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璇:要唱前辈的戏,也要唱自己的戏_艺苑撷英_家园艺见_中国评协_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苑撷英>正文

艺苑百花青春篇|窦晓璇:要唱前辈的戏,也要唱自己的戏

2024-08-12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作者:张璐 收藏

要唱前辈的戏,也要唱自己的戏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窦晓璇

人物简介

窦晓璇 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一级演员、宗梅派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首届流派班学员。第十二届北京市青联委员。师承李慧芳、王志怡、刘秀荣、李维康、王玉珍、张洵澎、阎桂祥、蔡英莲、孟宪蓉等名家。2007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先生为师。擅演剧目《大宅门》《红鬃烈马》《谢瑶环》《四郎探母》《柳荫记》《白蛇传》《杜鹃山》《龙凤呈祥》《雏凤凌空》《佘赛花》等。2011年获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青衣组擂主奖、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青衣组榜首)、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演奖、第二届泰州“梅兰芳艺术奖”金星奖。2023年获颁“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人才展演荣誉证书。

“梅派是一个并不容易学好的派别。梅兰芳先生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的京剧流派,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今年是梅兰芳大师诞辰130周年,谈到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梅派艺术时,梅派艺术的青衣翘楚、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窦晓璇如是表示。

窦晓璇200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班,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得到了李慧芳、关静兰、阎桂祥、王玉珍等名师指点。她工旦角,宗梅派,后正式拜杜近芳为师,如今是京剧梅派的第三代传承人。

“对于戏曲,我们是要付诸一生去投入”

说到学习戏曲,窦晓璇坦言“属于无心插柳”,小时候报学习班,窦晓璇既学戏曲又学舞蹈,最后考专业艺术院校的时候,两个专业都考上了,老师觉得她比较适合学戏曲,这样才学的戏曲,“我小时候还学过花旦,老师说我比较适合青衣,因此结缘了梅派”。

走上戏曲之路,看的第一个戏曲作品就是师父杜近芳先生跟李少春先生的《野猪林》,那时的窦晓璇被戏曲的扮相、妆容、服装所吸引,然后开始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窦晓璇说,他们中专的同学有学张派、程派的,但是她好像命中注定就是要学梅派。到大学时她便跟王志怡老师学《贵妃醉酒》《武家坡》,一点一滴,那时才真正感悟到梅派的美在哪。

《白蛇传》剧照

“《贵妃醉酒》没有多么高亢的唱腔和复杂的剧情,它就是体现杨玉环当时郁闷的心情,然后用戏谑的程式表现她的郁闷,看着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它是非常难的,看似平平无奇,它又那么有魅力。”窦晓璇说,她跟师父杜近芳先生学习的第一出戏是《白蛇传》,这个戏与她的缘分很深,杜近芳代表作中最有名的是《白蛇传》,后来她也因《白蛇传》获得过大奖。“刚开始跟师父学戏以聊天为主,有些老师一开始就教唱念,但杜近芳先生不一样,她会先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剧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当时的心情等,都要先讲明白之后才开始教我这出戏怎么唱。跟着师父学戏我才明白,唱之前要先理解人物。如今再回头,每次唱《白蛇传》我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反映出戏曲的深度不是一时的探究。对于戏曲,我们是要付诸一生去投入。”窦晓璇说。

“青年戏曲演员要把更多好戏唱到大家心里”

和许多优秀的京剧演员一样,窦晓璇同样从青年京剧电视大赛和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这“一赛一班”中获得滋养。她早年参加过两次青京赛,获得不俗的成绩,也于2014年进入青研班学习,在借助平台机制不断成长、不断成全和实现自我的经验上有许多感悟。窦晓璇认为,不管是青研班还是青京赛,对青年演员来说都尤为重要,“这些平台是青年戏曲演员汇报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机会,另外一方面,青年戏曲演员借助大奖赛的平台,不仅让更多的观众认识我们,让业内老师对我们在那个阶段的艺术水平获得认可,同样对戏曲传播也起到了作用”。在她看来,青年戏曲演员应该更好地利用平台机制给予的机会,不仅要唱好戏,还要把更多的好戏唱到大家心里。

窦晓璇曾获得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也曾多次参加央视的戏曲晚会。回忆起那些经历,她感触满满。

窦晓璇说,参加“白玉兰”是借用上海京剧院的班底,“戏曲讲究的是‘一棵菜’的精神,虽然上海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的风格不太一样,但上海京剧院的老师们尽量往我们的风格上去配合,帮助我顺利地完成了演出,也通过‘白玉兰’让更多的上海观众认识了我”。今年6月,窦晓璇去上海演出,没想到上海的观众对她的印象还如此深刻,上台就给予很热烈的反响。“我很感谢‘白玉兰’给我这样的好平台、好机会。虽然也快40岁了,但还叫青年演员,就是希望我们这些年轻演员要踏实沉下心来,把基础打好,这个是学戏曲的根基。”窦晓璇说。

《谢环瑶》剧照

而多次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的经历,让她对戏曲的现代传播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窦晓璇提到,京剧演员王佩瑜将绝迹于舞台的“清音桌”用当代的审美加以创新,重新以“清音会”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她说,过去我们表演节目是板板正正的,现在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就要摒弃古板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其实戏曲节奏不慢,只要入门去看,也能在戏曲中寻找到很多乐趣。不能一上来就让他们去听《玉堂春》,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接受的方式先去了解戏曲。

“过去京剧一直是角儿的艺术,就跟现在的孩子去追明星追‘爱豆’是一样的,我是喜欢这个人,我才去追他的剧,追他的歌曲。梅兰芳先生,就是他那个年代的‘顶流’,一些观众就是喜欢梅兰芳先生,才要去看他的戏。”窦晓璇认为,在当下传播戏曲,就是要广泛地用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让年轻人了解,再让他们去喜欢。比如,因为《新龙门客栈》而爆火的陈丽君,就让更多人了解到戏曲艺术,她觉得特别好,青年戏曲演员的责任就是让更多年轻人来了解咱们的传统文化、国粹艺术。

“你要唱窦晓璇自己的戏”

北京京剧院一直很注重培养人才,比如剧院自己的“魅力春天”擂台赛;还特别注重戏曲的探索实验,比如小剧场戏曲引领潮流,而小剧场戏曲被誉为“人才孵化器”“作品试验田”。在这样的剧院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窦晓璇,也怀抱着感恩之情。

窦晓璇说,北京京剧院给予了青年演员非常多的机会和扶持。她也是到了北京京剧院之后,排了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当年拿了国家级的奖项。后来又排了现代京剧《杜鹃山》,和郭宝昌导演合作了京剧版《大宅门》,她在里面饰演女一号杨九红。“北京京剧院给予青年演员非常多的信任,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接触新编戏,新编戏是非常锻炼演员自己创作能力的。我师父杜近芳先生永远说‘你要唱我的戏,但你要有自己的戏。你不要永远只唱杜近芳,你要唱窦晓璇自己的戏’。接触新编戏,能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创新,现在遇到新编戏不会发愁,而是有欲望去创作更多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演员、符合我们艺术水平跟审美品位的代表性的剧目。”窦晓璇说。

京剧版《大宅门》剧照

如今各类节目的创新、新媒体平台的加持,让不少戏曲演员进入更广阔的主流观众的视野。窦晓璇同样致力于新演艺环境和新技术条件下京剧的融合创新工作。“梅葆玖老师比较喜欢洋范儿,他小时候接触的西洋文化比较多,所以像《大唐贵妃》,梅葆玖老师是用交响乐和传统的京剧来融合演出的,效果很好。他带着我们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时,《梨花颂》就是跟当地维也纳的交响乐团合作。”窦晓璇介绍道,过去他们也将京剧与民乐进行合作演出,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更加有中国味道。这些都证明了戏曲可以在更大程度与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形式去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艺术强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5月7日起,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青春篇”项目,正是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具体实施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项目,共推出50期深度长篇专访,宣传了一批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营造了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有力弘扬了德艺双馨精神,有效涵养了文艺界清风正气。同时,通过融合传播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艺苑百花”品牌。“艺苑百花·青春篇”将依托“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活动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展现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积极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不断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延伸阅读:

艺苑百花青春篇|王浩:每次演出都是对角色的重新创造

艺苑百花青春篇|李玉萍:河南坠子要紧跟时代步伐

艺苑百花青春篇|谢昊明:连接音乐与生活,回归音乐的本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