脸。”
曹元珠告诉李玉萍,“做艺先学做人,只有人品正,在舞台上的表演才会正派,才能真正吸引观众。”曹老师平日里对李玉萍的悉心教导、暖心呵护,正是她治学从艺之道的直观反映。“曹老师已在2022年故去,但她对我的谆谆教诲,至今我仍铭记在心。”李玉萍如是说。
1997年,李玉萍从北方曲艺学校毕业,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开启了新的人生与艺术旅程。河南坠子主要分为三大派别,分别是“乔派”“程派”和“董派”。曹元珠是乔派传人,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乔派艺术,并将之传授给李玉萍。在李玉萍入职前,她的一位同门师姐已经在天津市曲艺团工作了几年,两人年龄相差不多,继承的又都是曹老师的乔派风格,即将初登舞台的李玉萍旋即遇上了一道选择题:是与舞台经验丰富的师姐一起表演乔派河南坠子,还是换一条赛道?
为了更好地在团里立足,也为了能有更多演出机会,李玉萍在天津市曲艺团赵学义、韩宝利两位前辈的建议下,又学习了程派河南坠子。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程派河南坠子的传承出现了中断,除了天津市曲艺团的梁润珠老师,基本没有人能够系统性地向李玉萍传授技艺。梁润珠老师的悉心指导,加上通过“扒录音带”的方式不断自学,李玉萍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小黑驴》等程派代表性唱段的表演要点。通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李玉萍日渐精通程派艺术,逐渐成长为兼具乔派、程派艺术之所长的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
多年深耕河南坠子艺术、不断努力前行的李玉萍在艺术造诣、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不断精进,也荣誉满身——她于2006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2012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2016年、2022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提名奖,并获首届全国河南坠子大赛一等奖、马街书会一等奖、津门曲荟一等奖等。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她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李玉萍的答案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其实曹元珠老师就十分擅长在传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未来发展的道路应该越走越宽,而不是一味地自我限制。曹老师就曾在河南坠子的表演中加入京剧、流行歌曲等其他门类艺术的元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如今也追随老师的脚步,争取通过更丰富多样的元素、更新鲜时尚的风格,去拓展河南坠子的受众群体。”最近,李玉萍就创作了一个名为《津门好故里》的唱段,将天津市的一些知名景点与文化元素融入唱词,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拓展河南坠子艺术的外延,也助力河南坠子艺术紧跟时代步伐。
而在传承方面,李玉萍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有一次,李玉萍去小学为学生们上素质拓展课,她从合唱队中挑选了两个形象气质和唱腔声线合适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每周义务为他们上两次乔派河南坠子课,“因为乔派高亢而甜美的唱腔,很适合活泼可爱的孩子学习。”李玉萍说,“我从手眼身法步等方方面面手把手地展开教学,就像当年曹老师教我时一样。”
与此同时,李玉萍也意识到,曲艺教学讲究的是一对一的口传心授,更适合小班教学,只凭自己一个人,难以培养更多的青少年曲艺人才。因此,她计划将更多的河南坠子唱段记成简谱形式,让其传播更为便利;同时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短剧的形式,向更广泛的受众推广河南坠子艺术;此外,她还希望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和沟通,让河南坠子走进更多中小学课后的素质拓展课堂,让更多学生能够了解、喜爱河南坠子,进而吸引更多孩子学习、传承这门艺术。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5月7日起,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青春篇”项目,正是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具体实施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项目,共推出50期深度长篇专访,宣传了一批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营造了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有力弘扬了德艺双馨精神,有效涵养了文艺界清风正气。同时,通过融合传播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艺苑百花”品牌。“艺苑百花·青春篇”将依托“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活动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展现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积极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不断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